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科技新聞


【暑期文化】暑期各種“培優班”“套住”數萬中小學生  
07月31日 16:45

    編者按: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讀者來信來電,從不同的方面反映暑期“培優熱”現象。在國家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部門三令五申為中小學生“減負”的背景下,社會上出現這種“第三學期”現象,值得深思。

    
武漢興起暑期“培優熱” 數萬學生入套來


    昨晨6點30分,華中科技大學附中初二學生金航比上學時還起得早,擠在趕早班公交車的人群中。他要到華中師範大學上暑期培優班。

    “我好累啊,真不想上培優班!”趁媽媽不在身邊,金航偷偷告訴記者,這期培優班8月1日結束後,學校的補課又要開始了,他過暑假比平時上學還緊張。

    才放暑假,又進課堂。不少像金航這樣的孩子,不管他們是否自願,都不得不開始“第三學期”——暑期培優班的學習。

     “培優班”如潮湧來

    一段時間以來,武漢三鎮貼在墻上、送到學生家裏、甚至直接塞到學生家長手裏的培優班招生廣告鋪天蓋地,打的都是“北大清華的搖籃”、“黃岡名師點石成金”、“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極具誘惑力的口號。

    據記者了解,培優班招生對象覆蓋從小學三年級至高中二年級各年齡段的中小學生,講授內容為語文、數學、外語、物理等課程,多為正常課堂教學的翻版。通常開班80課時左右,收費從200多元到700多元不等。記者走訪得知,本報社址武昌黃鸝路65號四週一公里區域內就有華師晨曦家教中心、武漢大學城教育培訓中心等單位和個人開辦的6處培優班教學點,招收了400多名中小學生。記者對手頭20多份招生廣告作了統計,開設班次達250個,每班只按30人計算,這些培優班就要“套住”7500名學生。

    據華師晨曦家教中心某招生點人士介紹,5日至14日,他們一個點就招到了150多個學生,收費4萬餘元。

    目前,武漢三鎮涌現出了成百上千個培優班、銜接班、強化班、提高班。它們租用中小學教室、幼兒園、大學課堂、青少年活動場館、社區居委會活動室招生開課,據最保守估計,至少網羅了數萬名中小學生。

    14日上午,記者在湖北科教大廈院子裏看到了培優班開課的“盛況”:在12間教室裏(其中有兩間地下室) ,每天至少有30個班滾動開課,每個班少則30來人,多則60多人。每天都有千余名學生頂著烈日酷暑前來上課,其中不少小學生是從漢陽鍾家村、洪山魯巷等地趕過來的。

    “天這麼熱,真想和同學去游泳!”在武昌傅家坡一小學的培優班上,小學生舟舟一邊做練習,一邊盼望著有自由支配的假期。

    據悉,武漢市教育局已多次下達“禁補令”,禁止學校辦“培優班”或補課。而眼下的“培優班”多以民辦形式出現,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新問題。

    一個學生家長的困惑

    我是一名小學學生家長,近來為一件事困惑:那就是該不該送孩子上暑期培優班。

    從孩子放暑假前一段時間至今,我們家一直不斷收到各種培優班的招生廣告,有隨報贈送到家裏信報箱裏的,有家人雙休日上街時別人塞過來的,還有的是培優班宣傳員夾在了我的自行車后座上帶回來的,已不下20份。一打聽,暑期各種補習文化課的培優班真的“火”得很,有人稱之為學生的“第三學期”。我受過高等教育,經歷過升學競爭,説實在的,我對各種培優班是有看法的。它與我們倡導的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助長了“應試”之風,特別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但作為家長,看著別人的孩子都去培優了,如果不要自家孩子參加,難道真要如有些培優班所鼓吹的,眼睜睜地看著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嗎?對此,我左右為難。

    我為此事諮詢過孩子的班主任,他只告訴我班上有不少學生進了各種培優班。我是否也該送孩子去培優班呢?你們那裏記者見識多,能不能幫我拿個主意?

