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傳媒鏈結 > 正文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農民如何富裕起來?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02日 15:53)

  中國經濟時報消息:中國搞農業現代化已經半個多世紀了,毛澤東1960年就曾提出,要通過15-20年時間,使中國農業進入現代化。但到目前為止,我國的農業仍然是傳統農業,還沒有進入現代農業。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的專家胡東升春節期間接受了記者採訪,據他調查了解,在江西農村,種植糧食(水稻或玉米、紅薯)、經濟作物(花生、油菜等)或蔬菜,風調雨順的情況下,一畝地全年最高純收入也只有300-700元。

  面對中國農業這種現實,胡東升提出了一個問題,即中國的牧草奶牛業與中國現代農業究竟是什麼關係,又該如何協調發展?

  中國農業發展與現實 

  解放初,中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約80%,今天仍然高達70%。當時,中國一個農民生産的農産品價值可養活一個半人,半個世紀過去了,今天中國一個農民生産的農産品價值,仍然是養活一個半人,這是必須承認的發展現實。

  中國的“三農”問題,是農民收入水平低、增長困難;農業産業結構落後、效率低下、發展緩慢;農村組織機構臃腫、稅費負擔沉重、市場體系滯後、人口大量過剩。

  中國農民如何增收?中國農業如何調整?農業人口向哪轉移?農村社會如何實現現代化?

  在國家大力推進城市化戰略的進程中,中國社會、中央及地方政府、中國農民是否已具備政治、經濟、社會和心理能力承受大規模的農業人口轉移?

  胡東升認為,“十五”計劃,是我國進入21世紀、邁向“第三步發展目標”關鍵時期的一個5年計劃,與以往歷屆5年計劃相比,也是做得最好的一個5年計劃。但“十五”計劃沒有能夠完整回答中國農業如何發展、“三農”問題如何解決、中國農業如何實現現代化等問題。

  現代農業的結構特徵與效益內涵 

  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國民經濟産業結構特徵是食品工業第一,佔20%。

  大部分人認為,西方發達國家國民經濟是以汽車製造業為主,或以石油、鋼鐵業為主,或者更時尚一點的是以IT産業為主。

  但事實是,直到目前為止,西方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主導産業都是食品工業。美國、法國、日本全部如此。

  食品工業的産值佔這些國家國民經濟總産值的20%以上,是第一大産業。第二大産業是建築業,汽車業靠邊站,頭幾名都排不上。

  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食品工業原料結構特徵是,80%來自畜牧業,也就是來自奶、肉、蛋,只有15%是來自水果和蔬菜,5%是直接來自穀物。

  胡東升稱,可以説,沒有畜牧業尤其是沒有草食性動物,就沒有西方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食品加工業。沒有畜牧業就沒有食品加工業,沒有食品加工業,就沒有現代農業市場,就沒有農業的商品化和農業的現代化。

  食品工業與農業産值結構特徵 

  食品工業總産值與農業總産值之比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標誌,現代農業發達國家都在2-31的水平。我國食品工業産值與農業産值的比值在0.3-0.41之間,其中西部地區僅為0.181,遠低於發達國家。

  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農業産業結構特徵是畜牧業佔60-80%,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農業主導産業是畜牧業,而不是種植業。在整個西方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農業産業結構中,畜牧業的比重都超過了60%,甚至70-80%。

  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種植業結構特徵是,飼料作物面積佔農業耕地面積的70%以上,以飼料作物為主,飼料作物、經濟作物、糧食作物構成三大産業。而傳統農業種植業只有兩大産業,第一是糧食,第二是經濟作物。

  據胡東升介紹,目前,所有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飼料作物,種植面積都在農業耕地面積的70%以上,飼料作物裏80%是人工牧草,20%是飼料穀物。

  所以,在現代農業的種植業當中,人工牧草是絕對主要的,人工牧草的播種面積佔發達國家的農業播種面積遠遠超過經濟作物,更超過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

  世界上現代農業發達國家人工牧草的種植,面積都在耕地面積的60%以上,種草最少的是美國,人工牧草面積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45%,荷蘭種草面積佔67%,法國、德國、英國種草面積都在60%以上。

