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技新聞


【教育】走在農村基礎教育改革的前列  
08月02日 16:00


    
圖1:蒲圻辦事處歡送下鄉支教教師



    
圖2:公開競選校長


    7月中旬,記者在赤壁市車埠鎮小學採訪,去年在民辦教師中擇優轉正的語文老師張新波高興地告訴記者,以前每月350元,現在每月有610元(四項),從不拖欠。官塘驛鎮中學物理教師鄭崇高也説:6月份的工資已經取了。他的工資直接在農村信用社領取。

    該市財政局負責人介紹:從去年起,全市5800多名教師都已到各銀行和信用社領工資了。

    “不拖欠教師工資”,“堅決制止亂收費”,這曾經是許多地方的奮鬥目標。赤壁市委、市政府清醒認識到,教師工資得不到有效保障,導致學校亂收費,其根源在於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據赤壁市財政局介紹,該市和鄉鎮兩級對教育的投入:1999年2500萬,2000年2530萬,2001年預算2838萬,這個數字,對全市246所中小學、五六千名教職工(包括民辦教師、代課教師)來説,顯然是不夠的。出路只有一條:增加教育投入。

    他們改變過去“財政切塊、教委代發”模式,堅決落實“教師縣管、工資縣發”的體制,推行了教師“編委核編、人事核標、財政核資、銀行代發”制度。建立起了教師個人工資專戶,實行一人一卡,逐月發放。隨著改革的初步到位,全市教育經費的投入大幅度增加:2001年實際支出4052.8萬元,2002年預算4625.3萬元,佔當年可用財力的41.4%。從2500萬到4625萬,三年增幅85%,佔當年可用財力的41.4%,這,既要一定的財力支持,更需要對教育的真正重視,有時候還需要其他方面作出暫時犧牲。為確保教師工資由市直髮,足額到位,赤壁市克服困難,調整支出結構,壓縮和推遲其他開支項目。原打算在城區建一座大橋,安排了300萬元的預算,現在暫不安排了;這兩年一直想建一座會議中心,現在仍未考慮;政府今年的車輛採購計劃只安排了5萬多元;還壓縮了會議費、接待費以及設備購置費中的若干項目,擠出資金220余萬元支持教育。

    在確保教師工資的同時,赤壁市還設法確保教師待遇“兩個優先”。即醫療保險資金優先安排。教師個人只負擔2%,應由單位負擔的6%全部由財政負擔,僅此一項,財政每年就要負擔210萬元;參加養老保險優先照顧。從2002年元月1日起,所有公辦教師一律進入社會養老保險,按工資總額的19%參保,個人負擔3%,由市財政負擔16%,財政每年補貼800萬元。在去年和今年的教育投入達到了較高起點的基礎上,今後除了保證教師的“第五項工資”和政策性工資調整外,每年對教育的投入保持3%的增幅。

    在解決學校公用經費不足問題上,該市明確規定中小學雜費作為公用經費,不允許截留和調控。為了確保學校安全,市財政建立了危改資金專戶,資金封閉運行,專款專用。已維修23所學校,面積15300平方米,投資55萬元;新建4所,面積3300平方米,其中已開工3所,投資98萬元。教師工資的及時足額發放,學校正常運轉經費的有效保障,不僅有效杜絕了亂收費,而且穩定了教師隊伍。

    “一定要穩定教師隊伍,不然,麻雀也要東南飛,教育質量怎麼能保證?教育不是包袱,而是財富;今天的教育投入,就是明天的經濟後勁。所以,我們必須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市委書記李亞華堅定地表示。

    該下的下,該上的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基礎

    赤壁市原有246所中小學、10萬餘學生,6000多名教職工(包括民辦教師、代課教師),乍看,學校不少,教師隊伍實力也很“雄厚”。細看,問題不少——

    農村小學點多、面廣、分散。到2000年,生源不足100人的學校已有40所。有的鄉鎮幾乎村村有小學,七八十個學生,配備七八名教師,教師“吃”不飽,家長負擔不起。

    教師隊伍是一個“混成旅”,除了公辦教師,還有758名民辦教師、411名代課教師、229名沒有編制的大中專畢業生。特別是民辦教師和代課教師,年齡偏大,教學水平參差不齊。

