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捷克概況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30日 14:57 來源:CCTV.com
    專題:胡錦濤出訪英德西韓,並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國名捷克共和國(The Czech Republic,Ceska republika)。

  面積 78866平方公里。

  人口 1021.1萬人(2003年底)。其中90%以上為捷克族,斯洛伐克族佔2.9%,德意志族佔1%,此外還有少量波蘭族。官方語言為捷克語。主要宗教為天主教。

  首都 布拉格(Prague),496平方公里。人口116.56萬人(2003年底)。2003年最高氣溫城區36.9℃,郊區37℃;最低氣溫城區-11.6℃,郊區-15.9℃。

  國家元首 總統瓦茨拉伕克勞斯(Vaclav KLAUS),2003年2月28日當選,3月7日就任。

  重要節日 國慶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瓦解,捷克與斯洛伐克聯合,于1918年10月28日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捷因此將10月28日定為國慶日。

  簡況 歐洲中部的內陸國。東靠斯洛伐克,南鄰奧地利,西接德國,北毗波蘭。地處北溫帶,受海洋氣候影響較大,年均氣溫8.4℃。年均降水量為866毫米。

  5~6世紀,斯拉伕人西遷到今天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區,公元830年在該地區建立了大摩拉維亞帝國。9世紀末、10世紀上半葉在今捷克地區成立了捷克公國。1419~1437年,捷克地區爆發了反對羅馬教廷、德意志貴族和封建統治的胡斯運動。1620年,捷克地區淪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瓦解,捷克與斯洛伐克聯合,于1918年10月28日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1938年9月,英法在慕尼黑會議上出賣捷。1939年3月捷被納粹德國佔領。1945年5月9日,捷在蘇軍幫助下獲得解放。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産黨開始執政。1960年7月改國名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1968年8月20日,蘇、波、匈、保、民德五國出兵捷克斯洛伐克,鎮壓“布拉格之春”改革運動,蘇軍並“暫時留駐”。1969年4月,胡薩克出任捷共第一書記(後為總書記),1975年任總統。1989年11月,捷政局發生劇變,憲法中取消了有關捷共領導作用的條款,實行多黨議會民主制。1990年改國名為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同年6月舉行首次自由選舉,共有23個政黨、運動和聯盟參加。捷克地區的“公民論壇”和斯洛伐克地區的“公眾反暴力”組織分別在本地區獲勝,佔居聯邦議會中的多數席位,並組成聯邦政府。1992年6月,捷聯邦舉行第二次議會大選,由“公民論壇”演變而來的公民民主黨(簡稱“公民黨”)和從“公眾反暴力”組織分裂出來的爭取民主斯洛伐克運動獲勝,成為執政黨。1992年12月31日,捷斯聯邦解體。自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別成為獨立主權國家。

  政治 近年來,捷政局保持相對穩定。2002年,社民黨在議會眾議院選舉中再次獲勝,與基民盟-人民黨和自由聯盟組成聯合政府。2003年2月,捷議會眾、參兩院舉行總統選舉,公民黨名譽主席克勞斯當選。2004年8月,政府改組,執政聯盟仍由社民黨、人民黨和自由聯盟組成,社民黨新任主席格羅斯出任總理。2004年11月,在議會參院三分之一選舉和地方選舉中,反對黨公民黨獲勝。2005年4月,捷政府再次改組,執政聯盟黨派組成未變,社民黨副主席帕魯貝克出任總理。

  【憲法】1960年7月,國民議會通過憲法,改國名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1968年10月,國民議會通過憲法法律,規定捷克斯洛伐克是由捷克族和斯洛伐克族兩個平等民族組成的聯邦制國家。1989年11月,聯邦議會取消憲法中關於捷共在社會中領導作用的條款。1990年4月,聯邦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國名改為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並修改了國徽。1992年11月25日,聯邦議會通過了“聯邦解體法”。12月15日,捷克民族議會決定接管聯邦議會的職能,並於16日通過了新憲法,改國名為捷克共和國,修改了國徽,確定了多黨議會民主制和平等、自由、法制的原則。新憲法于1993年1月1日生效。