  在飼料穀物中,主要是飼料玉米。飼料玉米的比重佔西方發達國家玉米種植總面積的80%以上。

  中國卻幾乎沒有飼料作物,我們有飼料但沒有飼料作物,我們種玉米是給人吃的,可我們玉米的80%都做了飼料,直到今天,我們種的玉米還主要是食用玉米。而在人工牧草方面,中國幾乎為零。

  發達國家的畜牧業産業結構特徵是,牛奶和牛肉佔農業總産值的40-60%,所有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畜牧業當中第一大産業都是牛奶,第二産業都是牛肉,豬肉佔到次要的地位。

  而傳統農業國家都是豬肉、雞肉佔主導地位,牛奶、奶牛佔次要地位。那麼,牛重要到什麼程度呢?在所有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牛奶的産值都佔農業總産值的第一位,不僅佔畜牧業的第一位,佔農業總産值也是第一位,牛肉佔農業總産值的第二位。

  英國人吃的牛肉75%是來自奶牛的牛肉,其他國家吃的牛肉50%以上來自奶牛的牛肉。在所有現代化國家,牛奶和牛肉兩項産值都佔其農業總産值的40-60%,美國最低,也高達36-37%。

  發達國家土地利用結構 

  土地利用結構特徵是70%以上的農業耕地面積用於種植飼料作物,其中,80%是人工牧草,20%是飼料穀物。糧食作物只佔15%左右,經濟作物佔10%。

  發達國家的農戶結構特徵是,60%的農戶為養牛戶,在所有現代農業發達國家,60%的農戶為養牛戶,是種牧草養奶牛,這是一個大眾的産業,只有少部分人去養豬、養雞、種花卉。

  為什麼奶牛只吃草?因為奶牛不適合吃配合飼料,不適合工廠化飼養,這就是目前世界所有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農民以牧草奶牛為主的原因。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從1950年到1985年,所有發達國家養奶牛的勞動生産率提高了兩倍半,種糧食的勞動生産率提高了13倍,養雞和豬的勞動生産率提高了25倍,養豬養雞都是工廠式飼養,佔有土地很少,靠高科技、高投入和配合飼料,一個養豬農戶可以養10-20萬頭,一個養雞的農戶可以養100-200萬隻。

  就是説豬和雞的勞動生産率提高得非常快,35年提高了25倍,規模越來越大,投資越來越大,用勞動力越來越少。

  糧食也是如此,規模越來越大。在美國和法國,養豬、養雞的農戶佔農戶總數的比重不超過6%,就夠吃了,也夠他們出口。如果中國搞現代農業,讓大部分農民都去養豬養雞,或種花卉、大棚菜,他們未必就能富裕起來。

  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的市場體系 

  發達國家的市場體系特徵,是以多種形式合作社為主體的農業産業化。

  胡東升認為,現代農業的市場體系特徵,就是要搞農業産業化,農業産業化的形式主要是合作社。

  種草、養牛促使農民走向合作,不合作,就賣不出去,就無法進入市場。

  農民自發組織形成各種類型的農業經濟合作社,這樣才能夠自己解放自己,才能面對市場,走向市場。農民最後要靠自己解放自己,解放自己的最有效組織形式就是農業合作社。

  馬克思早就説過,經營方式是由生産力水平決定的,市場體系也是由生産力水平來決定的,不是你自己願意不願意的問題,是生産力決定了一切。

  到目前為止,我國的農業仍然是傳統農業,還沒有進入現代農業。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的專家胡東升春節期間接受了記者採訪,據他調查了解,在江西農村,種植糧食(水稻或玉米、紅薯)、經濟作物(花生、油菜等)或蔬菜,風調雨順的情況下,一畝地全年最高純收入也只有300-700元。

  面對中國農業這種現實,胡東升提出了一個問題,即中國的牧草奶牛業與中國現代農業究竟是什麼關係,又該如何協調發展?

  中國農業發展與現實 

  解放初,中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約80%,今天仍然高達70%。當時,中國一個農民生産的農産品價值可養活一個半人,半個世紀過去了,今天中國一個農民生産的農産品價值,仍然是養活一個半人,這是必須承認的發展現實。

  中國的“三農”問題,是農民收入水平低、增長困難;農業産業結構落後、效率低下、發展緩慢;農村組織機構臃腫、稅費負擔沉重、市場體系滯後、人口大量過剩。

  中國農民如何增收?中國農業如何調整?農業人口向哪轉移?農村社會如何實現現代化?

