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民族精神的旗幟永遠飄揚——十六大代表暢談弘揚民族精神
------ (十六大組稿 先進文化)
央視國際 (2002年11月13日 09:21)
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在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有一種精神永遠閃耀著奪目的光芒。
在中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有一種精神照耀著前進的道路。
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
“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十六大報告中這段闡述,昭示了塑造民族精神的深遠意義。代表們説,這次大會必將把中華民族精神提升到新的高度,成為全國人民在現代化建設道路上奮勇開拓的巨大推進力量。
民族精神永遠是中華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長期形成的帶有本民族特點、體現本民族精神風貌的意志和品格。參加十六大的代表們對此有著共同的感受。
“大會開幕那天,看著江澤民同志邁著堅定沉穩的步伐走向講臺時,我馬上聯想到’98抗洪時,江澤民同志站在大堤上發出‘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激昂話語的情景。這兩個情景疊加在一起,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精神的真實寫照。”李向黨代表説。
高昂的民族精神常讓每一個中國人心中充滿激情。“北京申奧成功當晚,我從電視上看到,無數的國旗把長安街映得通紅,每一個人都在縱情高呼:‘中國萬歲!’從這個讓人難以忘懷的鏡頭裏,我看到12億多中國人迸發出的巨大精神力量。”雲南省臨滄縣鳳翔小學校長龔月書代表説。
奧運冠軍田亮代表説:“每當國旗在賽場升起,國歌在場館回蕩時,強烈民族自豪感一下就從心裏升騰起來,讓人禁不住要流淚。”
一提起延安,便讓人想起了那如歌的歲月,想起了寶塔山,想起了在這裡形成的、彪炳韆鞦的偉大的延安精神。十六大代表、延安市委書記王俠説:“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産黨人思想境界和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是我們民族精神在特定歷史時期的昇華。延安精神博大精深。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構成了延安精神的基本特質。”
滄海桑田。伴隨著時代的進步,中華民族擁有了一個巨大的精神寶庫,蘊藏著無數的精神財富。代表給記者數了數:在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先後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鋒精神、大慶精神、北大荒精神、創業精神、抗洪精神等。江澤民同志1993年提出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等64字創業精神等,是對新時期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為中華民族精神寶庫增添了新的內容。
歷久彌新的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進步的源源動力,煥發出巨大創造力。
“正是因為弘揚了延安精神,200萬延安人民近年來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創下了財政收入全省增幅最快、退耕還林(草)在全國面積最多的奇跡,成為西北地區經濟發展的一顆明星。”王俠代表説。
邯鋼是聞名全國的國企改革典型。誰能想到,13年前邯鋼還只是一個年産百萬噸鋼的地方中小企業。作為邯鋼發展的見證人,王國興代表感慨地説:“如果沒有邯鋼領導班子和近3萬名職工搞好國企的責任感和凝聚力,邯鋼就不會有今天成為全國特大型鋼鐵企業的輝煌。邯鋼的巨變再次印證了一個道理: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代表們認為,閃爍著時代光輝的偉大民族精神一脈相承,薪火相傳,具有恒久的魅力,永遠是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
一個人沒有精神直不起腰,一個民族沒有精神站不起來
在這個形勢逼人,不進則退的時代,民族精神對於一個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
十六大報告指出:“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鏗鏘有力的話語,如黃鍾大呂,警醒著每一位中國人。
“這是一個睿智而深刻的判斷。世界民族發展史表明,任何一個民族只有物質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為一個有強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陳玉傑代表説。
“一個人沒有精神就直不起腰,一個民族沒有精神就站不起來。”雲南代表豹愛芳對民族精神有著自己的理解。這位十幾年如一日精心照料10位老人的敬老院年輕院長説,這幾天來,從代表團駐地,從報紙電視上,她看到了全國人民精神都特別振奮,“十六大的勝利召開,更使12億多中國人精神振奮,意氣風發。”