    在農村、邊遠地區教師缺乏的同時,城區中小學教師超編嚴重。

    機構臃腫,人浮於事。教育局128人,19個內設科室,科室正副職負責人達44人。全市鄉鎮教育組人員多達128人,每年僅工資就需120多萬元。這些教育“官員”中,很多是原本不錯的教師,卻遠離于教學。

    教育資源存在極大浪費,學校佈局調整迫在眉睫!人事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優化整合教育資源迫在眉睫!

    按照“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原則和“先機關,後基層;先幹部,後教師”的整體改革方案,2001年7月,教育局機關先改一步。

    機關內設科室調減到12個,撤銷重復設置崗位7個,清理非在編人員5人,分流幹部60人,科室正副職幹部由44人調整到31人。鄉鎮教育組128人裁減到17人。核編。按照省有關規定,全市核定教職工編制5830人,其中教師5189人。

    對民辦教師,採取了轉一批,退養一批,辭退一批的辦法,慎重穩妥地予以解決。教育、財政、人事三家對民辦教師的檔案進行了認真的清理、審查,並報市編委同意,對符合條件的379名民辦教師辦理了“民轉公”手續;對達到退休年齡的41名民辦教師實行退養,由市財政按月發給生活補貼;另外辭退了338名民辦教師,由市財政按每年350元的標準一次性發放生活補貼金,與教育徹底脫鉤。同時,對411名代課教師實行一次性辭退。

    “解決民辦教師問題,是難度最大的一項工作。”分管教育的副市長邢詩松談起當時的情形,感觸良深。一些“買斷”的民辦教師想不通,多次上訪。面對這一難題,市裏解決的辦法有3條:公開考試,競爭上崗;市裏拿錢,補償買斷;做過細的工作。書記、市長們多次同這些教師座談、對話,解釋背景,介紹情況。無情改革,有情操作,最終取得他們的理解。

    與此同時,該市實行教師編制總量控制,採取退一進一,缺一補一的辦法,將教師自然減員的編制用以錄用大中專畢業生,以整體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

    本著“小村靠大村,邊遠靠中心”的思路,調整學校佈局。學生數不足100人的邊遠村不設學校,只設立教學點。班額不足25人的不單獨設班,實行複式教學。初中按照小鎮、中等鎮、大鎮分別保留1-3所。全市撤並了生源不足100人的學校40所,學校由246所減少到現在的206所。

    全市206名中小學校長在海選中走馬上任。

    324名中小學校副職幹部和111名鄉鎮教育組幹部,充實到教學一線,執掌教鞭。

    260名城鎮優秀教師打點行裝,奔赴農村邊遠地區支教。

    7月19日,記者在市師範學校,看到來自全市的中小學教師正在這裡接受英語和電腦培訓。市教育局副局長朱新梅介紹:暑假,全市要培訓7600人次。

    該下的下,該上的上,教育資源得到了優化,教師隊伍注入了生氣。

    從128到17到0———鄉鎮教育組退出歷史舞臺

    鄉鎮教育組是改革的主要對象之一。

    曾在“分級辦學”體制中發揮過一定作用的鄉鎮教育組,隨著形勢的變化,弊端日益顯現。編制失控,人浮於事,開支過大。1999年赤壁市鄉鎮教育組人員多達128人。每年除支付120多萬元工資外,還得列支一筆數目不小的辦公和其他經費。更有甚者,具有收費職能的教育組將負擔全部轉嫁給學校、學生,直接加重了農民負擔。

    市長王漢橋在赤壁市教育改革動員大會上曾動情地説:“我們對一個鄉鎮教育組進行了解剖,3年招待費竟達20多萬元,相當一所小學1年的費用。這種狀況必須改革。”