  【議會】國家最高立法機構。捷斯聯邦于1992年12月31日解體後,聯邦議會隨之解散,捷克民族議會改為捷議會,實行參眾兩院制。眾議院共有議員200名,任期四年。參議院共有議員81名,任期六年,每兩年改選1/3參議員。

  本屆眾議院于2002年6月選舉産生,有29個政黨參選,得票率超過5%的政黨進入議會,分別為:社民黨30.2%,獲70席,公民黨24.47%,獲58席,捷摩共18.51%,獲41席,由基民盟-人民黨和自由聯盟組成的“聯盟”14.27%,獲31席。社民黨副主席盧博米爾扎奧拉萊克(Lubomir ZAORALEK)于7月11日當選為眾議院主席。

  1996年11月,捷舉行了戰後首次議會參議院選舉。首任參議院主席為彼得皮特哈爾特(Petr PITHART)。 本屆參議院在2004年11月選舉中産生,普熱米斯爾索博特卡(Premysl SOBOTKA)當選為主席。

  【政府】由總理、副總理和各部部長組成,由總統任免。本屆政府于2005年4月25日改組而成,共17名成員,主要成員有:總理伊日帕魯貝克(Jiri PAROUBEK)、第一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博胡斯拉伕索博特卡(Bohuslav SOBOTKA)、副總理馬丁楊(Martin JAHN)、副總理兼勞動和社會事務部長茲登列克什克羅馬赫(Zdenek SKROMACH)、副總理兼司法部長帕維爾涅麥茨(Pavel NEMEC)、副總理兼交通部長米蘭希莫諾夫斯基(Milan SIMONOVSKY)、外交部長齊裏爾斯沃博達(Cyril SVOBODA)、國防部長卡雷爾金內爾 (Karel KUHNL)等。

  【行政區劃】全國共劃分為13個州,76個縣,布拉格為直轄市。

  【司法機構】全國設憲法法院、最高法院和最高監察院,院長均由總統任命。憲法法院院長巴維爾裏赫茨基(Pavel RYCHERSKY),最高法院院長伊娃布羅諾娃(Iva BROZOVA),最高監察院院長(暫時空缺)。

  縣(區)均設法院、檢察院、公證機關和經濟仲裁機關。

  【政黨】全國共有政黨、運動、聯盟等200余個。主要政黨有:

  (1)捷克社會民主黨(The Czech Social Democratic Party):執政黨。有黨員1.5萬人。最早成立於1878年,1938年解散,1945年又恢復活動,1948年6月27日與捷共合併,1989年11月19日開始獨立活動。自稱中左黨,政治上主張維護工人和其他勞動者的利益,經濟上主張實行社會市場經濟。1998年6月大選後首次成為執政黨。在2002年議會眾議院大選中再次獲勝。主席斯塔尼斯拉伕格羅斯(Stanislav GROSS)

  (2)公民民主黨(The Civil and Democratic Party):在野黨。有黨員近2.4萬人。成立於1991年4月,其前身為1989年11月成立的“公民論壇”。該黨屬右翼黨,主張民主、自由,強調繼承歐洲基督教傳統、捷第一共和國的人道和民主傳統,反對馬列主義意識形態和任何形式的集體化傾向,主張實行徹底的私有化和市場經濟。主席米雷克托波拉內克(Mirek TOPOLANEK)。

  (3)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産黨(The Communist Party of Czech and Moravia):在野黨。約有黨員13萬人,實際參加活動的黨員約3萬人。由原捷克斯洛伐克共産黨演變而來,成立於1990年3月31日。長期以來該黨在議會中佔有一定席位,在2002年議會眾議院大選中得票率明顯增長。主席米洛斯拉伕格列貝尼切克(Miroslav GREBENICEK)。

