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其他 > 正文

王順友是我們的貼心人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02日 10:04)

  我叫扎西龍布,是木裏藏族自治縣倮波鄉的幹部。王順友是我的好朋友。

  説起王順友的事,還要先從我現在工作的倮波鄉説起。倮波鄉是王順友馬班郵路的終點站,離木裏縣城有180多公里。這裡既不通公路,也不通電話。一路上除了雪山、峽谷,就是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由於路途遙遠,條件艱苦,我們鄉上的幹部外出辦事,或者是到縣裏開會,都是騎馬,很不方便,讓我們吃盡苦頭。要説倮波鄉的路程遙遠和艱難,有一個生動的故事:2002年12月份,國外一家電視臺提出要對王順友負責的縣城至倮波鄉這條單程180公里的郵路進行了一次跟蹤拍攝。結果他們用4天的時間只走了80多公里就走不動了,只好轉道有公路的地方,乘坐越野車經西昌和甘孜州九龍,繞了六、七百公里,才到達倮波鄉。算是坐車完成了從郵路起點到郵路終點的拍攝任務。中途分手的時候,外國記者和王順友打了個賭:看誰先到達倮波鄉。令老外吃驚的是,當他們坐車來到倮波鄉時,王順友已牽著那頭白騾子等他們半天了。外國記者被征服了,他們伸出大拇指説,"王順友,好樣的,你是真正的男子漢!"

  剛剛認識王順友的時候,我心裏只是覺得這個人不簡單:大家可以想一下,走一個來回就是360多公里的路啊。我們騎馬都覺得有些受不了,可老王身上背著幾十斤重的包不説,按照郵政上的規矩,他只能牽馬,不能騎馬,一個月徒步走兩個來回,多麼不容易!

  開始,我也只是覺得王順友走路厲害,並沒有覺得他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在倮波鄉工作的時間長了我才知道,這個看上去老實巴交的郵遞員,不僅能吃苦,工作幹得好,而且對人也特別好。

  在馬班郵路上,沿途的很多老鄉,只要遇見王順友,總會非常熱情地把他拉到家裏歇歇腳,喝口酒,吃頓飯。用王順友的話説,鄉親們總是把他當大幹部一樣的款待。不僅如此,就連那匹和王順友形影不離的白騾子,大家也非常照顧,總要扯上幾把青草,捧幾棵玉米喂它。

  到了鄉政府,只要我們鄉幹部在,也總是笑臉相迎,趕快給他弄吃的喝的。我們的鄉黨委書記常説,千萬不要小看了老王的工作,他是傳播黨的方針政策的信使。我們做基層工作的,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上級的安排部署,即使在廣播裏聽到了,在電視裏看見了,可如果沒有黨報黨刊,我們怎麼可能給老百姓講得清楚。離開了他,我們的工作還真幹不好哩。

  倮波鄉山高路遠,信息閉塞,工作和生活條件都相當艱苦和枯燥。人是不能離開信息的,凡是有字的東西,無論是報紙、雜誌還是家書,到了我們鄉上同志的手中,就成了寶貝,翻過來覆過去的看,左一遍右一遍的讀,直到翻得破破爛爛,就連報紙縫裏的字都看完了才滿足。所以,我們盼著王順友帶來新報刊的心情,就是一種等親人的感覺。

  在我的眼裏,老王是一個責任心很強的人,強得有時候都讓人覺得有點不可理喻。他不管到了什麼地方,總是郵包不離身,不僅白天要背在身上吃飯,晚上他也會把它枕在頭下睡覺。途中遇到雨雪,不管自己是不是遭罪,他總是像命根子一樣的保護著郵件。每次到了鄉政府,他帶來的郵件,早已按村組分得清清楚楚,而且必須讓鄉文書或鄉領導簽字蓋章驗收。如果文書或者是鄉領導不在,就是等半天一天,也不會交給其他人。從我認識他的那一天起,從來沒有聽説他的郵件出過什麼問題。