    國家相關政策法規

    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已成為推行素質教育中刻不容緩的問題,要切實認真加以解決。各級政府都要建立健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監督檢查機制。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本上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各級人民政府和各部門要切實做到依法行政,保證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執行。各級黨政領導和廣大教育工作者要深入進行教育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活動,提高法律意識,嚴格履行保護少年兒童和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法律職責,堅決制止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抵制妨礙學生健康成長的各種社會不良影響。

    ——摘自《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課餘時間和節假日(期)由學生自主支配,學校或教師都不得佔用,不得給學生集體補課或上新課。除經省級以上教育部門批准開辦少量的學科奧林匹克學校(班)外,其它地方或單位一律不準以任何名義或形式開辦學科奧林匹克學校或“超常班”。

    ———摘自《國家教委關於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意見》

    要保證學生課間、課後、節假日和寒暑假的休息時間。……寒暑假應主要讓學生休息和適當參加各種興趣活動或社會實踐活動,佈置作業要適當,對需要補考學生的輔導時間不要超過假期三分之一的天數,每天以二至三課時為宜。

    ———摘自《國家教育委員會關於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的若干規定》

    
“培優熱”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


    培優班存在的社會原因

    送孩子上培優班已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它有存在、發展的“溫床”。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葉顯發副教授説:“中國現行的考試製度是‘培優熱’産生的重要原因,迫於考試競爭的壓力,即使有千般無奈,萬般心疼,家長仍會送孩子上培優班。”

    華中師範大學教科院副教授但武剛則認為,“培優”很難在短時間內成為“過去時”,雖然小學不再存在升學壓力,但不少學校分快慢班,按考試成績分座位,又逼迫家長送孩子涌向培優班。更何況,孩子們將來還要面臨激烈的就業競爭,在我國目前的用人體系下,考不上大學則很難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分班、升學、就業等壓力逐層向下傳遞,有的孩子小學一年級就參加培優班了!”但武剛心痛地説。

    也有專家尖銳地指出,考試競爭、就業壓力全國都存在,獨湖北“培優風”最盛,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是我們絕大部分中小學還在片面追求高分數和升學率,每年高考錄取線居高不下就是明證,這導致年復一年的“後浪趕前浪”,家長們也只好跟著分數轉。

    多數培優班重走應試路

    “‘培優熱’助長了應試之風!”教育專家一致認為,絕大多數培優班毫無疑問在重走應試教育的老路。

    但武剛向記者講述了不久前他在洪山一培優點聽的兩堂數學培優課:一堂是小學升初中銜接班的課,孩子們人手一冊厚厚的習題集,課堂主要是做題、講題。“這是典型的應試教育,老師讓學生陷入題海戰術而不能自拔。題目千變萬化,你做得完嗎?”

    但武剛介紹,有些培優班老師專愛出難題、偏題考住學生。他聽的另一堂數學培優課,老師讓學生考試,考完後立即組織同在教室聽課的學生家長幫忙改卷,多數孩子竟只得了三四十分。“這時家長還很高興,認為老師水平高;培優班老師也自豪地説,‘如果這次考好了,下次就加大難度,一定要把孩子考倒,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培優班的質量’。”

    “學生從培優班只能收穫成績不好的自卑,你認為這樣的培優班是素質教育嗎?但武剛反問記者。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嚴梅福告訴記者,所謂“培優”就是提前講新課內容。他認為,提前講新課一方面會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計劃,另一方面可能使有些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半生不熟,影響以後學習,事實上,很多知識在日後的學習中都會學到。

    “家長們總以為培優效果好,他們固執地認為,孩子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越多,效果就越好,這是培優班大行其道的直接原因。不可否認,有部分學生通過培優的確短期內提高了學習成績,但總體而言‘培優’弊大於利。”葉顯發認為,家長應該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強迫孩子上培優班,讓他們承擔過多的學習壓力,身心疲憊,他們很可能會産生厭學情緒,這無疑走入了教育的誤區。