  (4)基督教民主聯盟—捷克斯洛伐克人民黨(The Christian and Democratic Union-The Czechoslovak People’s Party):執政黨。約有黨員8萬人。成立於1918年9月,1945年加入捷共的民族陣線,1989年11月恢復了原黨的“非社會主義傳統”。自稱為中右黨。主席米羅斯拉伕卡盧塞克(Miroslav KALOUSEK)。 (5)自由聯盟(Freedom Union):執政黨。黨員2500余名。係由公民黨裂變後成立於1998年2月的右翼政黨。該黨奉行較開放的政策,主張自由市場經濟,遵循市場規律和公正的道德準則,傾向於中産階層和中小企業家。強調建立防止左派的堅固堤壩,恢復人們對右派政治的信任。主席彼得馬雷什(Petr MARES)。

  【重要人物】瓦茨拉伕克勞斯,總統。1941年6月19日出生於布拉格市。1963年畢業于布拉格經濟大學外貿專業。1963-1970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工作。1970年,因持有“反社會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觀點被研究所開除。1971-1986年,先後在捷克斯洛伐克國家銀行等金融部門工作。1987-1989年,任捷克斯洛伐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預測研究院主任。1989年12月-1992年,任捷聯邦共和國財政部長。1992年6月公民黨大選獲勝後,克出任政府總理。1996年7月,連任政府總理。1997年11月,政府垮臺,克辭去總理職務。1998年6月至2002年6月,任捷議會眾議院主席。1991年4月,任公民民主黨(簡稱“公民黨”)主席,2002年12月,克主動辭去黨主席職務。2003年2月28日當選總統。于1994年10月和2004年4月,分別以總理、總統身份訪華。已婚,有兩子。

  伊日帕魯貝克:政府總理。1952年8月21日生於奧洛莫茨市。1976年畢業于布拉格經濟大學。曾擔任企業經濟師。1998年11月-2004年8月,任布拉格主管財政事務的副市長。2004年8月4日起出任政府地方發展部長。曾是捷社會黨成員。1989年11月後,成為社會民主黨成員。1990年,擔任社民黨秘書長。1998年當選為議員,1999年-2004年任社民黨議員團主席。2005年3月,當選社民黨負責新聞和外交事務的副主席。2005年4月25日,帕魯貝克被任命為總理。2005年6月,應溫家寶總理邀請,對我國進行工作訪問。已婚,有一子。

  經濟 20世紀90年代,捷政府實行自由市場經濟,推崇市場的自發作用,導致經濟連續滑坡。1999年止跌回升。2000年 GDP增長3.1%。2001年,捷啟動“加速經濟發展戰略”,經濟形勢繼續好轉。2002年,受世界特別是歐洲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加之又遭遇百年罕見的水災,經濟增長速度放緩。2003年,捷國內需求轉旺,出口增長,但工業生産仍有較大起伏,失業率居高不下。2004年,經濟總體形勢發展良好。

  [2004年主要經濟數字]

  國內生産總值(GDP):1070.42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産總值:10494美元。

  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4.4%。

  貨幣名稱:捷克克朗(Kcs),1克朗=100哈萊士。

  匯率:1美元=25.701克朗。

  通貨膨脹率:2.8%。

  失業率:9.5%。

  【資源】褐煤、硬煤和鈾礦蘊藏豐富,其中褐煤和硬煤儲量約為134億噸,分別居世界第三位和歐洲第五位。石油、天然氣和鐵砂儲量甚小,依賴進口。其它礦物資源有錳、鋁、鋅、螢石、石墨和高嶺土等。森林面積264.3萬公頃,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木材可供出口。伏爾塔瓦河上建有多座水電站。

  【工業】2004年工業生産總值同比增長9.9%,約佔GDP的32.6%,。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化工、冶金、紡織、電力、食品、製鞋、木材加工和玻璃製造等。從業人數為134萬人,約佔勞動力的1/3。近幾年主要工業産品産量如下:

  2001

  2002

  2003

  電(億度)

