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其他 > 正文

張雲泉事跡讓記者收穫感動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05日 12:49)

    專題: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信訪幹部張雲泉

  當張雲泉事跡錄像片《一號接待員》戛然而止,在長達幾分鐘的寂靜之後,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當上訪群眾一邊抹著眼淚,一邊用質樸的語言講述著張雲泉對他們超越親情的幫助時,記者們的眼眶裏也閃動淚花。

  當張雲泉説到左眼因公致殘,説到“做人必須像人、做官不可像官”、説到“群眾把我們看作希望,我們絕不能讓群眾失望”時,記者們凝視著他,肅然起敬。

  ……

  不僅僅是面對面的訪談,更是心與心的交流;不僅僅單純收穫新聞素材,更是精神上的一道盛宴。在採訪的推進中,我們感受到,中央採訪團的記者正“遭遇”少有的激情。

  那是一種感動,那是一種震撼,更是一種折服。為採訪對象的人格力量所感染,筆耕未啟情已至,這是記者採訪的最高境界,這是筆端之外的人格敬意。

  3月19日一到泰州,採訪團就集中聽取了泰州市學習宣傳張雲泉先進事跡彙報會,觀看了張雲泉事跡的有關錄像資料。記者們的情緒一下子被抓住了,他們説,來之前就聽説這個人事跡非常感人,但是直接接觸到素材,我們真正相信我們的眼睛了。

  記者們連夜消化材料,個個熬到深夜。這一夜,有的記者失眠了。《文匯報》著名記者周玉明,她曾在1978年發表了轟動全國的通訊《于無聲處聽驚雷》。在上海接到這次採訪任務時,她曾經找領導去推辭,因為家裏有一大堆事:姐姐住院、女兒預産期快到了,但沒推掉。沒想到一到泰州,看完了未加修飾的張雲泉錄像資料,她一下子震住了,覺得這趟來得值!家裏的事情先擺一邊,一定好好採訪他,如果寫不好,真對不起這樣的人!

  《人民日報》駐江蘇記者站站長龔永泉憑他多年的新聞敏感,認為張雲泉這個典型“雖然不能説是百年不遇,但也是幾十年不遇的重大典型。”熟悉龔站長的人都知道,他是感情不外露的人。採訪到第六天,他按捺不住激動的情緒,自創一首小詩:張雲泉是水晶/晶瑩透明/張雲泉是鑽頭/見到邪惡要鑽個透……張雲泉使我變成了“詩人”/我要用筆還張雲泉一個“真人”/我們要宣傳張雲泉/我們要愛護張雲泉。他説,我被深深打動了,這次採訪如果不來,將是我的終生遺憾。

  對記者們而言,走近張雲泉的採訪過程,也是一次蕩滌心靈、純凈靈魂的心路歷程。

  張雲泉這幾天一直在挂水。《北京青年報》的李彥春是第一個單獨採訪他的記者。剛到泰州那天,晚飯後李彥春硬是“擠”進張雲泉的車上,陪著他去泰州人民醫院。採訪是在病床上進行的,張雲泉一邊輸液一邊回答她的提問。李彥春回憶説,張雲泉面色蒼白,左手按住腰部,這個動作讓我聯想到焦裕祿、牛玉儒。她一邊採訪一邊被感動,也不忍心再打攪他了。《新民晚報》記者錢勤發也到醫院去看了張雲泉,他沒有説一句話,只是在心裏默默祝願他把身體養好。錢勤發説,張雲泉的點點滴滴都動人,無論他自己談,受助對象談,我眼淚都流了好幾次。如果説我們自己都不能流淚,那我寫出來的東西就不能打動人家心裏,我的報道就是失敗的。

  對新華社的記者張嚴平來説,張雲泉是一個“金礦”。她説,初來泰州,張雲泉對我們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一天、兩天、三天,採訪之後,張雲泉在我們眼前逐漸成為一片豐富的金礦。我知道,將來我們的稿子所傳達出的將不是張雲泉全部思想內涵的一二,但這次走近他的經歷,將使我們為這樣一位真正的共産黨員有永久的感動。《中國青年報》記者戴袁支深情地寫信給張雲泉説,您確實是百姓的好兒子,是我們的好兄長和好榜樣。您要多保重!

  《中國社會報》記者楊麗娜説,初識張雲泉是在網上,當時就感覺,他是離自己很遙遠的“先進典型”;見到張雲泉是在報告席上,當時感覺,他是一個對工作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的好幹部;了解張雲泉是在座談會上,見到被他幫助的群眾流下難以抑止的淚水,當時感覺,他是一個被群眾裝在心裏,愛在深處的好人。直到面對面地採訪時,聽他講述孩提時的艱辛痛苦、工作中的艱難危險,解決難題後的歡欣快慰,才深深感受到,他那份對事業異於常人的精神和對群眾等同於親人的赤子情懷。

  “張雲泉是我採訪生涯中碰到的最有魅力的人。”《解放日報》記者邱曙東説,他是那樣的平凡和樸實,説的每句話都是心靈的流露,做的每件事都摸得著看得見,他又是那樣的高尚和偉大,幾十年如一日,執著地愛著他的“窮兄弟”,幫著他的“窮親戚”,于有形處,于無聲處,時時刻刻在踐行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接觸得越多,了解得越深刻,越覺得他可敬可親可學,他的思想和言行深深打動了我。每聽一個故事,每採訪一個熟悉他的領導和群眾,我都熱淚盈眶。我要用飽含深情的筆錄來寫好這個典型,我要將張雲泉精神帶回自己的工作崗位,為黨的新聞事業多做貢獻。

  採訪中,在張雲泉事跡報告會前,一個沒想到的插曲讓張雲泉感動不已:採訪團的代表向張雲泉敬獻花籃,他們説,這鮮花代表40多位記者對張雲泉的深深敬意。手捧這份不同尋常的禮物,張雲泉笑了,記者們也笑了。這份笑意融在一起,使得春意更濃、真情彌深。 (原載新華日報,2005年3月25日)

責編:繼松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