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切實把握和諧社會建設規律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24日 12:36)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我們必須提高管理社會事務的本領、協調利益關係的本領、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本領、維護社會穩定的本領,必須注重調查研究,認識、把握和尊重和諧社會建設的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
●要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增強決策和制定政策的科學性、全面性、系統性,善於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的利益,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努力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斷前進
●要通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産力來不斷增強和諧社會建設的物質基礎,通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來不斷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保障,通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來不斷鞏固和諧社會建設的精神支撐,同時又通過和諧社會建設來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創造有利的社會條件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明確要求,要認真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和突出問題,不斷認識和把握新形勢下和諧社會建設的特點和規律。近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又強調,要通過深入系統的理論研究,深化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規律性認識,使我們關於新形勢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更加完備,使我們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根據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我國社會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我們黨已明確提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我們必須提高管理社會事務的本領、協調利益關係的本領、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本領、維護社會穩定的本領,必須注重調查研究,認識、把握和尊重和諧社會建設的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
——要切實把握和尊重社會建設和管理的規律。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這是對我國長期以來社會建設和管理實踐的科學總結和完善,符合我國現階段社會建設和管理的實際情況,為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指明了前進方向和奮鬥目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結構,包括階層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人口結構、就業結構和社會組織結構等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動,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特點和新的發展趨勢。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對社會結構發展變化的調查研究,從而深入認識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條件下我國社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更好地推進社會建設和管理。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深刻變化的新情況,更新社會管理觀念,推進社會建設和管理的改革創新,儘快形成適應我國社會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願望、更加有效的社會管理體制。
——要切實把握和尊重協調社會利益關係的規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和社會的不斷分化與重組,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出現了不同的社會利益群體和不同的利益訴求,出現了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格局。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對社會利益關係發展變化的調查研究,深入認識和分析我國社會利益結構、利益關係的發展變化及其趨勢,以利於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地統籌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和利益要求。要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增強決策和制定政策的科學性、全面性、系統性,善於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的利益,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努力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斷前進。當前尤其要重視解決收入差距過大和分配不公等問題,以更好地統籌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和利益要求。
——要切實把握和尊重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規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妥善化解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我們黨一直非常重視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但是現在,人民內部矛盾的內容和表現形式,相比過去要錯綜複雜得多了。人民內部矛盾多數是由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引起的,比如房屋拆遷、土地徵用、社會保障待遇、就業再就業等。因此,人民內部的利益矛盾越來越突出,成為人民內部矛盾的主要表現形式。而且,這種利益矛盾往往通過群體性矛盾等形式錶現出來。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對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産生的原因特別是深層次原因的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完善各項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轉變工作作風,健全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及時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要切實把握和尊重維護社會穩定的規律。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從1000美元到3000美元這一時期,往往是社會經濟結構發生劇烈變化,社會利益矛盾不斷增加,社會穩定問題非常突出的時期。目前,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但是,在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方面,新的挑戰也隨之出現了。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對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的調查研究,深入認識和分析公共安全、社會治安等方面情況的發展變化及其趨勢,以利於健全維護社會穩定的有效機制。要維護社會穩定,就必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以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使改革發展穩定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確保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確保社會政治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
——要切實把握和尊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同三個文明建設有機統一的規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提出,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佈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佈局,已經由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的三位一體,擴展為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四位一體。這是我們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佈局上的一個新突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機統一的。要通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産力來不斷增強和諧社會建設的物質基礎,通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來不斷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保障,通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來不斷鞏固和諧社會建設的精神支撐,同時又通過和諧社會建設來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創造有利的社會條件。
把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規律,必須大膽探索、大膽實踐,認真總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實踐經驗。與此同時,必須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理論研究,包括我國歷史上關於社會建設理論和國外社會建設理論的研究,特別是要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理論的研究,從而深化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規律性認識,以指導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各項工作。(青連斌)
責編:慕泉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