    原有各鎮(辦)教育組全部撤銷,同時,設立12個鎮(辦)教育輔導站,輔導站專幹搬至鎮政府機關辦公,其編制列入教育系統,接受市教育局和所在鎮(辦)雙重領導。全市12個鎮(辦)教育輔導站定編為17人,規模較小的鎮只設1名站長,規模較大的鎮另配一名輔導員。人員從原來的128人銳減到17人。富餘的111人全部充實到教學一線,既有效地利用了教育資源,也減輕了學校和學生家長的負擔。

    7月中旬,記者在車埠鎮、官塘驛鎮看到了這一變遷的“標誌”。車埠鎮教育組大院門前冷落,小車庫是空的,車輛早賣了。取而代之的是鎮辦公樓5樓的一間辦公室。官塘驛鎮教育組原址辦成了成人學校。

    撤銷教育組得到了廣泛的理解和支持。車埠鎮教育組楊紹山現在鎮小學擔任黨支部書記,兼任美術教師,他説:“開始有點想法,但不久就想通了。主動將課時從每週6節增加到10節。並且備課認真,以前要求別人如何如何,現在自己不做好行嗎?”

    官塘驛鎮中學黨支部書記、物理教師費漢民,以前是教育組副組長,他告訴記者:“撤銷教育組是發展趨勢,我們想得通。以前在教育組的時候就想兼點課,現在重新回到學校,回歸課堂,覺得更充實了。”

    有人擔心,撤銷教育組,光靠縣教育局和一兩個人的鄉鎮教育站管得過來嗎?赤壁市教育局更新管理模式,將教育局領導和機關股室全部挂鎮聯校,實行了工作目標考核責任制。鄉鎮一級也變了,車埠鎮站長宋先漢説:“我站一共兩個人,人少了,事情也少了,既不管收費之類的事情,對學校的管理方法也在變。”鄉鎮中心學校的作用也變了,官塘驛鎮小學校長高捍東向記者介紹,他們學校主要通過教研活動對鎮裏的其他小學發揮作用。他和教導主任對全鎮11所小學每學期進行兩次教學檢查,提出指導性意見。

    撤銷教育組,是赤壁市教改中邁出的大膽一步,然而,還不是終點,改革仍在繼續。7月19日,赤壁各鄉鎮教育站“碩果僅存”的17人聚集在市教育局,一上午的會議議題是:按照國務院文件的要求,作為鄉鎮教育管理機構的教育站即將撤銷,鄉鎮對教育的管理職能由鄉鎮助理或幹事承擔。在中午的“最後聚餐”上,年已半百的赤壁鎮站長余以柏、趙李橋鎮站長蔣為華,30齣頭的新店鎮站長陳紅星均對記者表示:理解和擁護撤銷教育站的改革,願意為教育事業繼續作貢獻。

    25日,在全市稅費改革動員大會上,教育站被宣佈正式撤銷。目前正在全市範圍選聘鄉鎮教育幹事。

    赤壁,鄉鎮教育組的歷史使命宣告結束。

    3650萬元“普九”債務平穩轉移——學校不能帶著“鎖鏈”運行

    “普九”債務,是一個揪心的話題。

    2000年,一名中學校長因“普九”欠債而被逮捕,這是我省第一起因“普九”欠債釀成惡果的事件,這起事件就發生在赤壁市。

    2000年,一些基層單位,以學校“普九”欠債為由,扣壓教師工資強行還債。這類事件也發生在赤壁市。

    一些學校的大門被債主封堵,學校不能上課等事例,在赤壁也是此起彼伏。

    到2000年,全市教育總負債4960萬元,其中“普九”債務為3650.65萬元。如此沉重的債務壓在學校身上,教學怎麼能夠正常進行?

    學校不能帶著“鎖鏈”運行,“普九”債務必須化解!