    還孩子假期比什麼都重要

    “學校為什麼要放假?從孩子的身心發展和教育學的規律看,應該有一段放鬆、休息和娛樂時間,假期就是這樣的‘加油站’,為下學期的緊張學習養精蓄銳!”嚴梅福説。

    教育家潘光旦在《假期與知識生活的解放》一文中指出,假期是每個學生“解除痛苦回復自由的上好機會”,學校的最大缺點,就是過於重視教材,學生缺少自動研究的機會。安排兩個假期,目的是給學生更多的自由,讓他們的個性和才華有一個成長髮育的時間和天地。

    但“培優熱”的出現早已背離了設立假期的初衷,孩子們的現狀讓教育專家憂心如焚。

    葉顯發説:“‘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孩子們連假期也無法自主思考,疲於應付形形色色的培優班,哪會有什麼創造?長此以往,青少年個個成為‘考試機器’,哪來民族的創新人才?”

    人們常説,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真正的人”,培養真善美統一的完美人格。可現在的孩子真令人擔憂,平時要上學,假期還要培優,除了會做題外,不少孩子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更談不上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各個方面全面發展。

    據但武剛介紹,國外孩子的假期大多是打工接觸社會,旅遊開闊眼界。他認為,玩並不是壞事,玩可以讓孩子拓展天性,開發創造力,培養歡樂無憂的性格。孩子們正處於身心發展的時期,他們需要充分的體育鍛鍊,需要豐富的文娛生活以及必要的社交活動,這樣才利於健康成長。

    “暑假應該讓孩子們走出去,參加社會實踐。”湖北大學附小的謝老師給記者講了一個事例:一個暑假,她交給全班同學一項任務,要每個學生在暑期用自己的勞動為班裏掙回兩元錢,並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作文。沒想到效果出奇地好,同學們有的賣報紙、有的包粽子、有的幫姑姑賣水果……同學們都掙到了錢,而且因為“有生活”,筆下“出東西”,交回的作文質量很高,出人意料。

    “這難道不比上培優班的效果好?”謝老師説。她還建議,家長暑期可帶孩子們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或到著名高校的校園裏看一看,孩子們自然會朝他們理想中美麗校園而奮鬥,比上100節“培優課”的效果還要好。

    同時,教育專家們強烈呼籲,政府、學校、社區、家長應聯合起來,共同治理、規範無序發展的培優市場。但武剛説,“政府應加大監管力度,不能讓辦學條件惡劣的培優班繼續氾濫。政府部門應該為推進素質教育,為減輕中小學生負擔做一些實事,如堅決取締違規經營的各類培優班,教育、工商,稅務部門應聯手整治混亂的培優市場。”

    但武剛還建議家長擺正心態,他説,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後升大學的壓力會逐步減小,家長應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使他們有好的身體、好的心理面對以後的生活。

    
培優補課可休矣 “第三學期”要刷新


    培優補課可休矣

    但武剛説:“培優班總的來説是一種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它只是家長花錢買心安,是家長的一種自我安慰。家長想,我盡了責任,學不學得好就是孩子自己的事了。其實,提高成績的關鍵在課堂,有的學生在課堂上不聽講,指望假期補課,花錢不説,還弄得身心疲憊。如果培優只是重復或提前上課本上的內容,或者僅僅只是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這樣的培優班可休矣!”

    但武剛進一步説,社會的評價尺度也要變。在目前公眾眼裏,只有上大學才是成功,否則就是失敗,這樣的評價標準人為製造了無數失敗者。這些失敗者,可能要用一生的歲月才能找回失去的自信。

    “也許,家長和老師會説,為了孩子將來應對激烈的競爭,他們別無選擇。殊不知,‘童年消失’,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發展,使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下降,恰恰使我們在未來競爭中輸在了‘起跑線’上。”

    今年中考以新生第一名考入武漢東湖中學的謝瀟説:“我從來不上培優班,現在有些培優班只是提前上以後的課,這對學生的幫助不大,以後上課的時候由於沒有了新鮮感,效果反而不好。”

