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早報】阜陽劣質奶粉事件畫上句號了?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11日 17:14)
安徽阜陽在經歷了輿論震蕩之後,近日再次承受了另一種震蕩:對劣質奶粉事件負有監管責任的多名官員相繼受到嚴厲處分,從市長、主管工商和衛生的兩名副市長,再到工商及衛生系統的主要官員,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問責風暴的“洗禮”。而在此之前,阜陽方面已經抓獲了數十名不法商販,其中二十多人被正式批捕。按理説,阜陽劣質奶粉事件至此應該算是告一段落了,也就是説,可以畫上比較圓滿的句號。然而,問題真有這麼簡單嗎?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阜陽成為劣質奶粉的重災區,既有各級官員失察、失職甚至腐敗的原因,但也存在一定的地理上的偶然性。也就是説,即使阜陽堵住了市場監管的漏洞,但大量劣質奶粉既然被“合法”地生産出來,並且手續齊備地銷往市場,就一定還會有其他地區受到劣質奶粉的禍害,就一定還會有別處的嬰兒因此受到摧殘。事實上,阜陽“大頭娃娃”被曝光之後,全國不少地區也發現了相似案例,只是不像阜陽地區那麼集中、那麼惹人注意罷了。這説明什麼呢?這意味著阜陽只是劣質奶粉災難的一個典型標本,所以,阜陽的不法商販被抓、阜陽的政府官員被處分,套用一句俗話來説就是“趕上了”。處理了阜陽的問題,只能算是“就事論事”,只能算是“殺一儆百”,遠遠沒有解決奶粉安全乃至食品安全的隱患。類似的禍害還會不會發生,或者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以什麼方式發生,沒有誰心裏有個準譜。
嚴厲處分阜陽的相關責任人是好事,是打造責任政府的題中應有之義,然而,政府並不僅僅由官員組成,它還包含了一整套制度和體系。劣質奶粉所暴露的制度問題在哪呢?我們堅持認為,這是我國現有的食品安全體系存在明顯漏洞所致。從此前的大量報道看,我國的食品和飲料行業在企業註冊、衛生許可到質量檢驗再到進入市場這整個流程中,都存在著監管的漏洞,無論針對阜陽的“殺威棒”打得多麼有力,頂多也只會讓缺德廠家聞風遷址、不法商家隱忍一時,風聲一過,他們還會繼續製造出各種劣質的食品,還會銷往廣大的農村市場,在現有食品安全體系的“包容”之下,劣質奶粉捲土重來的可能性完全存在。
而令人感到遺憾和不解的是,劣質奶粉事發已經幾個月了,媒體的報道和分析也連篇累牘,卻仍沒有傳出關於食品安全體系改革的聲音。這“緘默”仿佛一個意味深長的省略號,它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們不得而知。(蔡方華)
責編:慕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