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其他 > 正文

唐山市文明生態村鎮建設贏得農民滿堂喝彩
——城鄉協調發展 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5日 15:17)

    專題:網上河北行

  昔日腳下的污水泥濘不再,房前屋後的花草樹木增多,公共場所的健身娛樂設施建成……面對所有這一切,廣大農民不由得喜笑顏開——河北省唐山市為推動農村全面小康建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經過廣大幹部群眾一年的努力,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全市610個試點村全部實現了街道硬化,新建水泥路和柏油路2000多公里,並在主要街道安裝路燈1.92萬盞,改變了農村千百年來街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夜晚黑漆漆”的歷史;610個試點村還清理垃圾80多萬方,拆除違章建築10多萬平方米,新建沼氣池5000多個,綠化主副街道4369條,建設環村林帶468個,植樹542萬株,其中有89個村規劃或新建了公園。豐南區小翟莊村民壽錦芬説:“創建文明生態村,讓我們農民告別了臟亂差,感受到了綠潔美,這可是一件大好事呀!”

  唐山市近年來經濟發展迅猛,200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已達到3628元。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溫飽問題的解決,農村臟亂差和農民精神生活單調的問題日顯突出,絕大部分村莊尚未實現街道硬化,街道“晴天塵煙四起、雨天泥濘滿地”成為農民出行的苦惱;而柴草亂堆、垃圾亂倒、牲口亂拴等問題更讓人心煩。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與社會和諧發展?這市市委書記張和説,開展創建文明生態村鎮活動,能夠更好地把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生態優化融為一體,有效地推動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為了使創建活動收到實效,唐山市堅持科學謀劃,把創建活動與全市發展戰略有機結合,實行規劃先行,試點帶動,分層次、分階段推進。在創建內容上,以改善人居環境為切入點,率先解決農民群眾議論最多、反映最強烈、與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把道路硬

  化、村街凈化、村莊綠化作為載體,把發展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根本性措施,把加強對農民的思想道德建設,提高農民素質、改變農民的生活習慣作為靈魂和硬任務,把農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提高、農民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標準。圍繞以上內容,堅持因地制宜,百花齊放,體現特色,使創建文明生態村鎮與經濟發展的總體佈局緊密結合,與發展特色鄉鎮、特色村緊密結合,與彰顯人文自然景色和弘揚歷史文化傳統緊密結合,與城鎮化發展緊密結合,從而構築了山區與平原、沿海與內地、城鎮與農村,風格各異、特色獨具的文明生態村鎮建設格局。

  在創建活動中,唐山市注意建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構,強化組織協調,加大幫扶力度,更注意發揮農民在創建過程的主體作用,在全市廣大農村唱響了“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自己美好家園”的號子。正是在這個號子下,唐山農村一改過去“萬馬齊喑”的狀況,男女老少全民參戰。遵化市興旺寨鄉胡家清村82歲老人郭久芳,不僅捐出準備為自己養老的1萬元錢,還動員兒孫們捐款,連最小的重孫子也捐出20元零花錢;經濟狀況較好的西達峪村支部書記捐款12萬元,幫助經濟較差的美城寺村、何家峪村修路;一些個體私營大戶也慷慨解囊,捐款達231.6萬元。據統計,這鄉共捐款1200萬元,修路100多公里,在唐山市第一個實現全鄉村村道路硬化。遷安市徐流口村集體年收入僅8萬元,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村兩委發動村民捐資出力,僅用11天時間就硬化街道2.5公里,成為全市的創建先進典型。據初步匡算,2003年全市共投入創建資金2.81億元,其中村集體、社會捐款及農民群眾出資合計1.95億元,佔總投入的61%。

責編:常穎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