    今年7月,在第34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奪得金牌的華師一附中高三學生王峰告訴記者:“上小學四年級時,我曾上過一個數學培優班,發現沒什麼作用,後來就再沒上了。我注意學習方法,做題並不多,喜歡用擴散思維,通過一個習題把很多知識點聯絡起來,做到以一當十,觸類旁通……課餘時間,我喜歡踢足球,週末還常看意甲、英超賽事直播,還愛聽音樂、讀文學名著及軍事、歷史、地理課外書。這對我開闊視野,提高綜合素質很有幫助。”

    要像整治網吧一樣綜合治理違規辦班

    華中科技大學一教授來電説,武漢市中小學生家長花在孩子培優的費用,一年總數至少有幾千萬元,但這是一種失去稅控的消費,是一種“地下經濟”,是一個巨大的“黑洞”,某些辦班者正是利用家長心態,從中牟取暴利。

    洪山地稅分局稅政科負責人説,培優班辦班者及上課老師都應繳納所得稅,然而很多人納稅意識不強,加上培優班數量多、種類雜,大部分無固定場所、無明顯標誌、無營業執照、無稅務登記,給徵稅造成很大困難,偷稅漏稅現象十分普遍。

    省城調隊王和平讀者給本報發來傳真説,目前荊門市城區社會力量所辦的教育培訓機構中80%為非法所辦,這一情況在全省各地都存在,他建議有關部門加大整頓力度,對沒有辦學資格的教育培訓機構應立即停辦,將所收費用退還學生,對無資格又未達到辦學條件的教育培訓機構應堅決取締。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負責人范義虎對記者説:“現在培優班很難管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小學不辦班了,但社會力量還在大張旗鼓地辦。”他説,為中小學生“減負”不僅是教育部門的事,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和義務。但實際情況是,由教育部門頒發的“禁補令”無論措詞多麼嚴厲,到了系統之外就淪為一紙空文。

    對此,他有些無奈地説:“關停違規培優班,需要政府協調,教育、工商、稅務部門聯手綜合治理,要像整治網吧一樣,各方共同拿出強有力的措施。”

    漢口萬松園小學的楊老師直言批評某些中小學老師暑期“走穴”培優班的現象:“老師們應利用暑假多‘充電’,而不應忙著到培優班上課。因為你想給孩子一杯水,你自己就必須有一桶水,而且這桶水絕對不能是死水,必須時時有新的東西補充進來。因此,老師必須掌握心理學、教育學、教育改革的趨向及新的教育信息等多方面的知識,不斷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才能稱職。”

    “第三學期”裏學做人學做事

    華中師大一附中科研教學處主任、高級教師鄧銀國説:“暑假應該成為中小學生的‘第三學期’,但這個‘第三學期’不是培優補課,而是要去學課堂學不到的東西。多年來,我校從不辦培優班,暑期不補課,而是在全體學生中倡導‘研究性學習’。暑假裏,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三五成群做一些研究性的課題,如漢正街市場調查、乾電池的回收利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設計方案等。此舉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鍛鍊了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去年暑假結束各年級推薦上來的優秀論文就有160多篇,今年會更多一些。”

    武漢市教育局校辦産業處處長馮漢橋説:中小學生的暑假大約有60天,利用得好,孩子們會有很大的收穫。譬如家長帶孩子旅遊,讓孩子算一算汽車或火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從出發點到目的地的路程有多遠?到山區讓孩子找一找松樹王,估一估它有多高?讓孩子嘗試用竹筒運水、用竹葉吹口哨。我想,這樣的知識和技能,課堂是難學到的,孩子們肯定學得開心、學得來勁。”

    省教育廳校辦産業處副處長李漢洲給記者講了這樣一件事:有一年,他和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到農村檢查教育工作,沒想到這位品學兼優的大學生到了農村後連小麥、水稻都認不出來。“生活在大中城市的中小學生,不僅要在書本中學,還要到農村、到社會實踐中去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增長才幹,增強實踐能力。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學會尊重勞動、熱愛勞動。”

    武漢市郵政局的王芳女士來電説:“平常上學,都是父母圍著孩子轉,大部分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暑假裏,讓孩子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父母可以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讓小學生自己疊被、洗碗、洗衣,讓中學生學著買菜、做飯等,這些都是生活中應知應會的技能!”

