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于記者被收買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20日 15:15)
中國青年報消息:
《中國青年報》9月16日刊登新華社記者劉錚寫的通訊《繁峙礦難水落石出》。平心而論,在該礦難已過去一年多以後,特別是前段時間看過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播出的《繁峙礦難紀實》後,再説感到震驚有言過其實之嫌。然而,這篇通訊的一個細節———11名記者在採訪事故過程中被當地幹部及非法礦主收買——卻讓我中午困意全無,忍不住打開電腦,説説我的震驚。
震驚之一:在一個新聞事件的採訪中,有11個記者被收買,這種記者人格的大面積墮落,是不是中國新聞史上的“之最”?如果有人問我這樣的問題,作為新聞學研究者我不能給予肯定的回答。但我前所未聞是肯定的。
震驚之二:這11名記者都是哪家新聞單位的,通訊沒有詳細告知。但我可以肯定他們不是一家新聞媒體的,因為記者採訪不是“聯合調查組”,單兵作戰是常事。因此,我震驚于有這麼多媒體在一次採訪中不僅集體失語,而且近乎集體蒙羞。人們都知道媒體的基本職能是讓公眾知曉真相,而在記者吃了人家、拿了人家之後,媒體嘴軟和手短就不僅是個人的事。這樣,媒體的客觀公正也就自我顛覆和瓦解了。
震驚之三:作為一個新聞學教授,我拼命告訴學生“新聞怎麼寫,怎麼寫新聞”,或許,在這11名記者中可能有人看過我寫的有關新聞寫作的書。但我忽略了強調“記者怎麼做,怎麼做記者”,甚至“人怎麼做,怎麼去做人”。面對11名記者在一次新聞採訪中集體被糖衣炮彈擊倒的事實,我猛然明白了教授新聞系學生新聞寫作的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須提醒他們怎樣做人。我在想,我們的新聞教育是不是也有應該反思的地方。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同樣是《中國青年報》上的一篇評論──《有一種光亮穿透了憤怒和悲哀》(2003年5月24日一版)。同樣是有關礦難的,同樣出自一個記者之手:“上午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不知道是一種什麼力量,促使我發了瘋似的奔走在編輯部的每一間辦公室,向遇見的每一位同事幾乎帶著哭腔地説:看看,看看,他們殺死了一個什麼樣的人啊!”面對39條曾經是那麼鮮活的生命,我真的想象不出會有11名記者不是在采寫中帶著哭腔,而是接過賄金。
我在若干次講課和研討會上舉出過這個例子。我語調有些哽咽,我能看得出聽者被我所感染。儘管我更相信“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的香火絕不會斷絕,但我仍然在“11名記者被收買”面前被極大地震驚了。(時統宇)
責編: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