  746.5

  763.5

  832

  鋼板(萬噸)

  145

  176.9

  158

  載重汽車(輛)

  4701

  1095

  666

  摩托車(輛)

  10602

  13488

  (資料來源:2004年捷統計年鑒及經濟公報)

  【農業】2004年農業總産值為727.6億克朗,同比增長14.9%,佔GDP的2.8%。農業用地面積427.3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306.8萬公頃。從事農業生産的勞動力逐年減少,現有14萬人。近幾年主要農牧産品産量如下:

  2001

  2002

  2003

  小麥(萬噸)

  447.6

  386.7

  263.8

  大麥(萬噸)

  196.6

  179.3

  206.8

  甜菜(萬噸)

  352.9

  383.3

  349.5

  馬鈴薯(萬噸)

  113.0

  90.1

  68.3

  肉(萬噸)

  79.3

  78.7

  77.4

  奶(百萬公升)

  2702

  2728

  2646

  蛋(百萬個)

  3190

  1829

  1859

  近幾年主要農畜存欄數如下(單位:萬頭、萬匹或萬隻):

  2001

  2002

  2003

  牛

  146.6

  147.4

  142.8

  其中母牛

  59.6

  59.0

  57.3

  豬

  344.1

  336.3

  312.7

  其中母豬

  28.9

  28.3

  25.1

  羊

  9.6

  10.3

  11.6

  馬

  2.1

  2.0

  2.0

  家禽

  2763.3

  2687.3

  2549.4

  (資料來源: 2004年捷統計年鑒)

  【旅遊業】2004年到捷旅遊人數606萬人次,旅遊業外匯收入33.6億歐元。旅遊者主要來自荷蘭、丹麥、英國、西班牙等國。主要旅遊城市為布拉格、卡羅維伐利溫泉城等。

  【交通運輸】以公路、鐵路和航空運輸為主。

  公路:總長5543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99公里。2003年,客運量總計4.17億人次,貨運量總計4.47億噸。

  鐵路:總長9444公里,其中復線1929公里,電氣化鐵路2843公里。2003年,客運量總計1.74億人次,貨運量總計9329.2萬噸。

  水運:內河航道303公里,2003年貨運量總計127.6萬噸。

  空運:2003年飛行總數64559次,國際航線飛行61604萬公里,客運量總計458.4萬人次,貨運量總計19852噸。在布拉格和布爾諾市分別有一個機場,首都機場是國際機場。

  【財政金融】2004年,捷國家財政收入為7693億克朗,支出為8628億克朗,赤字為935億克朗。近幾年財政收支情況(單位:億克朗):

  2001 2002 2003

  財政收入 8511 9068 9862

  財政支出 9033 9186 11163

  赤字 -522 -118 -1301

  截至2004年12月31日,捷國家銀行外匯儲備282.2億美元,捷外債約為394.2億美元。

  (資料來源:2004年捷統計年鑒及經濟公報)

  【對外貿易】2004年,捷對外貿易總額為1331.27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33.2%。進口額為669.64億美元,出口額為661.63億美元,逆差為8.01億美元。2003年,捷與歐盟的進出口額分別為8535億克朗和9577億克朗,分別佔捷進出口總額的59.2%和69.8%。近幾年外貿情況(單位:億克朗):

  2001 2002 2003

  進口額 13863 13253 14426

  出口額 12696 12504 13714

  差額 -1167 -749 -714

  進口商品主要有:石油、天然氣、計算機、轎車及配件、機械設備、醫藥産品和器械、鐵礦石、載重汽車和家用電器等。出口商品主要有:轎車及配件、鋼材、機械設備、玻璃製品、木材、化工産品、輪胎、傢具等。主要貿易對象為:德國、斯洛伐克、奧地利、意大利、波蘭、法國、英國和美國。

  (資料來源:2004年捷統計年鑒及經濟公報)

