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綁架效應”與“人質外交”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22日 11:02)
近日,有3名美英人質在伊拉克遭綁架,綁架者要求釋放在阿布格裏卜和烏姆蓋斯爾監獄的伊拉剋女囚犯,未果,便於日前先斬殺1名美國人,聲言如再不響應,就要對另外兩人撕票。前些日子,有兩名法國記者在伊拉克被綁架,綁架者要求法國取消禁止在公立學校佩戴伊斯蘭頭巾的規定。法國政府在宣佈不會妥協的同時,不斷派人和託人多方營救人質,成為人質外交的典型事例。面對人質危機,有關的國家在憤恨驚恐之餘,不得不想轍防範和應對。有的國家已經或準備從伊拉克撤軍,不少與美軍合作的公司也因此打了退堂鼓。眼下的伊拉克,綁架人質與營救外交此起彼伏,像走馬燈似的。伊拉克雖然已經從美國方面“接管”了政權,但危及國家安全和政府形象的人質問題似乎越鬧越大,並對出兵伊拉克的國家産生了強烈心理震撼和政治衝擊。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一般的綁架活動多與經濟利益有關,但伊拉克發生的綁架和殺害人質事件的大背景是反佔領,兼有政治和經濟雙重目的,是既要魚,也要熊掌。伊拉克綁架者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通過極端手段達到其他方式難以實現的目標,即要求駐紮在伊拉克的美國及其盟國撤軍。應當看到,外來軍隊的入侵和佔領,特別是美軍觸目驚心的虐俘問題,必然催生極端的反抗與強烈的報復。
斬首人質野蠻殘忍,是對生命的肆意摧殘和對人類自身尊嚴與生命權利的踐踏。伊拉克、阿拉伯國家和國際社會都表示強烈譴責,呼籲通過正常途徑和合法鬥爭手段恢復伊拉克的獨立和主權。另一方面,伊拉克戰後的動亂無序顯然是美國無端興兵種下的惡果,也是奉行強權和霸權的代價。
綁架和斬首人質産生了威懾效應和心理衝擊,許多相關國家迫於壓力都想從伊拉克退步抽身。這使美國在伊拉克的聯軍亂了陣腳,美國一面為盟國打氣,一面加緊清剿伊拉克的恐怖組織和反美武裝。在無可逃避的抉擇面前,出兵伊拉克的國家去留兩難。事態表明,只要伊拉克局勢還不安定,人質事件和由此引發的人質外交就難以禁絕,有關國家在處理人質危機和進行人質外交時也是面對兩難,因為解救人質必然要運用政治斡旋和金錢贖買,這又很可能鼓勵和縱容類似的恐怖活動。(朱夢魁)
責編:任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