    市裏確定了“清理、認定、移交、償還”4大化解步驟,從2001年12月份開始,各鎮辦黨政領導,各村、組幹部和村組“三個代表”宣教工作組成員,共1000余名黨政幹部,深入鎮、村、學校抓化解。

    清理是基礎、認定是前提、移交是關鍵、償還是目的。在移交這個關鍵問題上,化債工作專班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規定的“原教育組、鎮中、鎮小的債務向鎮政府、辦事處轉移,村辦小學的債務向村委會轉移”,在耐心細緻做好債權人思想工作的基礎上,由教育組和學校收回了向債權人出具的借據,然後由各鄉鎮、村重新開出了借據。同時,各鄉鎮專門在鎮財政所建立“普九”債務專賬,根據年度償還能力和債權人實際困難,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年度償還計劃,所有債務償還一律實行公開,全面接受債權人監督,讓債權人吃下了“定心丸”。

    經過3個多月的清理、認定工作,全市所有“普九”債務目前已全部向鎮、村辦理了移交手續。同時,對1300多萬元非“普九”債務實行一次性“剎死”,不準增加新的債務。

    為了儘快償還“普九”債務,市、鎮、村積極尋找償還途徑。官塘驛鎮五家嶺村村委會一班人,在接受“普九”債務的第二天,便開始商討債務償還辦法,並將村裏8間閒置房全部拍賣,用所得的1.2萬元現金,一次性還清了學校移交過來的全部“普九”債務。新店鎮朱巷村,不僅想方設法還清了4.1萬元“普九”債務,還將80多畝茶山劃撥給學校作勤工儉學基地,為學校非“普九”債務的償還創造了條件。官塘驛鎮教育組成人學校辦的養雞場,每年要向鎮學校上交一定費用,以改善辦學條件。

    學校和教育部門從沉重的“普九”債務中逐漸解脫出來了。

    誰亂收費砸誰的飯碗——建章立制加強監管是保障

    “學雜費:一至四年級40元;五至六年級45元;書抄費:一至四年級95-100元;五年級105元……”;“一年級學雜費:城鎮40元、平丘25元、山區20元;書抄費:城鎮95元、鄉村85元……”這是記者分別看到的車埠鎮小學“收費公示欄”和官塘驛鎮小學“收費標準一覽表”。

    赤壁市各中小學校都有這類公示欄、一覽表。不僅在學校公開收費標準,他們還利用報刊、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以及召開專題會議、張貼印刷品、辦專欄、組織宣傳車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國家和省、市關於中小學收費的規定,使標準家喻戶曉,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嚴格執行收費一證一據一冊制度,向物價部門申領《行政事業性收費許可證》,使用行政事業性收費收據,發放學生收費登記冊,由銀行統一收款,堅決禁止不開票或白條收費行為。

    為了落實收費責任,嚴肅收費紀律,赤壁市實行教育局領導包片、科室與教育專幹包鄉鎮、學校幹部包班的包保責任制,並層層簽訂收費管理責任書,並對全市中小學收費進行統一檢查。對存在違規收費現象的學校通報批評,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通過規範學校收費,2000年秋季向學生退還違規收取的教育基金496.6萬元,並停收校園建設基金,全年減輕群眾負擔1600萬元。

    市裏還建立了報告制度和檢查督辦制度。市教育、財政、物價部門每學期聯合向市政府報告教師工資發放、中小學收費、危房檢測、學生入學情況,市裏及時給予肯定或糾正等相應處置。

    市人大每年堅持開展一次教育執法檢查活動,市政協堅持每年組織政協委員開展教育視察調研活動,圍繞教育中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督導檢查,發現問題,限期改正。

    赤壁市還建立了預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市有關部門設立了舉報信箱,市委、市政府開展接待日活動,接受群眾的舉報。對學校的紀檢實行終身責任制,對亂收費和學生入學情況也建立了相應的責任追究制度。近兩年來,共有8名中小學校長因亂收費被撤銷和免除了職務。(湖北日報)



責編:曲歌    


相關新聞
農村教育信息化:誘人、艱巨——人大代表關於西部鄉村教育信息化的對話(03月14日 16:34)
寧波基礎教育實行“免九普十五”(07月06日 16:06)
【關注課改】新聞背景:關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06月20日 09:55)
《焦點訪談》:基礎教育 一抓到底(04月12日 18:47)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