    在省水利廳工作的程誼先生説:“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城市高樓住宅限制了他們的交往範圍,街道、社區應該經常組織各種校外教育活動,促進孩子們的群體化,教會孩子怎樣解決問題、怎樣經受挫折、怎樣對待別人和自己,克服獨生子女身上常有的嬌氣,變得勇敢、堅強、寬容、進取。這也有利於集體精神、民族意識在幼小心靈中紮根。”

    漢陽區鍾家村小學四年級學生徐彥民説:“前些天,我們到黃陂兆豐農業觀光園參觀,親手種樹、釣蝦、馴鳥,動手推磨、車水、玩泥巴,吃農家飯,認識了大雁鵝和五顏六色的青蛙,體驗到農民頭頂烈日的辛苦,今後,我要幫家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武漢市東方紅小學四年級學生冀偉麗説:“今年暑假,我參加了房縣夏令營活動,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好像長大了很多。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裏的很多人家裏窮,小朋友上不起學,有的家裏甚至連電燈都點不起。”

    漢口民意廣場陳棟來電説,有人作過測算,孩子們課餘90%的時間是自己獨處或與同學呆在一起,與父母呆在一起的時間很少。我們很難想像,一個缺少親情關愛的孩子,步入社會後能怎樣關愛別人,怎樣融入這個社會。一味給孩子補文化課,讓孩子在假期也得不到調整,無異於拔苗助長。家長們應利用暑假好好補一補親情課,讓每一個孩子心智全面發展。

    編者的話:這組報道從讀者來信引起記者關注開始,在廣大讀者的支持和參與中不斷推進。這些日子裏,很多讀者撥打本報新聞熱線,給記者報線索,説點子,談看法,共同探討“第三學期現象”。他們當中有學生、家長、老師,有教育界專家和社會工作者,也有教育主管部門人士,無一例外表達了對“培優熱”的反感、憂思。

    令我們感動的事情有很多:好幾位受聘培優點做宣傳的假期大學生冒著領不著工錢的危險,向記者披露培優班的內幕;好些老師、家長向記者推薦素質教育的典型;華中科大同濟醫學院一學生家長多次打電話説,由於單位訂報不多,他們平常看本報很少,自從本報推出這組報道後,他們每天搶著看,看完之後還要“開個家長會”。可以説,正是讀者的支持和參與,激勵、鞭策著參與報道的記者探課堂,進家庭,發問卷,訪家長,問學生,開展深層次的調查採訪,逐層剖析,並最終把“第三學期現象”的方方面面展示在廣大讀者面前。

    正如報道中分析的那樣,“第三學期現象”的出現有其深層的社會原因,對違規辦班需要進行綜合治理。眼下,武漢市部分培優班偃旗息鼓了,但這一現象不會一朝一夕消亡。令人欣慰的是,相當多的家長來電説,他們已經認識到了孩子的全面發展比什麼都重要,打消了送孩子上培優班的念頭。

    這組報道就此打住了,我們倡導素質教育的報道沒有結束,全社會推進素質教育依然任重道遠。


    (湖北日報)



責編:曲歌    


相關新聞
【暑期文化】深圳學生暑假忙(07月31日 13:21)
【暑期文化】 冰城心理輔導型家教暑期供不應求(07月30日 15:56)
【暑期文化】假期:少兒看電視悠著點兒(07月30日 10:37)
童話神話真驚奇 快樂暑期添歡喜(07月29日 15:18)
全國百萬青少年暑期積極參加少年軍校 (07月29日 21:02)
體驗木偶表演 豐富暑期學生生活(07月29日 09:51)
南寧孩子迎來“快樂暑期”電影展(07月25日 18:36)
北京:開啟暑期“音樂之門” (07月21日 08:50)
【教育】不良口袋書驚現中小學校園 掃黃打非迫在眉睫(07月30日 17:05)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