  【外國資本】2000年吸引外資61億美元,2001年吸引外資50億美元,2002年吸引外資82億美元,2003年吸引外資26億美元。截至2004年底,捷共吸引外資497.5億美元,其中主要投資國為德國、荷蘭、奧地利、英國、瑞士、美國。

  (資料來源:2004年捷統計年鑒及經濟公報)

  人民生活 2004年,捷人均月工資為702美元。2003年,平均每230人有醫生1名,每千人有病床6.5張。2001年,平均每百家有全自動洗衣機101.4台,電冰箱156.6台,彩色電視機117.1台,電腦23.3台,小汽車69.8輛,摩托車23.6輛。2003年,人均住房面積18.6平方米。

  軍事 捷克和斯洛伐克于1993年1月1日獨立後,原聯邦國家軍隊和武器裝備按2:1分配,總統是軍隊最高統帥。1996年總兵力為6.5萬人,2002年減至5萬人。捷加入北約後,為滿足北約提出的在軍隊和裝備方面與締約國接軌的要求,按北約各國模式改建了軍隊。2004年,軍費開支為507.2億克朗,佔GDP的2.02%,佔國家財政支出的5.8%。捷軍總參謀長帕維爾什特弗卡(Pavel STEFKA)。

  文化教育

  【教育】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高中、大學實行自費和獎學金制,但國家對學生住宿費給予補貼。根據1990年頒布的有關法律,允許成立私立和教會學校。著名大學有布拉格查理大學和捷克技術大學。2003/2004年度各類學校數目、學生及教師人數如下:

  學校(所) 學生(人) 教師(人)

  幼兒園 4822 280491 23244

  九年制小學 3870 956324 65615

  私立和教會小學 52 7257 715

  高中 344 142167 12175

  私立高中和教會高中 70 16639 2037中專 806 219963 20791

  私立中專和教會中專 210 33620 5228

  大學 24 233442 14221

  查理大學創辦于1348年,是中歐最古老的大學,現有16個院係(其中4個在外地),2003/2004年度共有學生44996人,其中外國留學生4532人。捷克技術大學創辦于1707年,在中歐同類大學中歷史最悠久,2003/2004年度共有學生22903人,其中外國留學生966人。

  【新聞出版】2003年捷全國發行各種報紙、雜誌3376種,其中日報96種,週報、週刊92種,月刊、半月刊722種。主要報紙有:《今日青年陣線報》、《權利報》、《經濟報》、《人民報》等。

  捷克通訊社(捷通社)為國家商業性通訊社,在國外有11個分社,與20多個國家的通訊社有業務聯絡。

  捷廣播電臺:2003年國家電臺共播10.5萬小時,私人電臺共播41.2萬小時。

  捷國家電視臺于1953年5月1日開始試播,1954年正式開播。2003年捷電視一、二台共播17520小時。另有私人電視臺普裏馬(PRIMA)臺和諾瓦(NOVA)臺。

  對外關係 捷克自1993年獨立後繼續奉行“返回歐洲”的對外政策,外交實踐靈活、積極、務實。1999年3月12日正式加入北約。2004年5月1日,捷成為歐盟正式成員。捷重點發展同歐、美等西方國家的關係。重視加強與波蘭、奧地利、斯洛伐克、德國、匈牙利等鄰近國關係,積極推動和參與維謝格拉德集團及中歐自由貿易協定等區域合作。注重與本地區以外的國家建立和發展經貿合作。捷現已與195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並加入了聯合國、歐安合作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

  【同我國的關係】1949年10月6日,中國同原捷克斯洛伐克建交。1957年3月27日,雙方簽訂了中捷友好條約。1989年11月捷劇變後,中捷兩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保持和發展了友好合作關係。1992年底捷聯邦議會通過聯邦解體法後,中國政府即照會捷克共和國國際關係部,決定從1993年1月1日起承認捷克共和國,並與其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兩國商定,中國同捷聯邦簽署的條約和協定對捷克共和國繼續有效。

