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正在此間召開的第27屆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大會上獲悉,中國開展南極科學考察事業20多年以來,業績豐碩,成就斐然。
中國的南極科學考察事業起步于1980年。1884年11月,中國首次派出國家南極考察隊,並於1985年2月,在喬治王島建成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基地——長城站。1988年11月,中國首支東南極考察隊踏上征程,並於次年2月在東南極的拉斯曼丘陵上建成了中國第二個南極考察基地——中山站。截至2002年7月,中國成功組織了18次南極科學考察,約有3000人次赴極地考察。
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中國的南極科學工作者獲得了大批極其寶貴的數據、資料和樣品,取得了許多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成果,部分成果還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極大地豐富了人類對南極這個廣袤的冰雪世界的認識。其中,中國研究人員第一次提出了利用複眼晶錐數目和複眼直徑作為大磷蝦的生長指標,提出了鑒別大磷蝦自然種群負生長的有效方法,解決了國際生物學界長期以來未能解決的這一科學難題。
中國研究人員還通過對東南極拉斯曼丘陵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東南極拉斯曼丘陵低壓麻粒岩相變質作用峰期的時代發生於早古生代,而不是被國外學者認為的新元古代,同時提出,非構造運動是東南極洲經歷的一次強烈的區域性構造運動,應當是克拉通形成,乃至岡瓦納古陸最終拼合的關鍵運動。這一大陸構造演化的新觀點,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同,屬國際領先水平;中國研究人員還多次到內陸冰蓋考察,評價了南極冰蓋與全球海平面變化的關係,確定了冰雪中微粒的空間分析,表層雪中氫、氧同位素的關係等。
目前,中國的南極科學考察事業已經形成了“一船兩站”的硬體支撐體系。經過多次擴建和完善,目前長城站和中山站已初具規模。其中長城站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中山站為3000多平方米,兩站均設有供電、供水、取暖、通信、油料儲備供應、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等系統,配有水陸交通交通運輸工具和工程機械設備,同時還擁有大量的科學儀器設備,成為中國科研人員常年開展南極科學考察和研究的良好基地,也是中國對外開展科學研究合作與開放的窗口。
從1994年開始承擔南極科學考察和運輸的“雪龍號”破冰船,至今已順利完成了6個南極航次。它總長167米,最大航速18節,續航力2萬海裏,船上擁有先進的導航、定位和自動駕駛系統和能夠容納兩架直升飛機的平臺、機庫和配套系統,船上還設有海洋物理、海洋化學、生物、氣象和潔凈實驗室及數據處理中心,配備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洋調查儀器設備。
在科學考察取得豐碩業績的同時,中國還踴躍參與國際南極事務,併發揮了積極作用。1983年,中國加入了《南極條約》,參加了此後的歷次南極條約協商會議及南極礦産資源管理會議。在這些會議上,中國代表團從維護南極條約的宗旨和原則以及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出發,為確保南極自然環境不被污染,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了貢獻。1986年,中國又被接納為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SCAR)正式成員國,並派代表團以正式成員國的身份出席了此後的歷屆會議,中國極地工作者在其各學科工作組和專家組會議上,為制定國際南極合作研究計劃做出了重要貢獻,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在1992年第22屆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大會上,當時的中國極地研究所所長董兆乾當選為任期4年的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副主席兼執行委員會委員,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當選此職。同時,中國冰川學家秦大河當選為冰川學工作組副主席。1998年,秦大河當選為冰川學工作組主席。(記者張建松 錢春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