對世界民族發展史有一定研究的壯族作家代表甘昭沛説:“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精神。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發展中,歷經磨難而信念彌堅,飽嘗艱辛而鬥志更強,凝聚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獨立自主、愛好和平、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我理解,團結統一指的是人民團結,國家統一。愛好和平指的是中華民族的美好天性和理想。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強不息是自愛自重、昂揚向上的精神追求。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這16字構成了我們應對困難,奮發有為,開創未來的強大精神支柱。”劉紅代表説。
白潤璋代表説:“十六大報告強調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一些黨員身上民族精神少了。他們崇尚拜金主義、實用主義、個人主義,對社會淡漠、對群眾冷漠。因此,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刻不容緩。”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十六大報告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宏偉目標。這項充滿艱辛、充滿創造的壯麗事業,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撐和推動。
來自青海師範大學的何波代表説:“弘揚民族精神,對於一個民族和國家的發展極為重要。在中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征程上,沒有昂揚向上的志氣,就不可能完成既定的目標。中華民族不可能自立於民族之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追求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包括人的精神風貌和民族精神的內涵。如果我們到2020年國內生産總值翻兩番,而民族精神沒有得到弘揚和培育,那麼這也不能説完成了任務。這個小康也是一個不合格的小康。”
代表們指出,進入新世紀新階段,能否結合現代化建設新的實際,大力培育弘揚民族精神,直接關係到中華民族復興大業能否如期實現。
賦予民族精神新內涵新活力,完成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莊嚴使命
“一位觀眾説,到重慶渣滓洞白公館展覽館參觀後,有一種靈魂受到凈化的感覺。”十六大代表、重慶紅岩革命紀念館館長、重慶歌樂山革命紀念館館長厲華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故事。
故事雖小,卻説出了一個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需要搭建有效平臺的道理。
雲南省臨滄縣鳳翔小學校長龔月書代表説:“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從娃娃抓起。十六大報告講得很清楚,就是要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我們學校的孩子入學後,每年都要到縣裏的烈士陵園接受教育。民族精神的培養只有從基礎教育入手,層層遞進才能收到實效。”
“人是要有點精神的。沒有精神,就談不上真正的發展。”青海果洛州州委書記郎國清代表説:“西部地區在長期的發展中積累了勤勞、勇敢、不畏困難的精神底蘊。但是一些西部地區的思想觀念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比較傳統和保守。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新階段,西部地區不僅要改變自己的物質條件,過上好的生活,更要拿出勇氣改造自我,以海納百川的氣勢和胸懷,加快開放,跟上時代的前進步伐。”
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作家甘昭沛代表撰寫的謳歌時代變革、振奮民族精神的劇本《石月亮》最近獲得了夏衍文學電影獎。他深有體會地説:“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文藝可以發揮獨特的重要作用。我要深入領會十六大報告精神,高揚先進文化旗幟,為弘揚民族精神出一分力。”
何波代表説:“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時,中華民族精神中精華的部分不能丟。但在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賦予民族精神新內涵顯得更為迫切。一是培養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沒有創新,民族就會停止,就會消亡,這是我們在發展道路上必須時刻牢記的道理。在研究領域,一些社會科學研究只是停留在解釋權威上,一些自然科學工作者在做低水平重復的工作。這些都是不利於民族進步的事情。二是全球視野,在一個全球化越來越成為潮流的時代,中華民族必須有面向世界的眼光。沒有這個眼光,就要被動、挨打,就不能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三是對文化要有包容的心態,要像對待生物多樣性一樣對待文化的多樣性,剔除腐朽,取其精華,為我所用,使我們的民族精神內涵更加豐富、更加具有活力。”
盛世逢盛會,黨心連民心。十六大報告關於民族精神的論述振奮人心,催人奮進。代表們認為,只要不斷賦予民族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就一定能轉化為實現民族復興的巨大精神動力,完成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莊嚴使命。(新華社記者 賀勁松 趙承 于紹良)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