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蒙古族民族盛裝,17歲的蘭曉燕恬靜地站在內蒙古職業教育展位前,這裡正在進行著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展。“初中時我的成績一般,父母經常會為我以後考不上大學 發愁,但我不這麼想。我從小就喜歡繪畫和設計,希望能在這方面有所發展,”蘭曉燕這樣告訴記者。
初中畢業後,帶著對夢想的執著,她選擇了上職業學校學習廣告設計。“我不認為不上大學就沒有了出路,重要的是有一技之長。選擇職業學校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我相信這個選擇是適合自己的。”
“我現在已經開始為別人設計廣告了,”已經是內蒙古工藝美術設計學校二年級學生的她微笑著説,目光中充滿了自信。她告訴記者明年畢業後打算繼續她的廣告設計學習,“或許我成不了設計家,但我為自己能自食其力,尤其是將來能從事自己熱愛的職業而高興。”
蘭曉燕的同學此時正在旁邊的展廳參加同期舉行的中國職業學校學生服裝設計及展示大賽,來自中國各地職業學校的她的同齡人還在參加計算機技能、烹飪和美容美發的比賽。稚氣未脫的他們以自己嫻熟的技能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讚嘆。
來自中國高科技産業的神州數碼公司總經理姚武告訴記者,他剛剛觀看了計算機技能比賽,學生們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期。
“這次比賽讓我看到了中國職業教育的水平和潛力,今後我們在招聘時會更加注意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企業的人才需求是多樣化的,我相信職業教育將為我們提供豐富的人力資源,”他説。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職業教育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地壯大。教育部統計數字顯示,近二十多年來,各類職業學校共培養了5000多萬名高素質人員,各種成人技術培訓機構累計培訓城鄉勞動者13億人次,為中國各行各業提供了重要的勞動力資源。
截至2001年,中國中等職業學校的在校生已由1980年的227萬人增加到了1164萬人,增長了4倍多,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在校生由1985年的6萬人增加到了72萬人,增長了11倍,各種形式的成人文化技術培訓也由1980年的52萬人次增加到了1億人次。
教育部副部長王湛説,隨著中國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經濟和社會發展對發展職業教育、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加快培養實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戰。他説,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性發展、提高中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加快人力資源開發、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就業的重要辦法。(馬揚 常富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