  2004年中捷雙方舉行了系列活動慶祝兩國建交55週年。4月,捷總統克勞斯訪華,這是捷獨立後其國家元首對中國的首次訪問。下半年,因捷方允許台灣 “外長” 陳唐山赴捷活動,中捷關係受到一定負面影響。2005年6月,捷新任總理帕魯貝克對我進行了工作訪問。

  中國駐捷克大使:唐國強。館址:布拉格6區,佩萊街18號(Pelleova 18, Praha 6)。郵編:16 000。電話:00420-2-24311323(使館),00420-2-33028845(領事簽證處),00420-2-33028872(商務處)。傳真:00420-2-24319888。使館網站:http://www.chinaembassy.cz

  捷克駐華大使:維捷斯拉伕格雷普爾(Viteslav GREPL)。館址:北京建國門外日壇路。電話:85329500。傳真:65325653。使館網站:http://www.czechembassy.org/wwwo/default.asp?idj=15&amb=60

  1991年7月,“台北經濟和文化辦事處”在捷登記註冊。1993年11月,捷在台北設立“經濟文化辦事處”。2004年,捷臺貿易額為6.71億美元,其中捷方進口6.35億美元,出口0.36億美元。

  【同歐洲國家關係】2004年5月1日,捷成為歐盟正式成員。入盟後,捷繼續保持和發展與波、匈、斯洛伐克等維謝格拉德集團國家的傳統夥伴關係以及同其他中東歐國家的密切關係,致力於加強同奧地利和德國的關係,在處理同兩國戰後遺留問題,特別是在遣返蘇臺德人問題上力求擱置爭議,增進互信,確保雙邊關係的穩定發展。重要外交活動有:捷總統出席在斯洛伐克舉行的維謝格拉德集團國家總統會晤(3月)、出席在羅馬尼亞舉行的中歐國家首腦峰會(5月),訪問歐盟總部(3月)、葡萄牙(3月)、挪威(5月)、英國(9月)、斯洛伐克(10月)。捷議會參、眾兩院主席出席在法國(5月)、海牙(7月)舉行的歐盟國家議長會議,分別訪問斯洛伐克(5月、12月)。捷總理出席歐盟首腦會議(3月)、出席在羅馬舉行的《歐洲憲法條約》簽字儀式(10月),訪問德國(2月)、芬蘭(3月)、斯洛伐克(8月)、奧地利和希臘(10月)。荷蘭首相(3月)、斯洛伐克總統(6月)、奧地利總統(8月)、德國總統(10月)、瑞士總統(11月)、波蘭總統(12月)、奧地利國民議會主席(2月)、波蘭參議院議長(5月)、荷蘭參議院議長(6月)、愛爾蘭總理(4月)、德國總理(10月)、阿爾巴尼亞外長(6月)、斯洛伐克外長(10月)等分別訪捷。

  【同俄羅斯的關係】捷加入北約後,與傳統夥伴國俄羅斯的政治關係日漸疏遠。近年來,兩國關係有所修復,捷重點與俄開展經貿領域的合作。2004年,捷保持同俄羅斯的正常國家關係,俄羅斯外長訪捷。

  【同美國的關係】全面發展同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領域的友好合作關係。伊戰爆發後,捷派遣防化部隊和野戰醫院赴伊拉克,以示對美打伊行動的支持。2003年,捷總統(9月、11月)、總理(7月)訪美。2004年,捷總統赴美國出席美前總統裏根的葬禮。美國副國務卿訪捷。

  【同其它國家的關係】2004年,捷繼續發展與亞太、拉美和非洲國家的關係,積極在亞太和中東地區開展經濟外交。捷副總理兼職外長1月訪問伊拉克、菲律賓、澳大利亞和新西蘭,2月訪問黎巴嫩、敘利亞。約旦國王(5月)朝鮮最高人民會議議長(3月)、以色列副總理兼外長(6月)、伊朗外長(4月)、巴勒斯坦外長(4月)等訪捷。

責編:朱亞菲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