  1998年8月,我們木裏遭受了一場百年罕見的暴雨和泥石流襲擊。當時,進入倮波鄉的大路、小路全部被沖毀,幾條河流上的簡易小橋,也被洪水全部卷走。整個倮波鄉幾乎成了一個與外界完全隔絕的地方,就連受災的情況也只能通過電臺,每天向縣裏彙報兩次。有一天,我們幾個鄉上的領導,正蹲在河邊商量如何恢復交通,一個同志大聲地叫了起來:快看,快看,有匹馬衝到河裏!大家抬頭一看,還真的有匹白馬在河裏拼命地往岸邊掙扎。我們急忙跑過去,才發現馬後面還有一個人。這個人渾身都是稀泥,額頭上一個大包,挽起的褲腳下,還隱隱看見有血和著泥水往下淌。等他把臉上的泥漿抹了幾下,我們才認出來,原來是王順友。

  我們趕快上前去扶他,問他傷得重不重。他不説話,忙著把馬背上的包裹拿下來。看得出,郵包已經用塑料布嚴嚴實實地包了好幾層。費了好一會兒功夫,郵包打開了,裏面的郵件乾乾淨淨、完好無損。這個時候,王順友才一屁股坐到地上,一邊擦他腿上的傷口,一邊長長出了一口氣説:"路太滑了,摔了我好幾回不説,過河的橋也沒有了。沒辦法,我只有拉著馬尾巴從水裏趟過來,幸好郵包沒出問題。"

  我們説,一連幾天雨都沒停過,路爛成這個樣子,你也不知道等幾天再來,你不想要命了?可他説,班期不敢誤啊!再説,這裡還有兩個學生的錄取通知書呢。山裏的窮娃娃考上個學校不容易,我不能誤了他們的前程呀。

  王順友就是這樣一個人。他認定的事情,認準的道理,就是九匹騾子也拉不回來。他為人善良厚道,熱心幫助鄉親們,他説,雖然我趕不上雷鋒,但我要向雷鋒學習。

  去年秋天,外面的醫學專家專程到木裏,為各族群眾免費做白內障復明手術。由於時間很緊,縣郵政局的領導把通知交到了王順友的手中,再三叮囑要他儘快送到鄉政府。領導當時不知道,那段時間王順友的胃病犯的很厲害。可他接到任務,二話沒説,揣了些胃藥,牽著馬就上路了。一路上,王順友沒有好好地吃一頓飯。幾個幹饅頭就著山泉水就過一天,塑料布往地上一扔就過一夜。這一次,他比以往提前了三天到達。當他傍晚趕到鄉政府的時候,王順友已經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了。他彎著腰,手緊緊地捂著腹部,臉色白得跟紙一樣,虛汗大顆大顆地往下淌,連説話都是有氣無力,斷斷續續的。看他這個樣子,我們幾個鄉幹部趕緊把他送進了鄉衛生院。

  王順友為送通知生病住院的消息傳開了,第二天一大早,鄉政府附近的群眾,那些等待治療白內障的病人和家屬,紛紛跑到衛生院去看他。一位雙目失明的藏族老阿爸,硬是讓人攙扶著來到王順友的病床前,手裏拿著幾個雞蛋,眼裏噙滿了淚水,嘴裏反復説著一句話:王順友,好人!好人哪……

  在王順友身上,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也許他早已淡忘了,可我們倮波鄉的幹部群眾卻一樁樁、一件件都記在心上。

  1997年,從縣城到我們倮波鄉的中間站--白碉鄉的公路全線貫通,過去走兩天的山路,如今乘車只需要4個小時就可以到達。按照郵局的規定,王順友只要把郵件安全地送到鄉政府,就算圓滿完成任務了。這回通鄉公路修好了,王順友如果改道走公路,又方便,又安全。可王順友卻依然牽著他的騾子翻越雪山,去走那條需要兩天路程的郵路。鄉政府的同志都跟他説:"你就把郵件放在鄉上,讓他們自己來取就可以了,何必這樣苦自己呢"。王順友説:"你們鄉上的領導忙,不可能專門去送信、送包裹,再説讓鄉親們跑那麼遠的路來取我心裏也不忍心,我多走幾步路,這兩頭不就都方便了嗎?"有人想不明白,説:王順友,你傻呀,近路不走走遠路。王順友回答説:走近路對我來説是要省點力,可雪山下那些托我帶信、帶包裹的鄉親們就要跑到很遠的鄉政府才能找到我,有時候他們不能及時拿到信件,會耽誤事情的。只要他們方便,這點路算不了什麼!

