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主題討論:網絡媒體如何傳播人類先進文化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10日 15:25)
CCTV.com綜合消息:
中青網負責人李文革:《網絡媒體應成為弘揚中華文明、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
近幾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我國的互聯網新聞宣傳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以依法管理為基礎,以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為骨幹,中央和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優勢互補,發揮商業網站積極作用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互聯網新聞宣傳體系正逐步形成。隨著網絡應用的推廣普及和網絡傳媒的發展壯大,網絡媒體正在為滿足廣大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促進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的發展做出自己日益重要和突出的貢獻。
網絡媒體應當抓住機遇,弘揚中華文明,傳播先進文化。全球信息化浪潮對我國文化的影響廣泛而深刻。整體上看,網絡媒體兼具了廣播、電視和紙質媒體信息的優勢,具有“用先進手段傳播先進文化”的優越性。隨著網絡媒體逐步進入健康、有序的發展階段,媒體網站從業人員對網站建設規律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網站從硬體到內容的基礎建設工作初步完成。同時,經過一段時間發展中的規範,網絡媒體社會影響力逐步增大,社會公信度日漸提高,這些都為進一步運用互聯網弘揚中華文明,傳播先進文化帶來良好的機遇。
中國經濟網呂彤:《原創性和公信力——網絡媒體發展的起點和生長點》
互聯網不等於網絡媒體。網絡媒體是個熱門概念,在討論這個概念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先搞清楚幾個概念。媒體,過去我們也叫過“媒介”。廣義的説是人與人,物與物、人物之間發生關係的載體,比如説蒼蠅就可能使臟東西和我們之間的載體。當然人與人之間的媒體就更多了,比如我們可以説語言、文字是傳播媒介,可以説電話、電腦、報紙、書籍、電視等是傳播媒介,同樣,我們也可以説報社、出版社、電視臺是傳播媒介。通常情況下,我們説的“媒體”不是説蒼蠅,而是指向“大眾傳播媒體”。人民大學郭慶光教授認為:媒介是傳播學的核心概念之一,第一,它指信息傳遞的載體、渠道、仲介物、工具或技術手段,第二,它指從事信息的採集、加工製作和傳播的社會組織,即傳播機構。
更權威的中國大百科全書給出的定義是“傳遞新聞信息的載體,報紙、通訊社、廣播、電視、新聞紀錄影片和新聞性期刊的總稱”。中國大百科全書新聞出版卷是1990年底出版發行的,今天看已經有點過時了,因為顯然那時它還不知道什麼是互聯網。當互聯網在上個世紀最後二十年以摧枯拉朽之勢出現並迅速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時候,許多人驚呼這是不亞於發動機的人類偉大發明。的確,在改善人類傳播方式方面,互聯網的確已經做到了:大約1000年以前,發生在中國的重大事件需要100年左右才會被傳導到歐洲;大約100年以前,發生在歐洲的重大變革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才會被傳導到中國;大約10年前,發生在地球這一側的事情需要10天才可以傳達到地球的另一側;而今天,發生在地球的幾乎任何地方的任何事件,只要有人感興趣,就可以在幾秒鐘內傳達到地球的幾乎每一個角落。從前只有國王才使用的“信使”的服務,今天由網絡帶給了每個人。
北方網總經理王奕:《新聞網站的社會責任》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最近的十餘年中,中國的傳媒業有了巨大發展,但也面臨著一些不容樂觀的問題:大量充斥報紙、熒屏上的“假大空”式的新聞,公式化的報道,使得媒體的公信力下降;有關部門三令五申抵制有償新聞,但媒體的尋租行為依然存在;媒體的商品屬性被宣傳的無以復加,似乎媒體僅僅是一個盈利的企業,媒體從業人員也成了掙錢養家的産業工人;傳媒研究一時間成為傳媒經濟研究;互聯網站的峰會或論壇,最後演變成營利模式的探究。社會責任,歷史使命乃至中國知識分子千年相承的濟世情懷都成了笑談。
對上述問題的回答與解決是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必然要求,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可回避的障礙。新聞網站做為新興的第四媒體,始終要把“新聞立網”做為自身發展的指導思想。北方網認為互聯網新聞是歷史的初稿,它的檢索價值最終要大於即時傳播價值。天津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以新聞的形式沉澱在北方網數據庫,隨著歲月的推移和網絡的普及,受眾對北方網的瀏覽需求將呈現出雪崩式的增長。數十年甚至百多年後,那時的人們要想了解二十一世紀的天津,他們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北方網的新聞數據庫。所以北方網編委會要求采編人員處理每一條新聞時,要抱持社會良知,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分析這條新聞是否具有內容的先進性,能否準確描述社會生活變化,提供這些變化的背景分析,突出這些變化中具有歷史意義的細節。不能嘩眾取寵,更不能讓輿論導向遷就市場取向。北方網要做傳媒之史記,網絡之汗青。
新浪網副總編魏來:《商業網站的社會責任感的提高和互聯網內容發展的寬帶化趨勢》
在新的形勢下,商業網站如何把握思想性、指導性與可讀性、可視性、可聽性相結合,辦出特色,辦出風格,更好服務網民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首先讓我們從非典型肺炎報道看商業網站對重大事件報道的把握能力是如何提高的。
非典型肺炎在一些地區流行的信息披露後社會上引起了一些恐慌與傳言,在互聯網上也出現了不實的消息。而新浪等商業網站經受了考驗,不為追求轟動效應而信謠傳謠,一方面慎重處理有關信息,以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央新聞單位為主的新聞為轉載主體;另外一方面及時公佈事實,積極辟謠,嚴格新聞通報制度,拿不準的有關非典的新聞隨時上報,贏得了網民的信任和政府的肯定。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