■搜索隊昨天出發(攝影/任志江)
北京青年報消息:北大登山隊山難事故發生以來,引起社會廣泛討論。記者昨天採訪了多位登山界人士,他們指出,應該正確理解學生登山的意義,而不應一味追求“越登越高”。
原中國登山協會主席曾曙生昨天在接受採訪時説,高校登山社團起源於上個世紀50年代,但攀登8000米的山峰或是攀登處女峰這些目標從來就不是學生登山社團的任務,對學生素質的培養、意志的鍛鍊一直是首要任務。以現在中國登山運動管理中心的主任李致新為例,他大學三年級開始登山,以後5年的登山活動中,他沒有任何一個獨立山峰的記錄,但他不僅進了國家隊,而且還在26歲時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原因就是,高山適應、在關鍵時刻放棄登頂投入救援等等訓練和考驗在歷次登山中完成了,選拔登山人才不是以高度為標準的。
曾先生説,從客觀條件來看,學生團體的特點決定了目標不可能定太高,很重要一個原因是沒有固定隊員,學生年年都有新的,越攀越高是沒有經驗作基礎的,而登山中,經驗是十分重要的。
與此同時,一位媒體研究專家指出,不少介紹北大山鷹社的報道和資料中,往往都要以這個內容為開篇:成立以來攀登上12座雪山,而8000米的高度更是一個最為耀眼的標記。每個學生登山隊都碰上過這樣的尷尬,向媒體介紹他們的社團活動時,會有這樣的建議:什麼時候登8000米的山再説。媒體的這種關注扭曲了登山的根本意義,而這種關注也給學生登山帶來了不該有的負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帶給學生登山活動一份沉重的負擔,使得這個完全的個人興趣和愛好變得沉重起來。
這位專家在接受採訪時還指出,不僅媒體重視所謂高度,贊助商也更為看重。2000年,如果登山愛好者閻庚華攀登的不是珠穆朗瑪峰而是一座6000米的山峰,他是很難得到資助的,但為了對得起這個贊助,他要超越自己的極限,作最大的挑戰。
北京某廣告公司一位經理認為,商業運作對於學生登山的滲入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推動了學生登山運動的發展,幫助更多的人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但也扭曲了學生登山甚至登山運動的根本意義,高度與難度,這些歷來被登山運動排斥的競技體育概念不自覺地進來了。
同時,在網絡討論中還有觀點認為,目前,一些社會團體對學生登山賦予“光榮”、“使命”、“爭光”、“榜樣”、“模範”、“精神”等等,也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們的思想壓力。
一位網友在網絡上稱,在商業的運作、社會的榜樣、媒體的追捧下,一個本來是以興趣為紐帶,自發的學生行動變成了帶有某種象徵意義的舉動。於是,登山的本來目的出現了異化傾向。山鷹稚嫩的翅膀變得越來越沉重,而他們的目標卻越來越“遠大”。(王灝錚)
鏈結
悲傷籠罩:5年前地大登山隊曾衝頂失敗;登山教練:經驗與裝備比勇氣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