  倮波鄉的高山上有兩個村,離鄉政府有幾十里路。為了減輕鄉政府的負擔,也為了讓這兩個村的老鄉能儘快地收發郵件,王順友每次都繞道走上7、8個小時,親自把郵件送到這兩個村。

  就在這兩個村中,由於年輕人多數外出打工,家裏留下的多數是一些老人和孩子,而且很多人都不識字。王順友每次到這些人家投遞郵件,鄉親們總會請王順友當面把信打開,讀給他們聽。如果要回信,他還會拿出紙筆幫人寫好,分文不收地帶回縣上,自己掏錢將信件寄往外地。這麼多年了,就連王順友自己也搞不清楚,他到底為郵路上的鄉親們墊了多少郵寄費和郵票錢。

  王順友不僅幫助"收發"沿途村民的信件,而且還經常幫他們捎帶生活生産用品,甚至自己掏錢幫忙買。有一次,倮波鄉的一個村民托王順友從縣城帶一個電視穩壓器,王順友墊了150元錢買好後,又在送信的時候帶去。可這位村民身上只有50元,剩下的錢王順友再也沒去要過。

  王順友送信的這些地方都沒通電話,很多時候,一些村民請他回到縣城後幫忙打電話給在外地的子女,王順友從來不推辭,而且都是自己掏腰包付電話費。

  當地很多老百姓都把他當成自家人一樣。一位藏族老阿媽説:王順友就是我們自家人,我家的事他什麼都知道,有些比我兒子還清楚呢。王順友那穿著褪色郵政衣的身影,老鄉們感到非常熟悉和親切,對他的行程也是瞭如指掌。算算送郵件的時間快到了,都會情不自禁地向小路上張望,看看王順友是否從這裡路過。樹上果子成熟的時候,王順友的口袋裏,總有鄉親們硬裝上的幾個水果。路邊的簡易小賣部裏,也總有特意為王順友準備的他喜歡的索瑪、大前門香煙。

  前年冬天,王順友病倒在路旁的一個小店裏,可他依然要堅持送郵件,誰也勸不住。店主邱拉坡放心不下,把小店交給家人,陪著生病的王順友一起走了6天,直到完成這次郵班。每當説到這些事,王順友總會説,這麼多年了,要是沒有鄉親們對我的照顧和幫助,我王順友可能早就死在這條郵路上了……

  和王順友打交道久了,你一定會被他的樂觀向上所感染和折服,也一定會為他和老百姓那種水乳交融的情誼而感動。遙遠的郵路,枯燥的工作,艱苦的環境,在他的樂觀面前,在他那高亢的歌聲面前,竟然顯得是那樣的平淡,那樣的不起眼。山裏人的一支煙、一杯水能讓王順友在郵路上笑著回味好一陣子,一碗酒、一堆火、一聲感謝能讓他在荒山野地裏做上一個好夢。

  記得前幾年我駐村的地方恰好就是王順友馬班郵路要經過的地方。那兩年間,每一次王順友總是按照我算好的時間,準時出現在我住的地方。每次老朋友相見,最多就是坐下抽支煙,喝幾口酒,他又忙著上路了。他總是説,我趕時間,忙得很,下次送郵件再聚。可直到我回到鄉上,我們也沒有在一起好好地吃過一頓飯,痛快地喝過一次酒。

  王順友就是這樣一個人,永遠那樣的忙碌,永遠那樣的勤懇。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永不停歇地穿行在雪域高原、深山峽谷,並且是那樣的不求索取、不圖回報。我了解王順友,他的文化水平並不高,工作任務也並不複雜。可他用他的信念,他的執著,他的熱情,在實踐著一個共産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實踐著從他父輩傳下來的樸素信念:為黨和政府做事了不起,為人民做事了不起!

責編:劉英來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