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5日 13:02 來源:
中國消費者報消息:10月15日是“世界糧食日”。在今年的“世界糧食日”到來之前,北京大視野社會經濟調查公司曾以“你的餐桌乾淨嗎”為主題,對京滬兩市市民在就餐時的浪費現象進行了一次入戶調查。此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6854張,被訪者年齡最大的79歲,最小的為6歲經其監護人同意。調查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6854人中,都曾有過不同程度的浪費糧食的經歷。其中,有216名被訪者承認自己每天都可能浪費糧食;另有3519名被訪者承認自己經常有浪費糧食的行為。在上述被訪者當中,有24%承認自己經常在餐廳或飯店等場所發生食物浪費現象,這些被訪者的職業包括記者、律師、醫生、企業家及公務員。另有58%的被訪者承認自己在家用餐當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食物浪費現象,這些人當中包括相當數量的家庭主婦甚至下崗職工。
調查結果還表明,有45%的被訪者竟然對浪費糧食的行為持認可的態度,即“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只是一句俗話而已,在現實生活中是很難辦到的。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吃剩菜剩飯的年代早已過去了。另有12%的被訪者表示,他們倒掉剩餘食物是出自對“自身健康”的考慮。一位被訪者在備註中寫道:父輩對於剩餘食物無原則的愛惜是一種“舍命不捨財”的舊觀念,當唾棄之。
總而言之,正像北京大視野社會經濟調查公司總經理馬旗蕺所言,這是一份難以“恭維”的調查報告。
關於泔水的“評説”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發酵分會的研究員樊智慧向記者表述的是:所謂泔水就是所有被倒掉的餐桌食物殘渣的總和。不過,千萬別小看了泔水。如果告訴你,北京人一天剩飯1600噸;全國每年要在餐桌上浪費幾百萬噸糧食,你是否還會對泔水僅僅是“嗤之以鼻”呢﹖
北京市宣武區環衛局清潔隊的王隊長告訴記者,他們于1999年開始,率先在北京市原定的24種垃圾分類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第25種“饅頭類”——“這主要是因為食物垃圾日漸增多。現在我們隊每個月都能回收20噸左右的泔水。”王隊長如是説。
記者日前在北京市宣武區環衛局垃圾分選站採訪時看到,在分選站裏“饅頭類”的鐵牌下,擁擠著五十幾隻大大小小的編織袋,扒開編織袋一看,裏面全是饅頭、米飯、包子、油餅等食物。從外觀上看,這些被扔掉的食物絕大部分都保持著完整的“外形”——它們甚至連被人咬過的機會都沒有就成為“泔水”的一部分了。一位分選工告訴記者,這些“饅頭類”約有1噸左右,是週末兩天的産物。
幾經週折,記者在一位朋友的引薦下,接觸到負責北京市大興、豐臺以及河北涿州等地泔水“收集、批發”業務的負責人張青。他告訴記者,他“麾下”共有170余人,平均每天可收集泔水200多桶,約20噸左右。而且,做泔水的買賣全年沒有淡旺季之分,他自從支起了這個攤子,每年的“年薪”都在8萬元以上。餐桌節約:從校園開始
你能相信北京中、小學生每天午餐浪費糧食約27噸嗎﹖
北京市精神文明辦公室的李嫣同志曾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有兩位小學生,一位是西城區五路通小學的吳雪映,一位是西城區文興街小學的王蒙。兩人在校就餐的時候,看到很多同學將雪白的饅頭和香噴噴的大米飯以及不愛吃的炒菜一古腦地倒掉,感到非常心痛。於是,今年的5月份,兩人聯起手來,挑選了兩所午餐配置較為典型的學校(中、小學各一所),對那裏的午餐剩飯現象進行了調查。在輔導老師肖薇、康玉勤的指導下,兩個孩子採取稱量法、訪談法、對比法、統計法、圖表法、百分比計算法等方法,一個個同學談,一份份剩飯稱,一桶桶泔水計量,終於得出驚人的調查結果:兩所學校平均每人每天午餐浪費糧食17.775克。如此推斷,全北京市150萬中小學生每天午餐浪費的糧食多達27噸。
那麼,被譽為“象牙之塔”的高等學府中的“天之驕子”們又是怎樣對待糧食的呢﹖
10月11日下午,記者對中國人民大學西區食堂進行了暗訪。發現在食堂的後面,一個約8平方米的鐵皮池子內,被倒掉的各種飯菜已呈“飽和狀態”,甚至有不少的食物已從鐵皮池子內溢了出來。緊挨這個鐵皮池子的是4隻“身高”14米左右的橘紅色垃圾桶,其中的兩隻食物垃圾也已過半。西區食堂的清潔工向記者透露,所看到的這些泔水是當天中午的剩餐——肉、禽、蛋、菜以及多種飯食應有盡有,足夠裝滿4個100加侖的汽油桶——而且,除週末以外,幾乎每餐下來都是這個結果。
杜絕餐桌浪費有心理障礙
當記者帶著北京大視野社會經濟調查公司的那份調查報告走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著名道德倫理學家孫博研究員的時候,他苦笑著説,他浪費糧食的時候竟也不少。而且,每每在倒掉剩餘食物的時候總是懷著一種難以名狀的複雜心情:留著它們吧,不但兒女們嘲笑,而且冰箱裏確難找到它們的“容身之地”。於是,經常一面念叨著“可惜”呀“可惜”,一面眼睜睜地看著那些食物從自己手中滑進垃圾箱。孫博説,實際上,有他這種心理的人並不在少數。這些人的特點是,身處於一種負疚感之中,而且,越負疚越顯無奈,越無奈於是越負疚,惡性循環,難以擺脫。孫博認為,在當今社會,“節儉”這一觀念已更多地由傳統美德轉化為一種生活壓力,主要原因是人們在社會上的互聯關係日益廣泛,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使人們很難再去注意一些生活中的“細部”問題,而“節儉”即是其一。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徐柏園分析指出:餐桌浪費實際上反映了現實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的消費者還遠沒有將自己的消費行為與民族的經濟利益結合起來——這其實是一個老話題,只不過通過糧食浪費這一環節又表現了出來。而我國“入世”在即,農業問題、糧食問題又是首當其衝的問題。有關部門應當實施有效措施,切實減少乃至杜絕糧食浪費的現象。
責編: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