  在國家大力推進城市化戰略的進程中,中國社會、中央及地方政府、中國農民是否已具備政治、經濟、社會和心理能力承受大規模的農業人口轉移?

  胡東升認為,“十五”計劃,是我國進入21世紀、邁向“第三步發展目標”關鍵時期的一個5年計劃,與以往歷屆5年計劃相比,也是做得最好的一個5年計劃。但“十五”計劃沒有能夠完整回答中國農業如何發展、“三農”問題如何解決、中國農業如何實現現代化等問題。

  現代農業的結構特徵與效益內涵 

  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國民經濟産業結構特徵是食品工業第一,佔20%。

  大部分人認為,西方發達國家國民經濟是以汽車製造業為主,或以石油、鋼鐵業為主,或者更時尚一點的是以IT産業為主。

  但事實是,直到目前為止,西方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主導産業都是食品工業。美國、法國、日本全部如此。

  食品工業的産值佔這些國家國民經濟總産值的20%以上,是第一大産業。第二大産業是建築業,汽車業靠邊站,頭幾名都排不上。

  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食品工業原料結構特徵是,80%來自畜牧業,也就是來自奶、肉、蛋,只有15%是來自水果和蔬菜,5%是直接來自穀物。

  胡東升稱,可以説,沒有畜牧業尤其是沒有草食性動物,就沒有西方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食品加工業。沒有畜牧業就沒有食品加工業,沒有食品加工業,就沒有現代農業市場,就沒有農業的商品化和農業的現代化。

  食品工業與農業産值結構特徵 

  食品工業總産值與農業總産值之比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標誌,現代農業發達國家都在2-31的水平。我國食品工業産值與農業産值的比值在0.3-0.41之間,其中西部地區僅為0.181,遠低於發達國家。

  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農業産業結構特徵是畜牧業佔60-80%,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農業主導産業是畜牧業,而不是種植業。在整個西方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農業産業結構中,畜牧業的比重都超過了60%,甚至70-80%。

  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種植業結構特徵是,飼料作物面積佔農業耕地面積的70%以上,以飼料作物為主,飼料作物、經濟作物、糧食作物構成三大産業。而傳統農業種植業只有兩大産業,第一是糧食,第二是經濟作物。

  據胡東升介紹,目前,所有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飼料作物,種植面積都在農業耕地面積的70%以上,飼料作物裏80%是人工牧草,20%是飼料穀物。

  所以,在現代農業的種植業當中,人工牧草是絕對主要的,人工牧草的播種面積佔發達國家的農業播種面積遠遠超過經濟作物,更超過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

  世界上現代農業發達國家人工牧草的種植,面積都在耕地面積的60%以上,種草最少的是美國,人工牧草面積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45%,荷蘭種草面積佔67%,法國、德國、英國種草面積都在60%以上。

  在飼料穀物中,主要是飼料玉米。飼料玉米的比重佔西方發達國家玉米種植總面積的80%以上。

  中國卻幾乎沒有飼料作物,我們有飼料但沒有飼料作物,我們種玉米是給人吃的,可我們玉米的80%都做了飼料,直到今天,我們種的玉米還主要是食用玉米。而在人工牧草方面,中國幾乎為零。

  發達國家的畜牧業産業結構特徵是,牛奶和牛肉佔農業總産值的40-60%,所有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畜牧業當中第一大産業都是牛奶,第二産業都是牛肉,豬肉佔到次要的地位。

  而傳統農業國家都是豬肉、雞肉佔主導地位,牛奶、奶牛佔次要地位。那麼,牛重要到什麼程度呢?在所有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牛奶的産值都佔農業總産值的第一位,不僅佔畜牧業的第一位,佔農業總産值也是第一位,牛肉佔農業總産值的第二位。

  英國人吃的牛肉75%是來自奶牛的牛肉,其他國家吃的牛肉50%以上來自奶牛的牛肉。在所有現代化國家,牛奶和牛肉兩項産值都佔其農業總産值的40-60%,美國最低,也高達36-37%。

  發達國家土地利用結構 

  土地利用結構特徵是70%以上的農業耕地面積用於種植飼料作物,其中,80%是人工牧草,20%是飼料穀物。糧食作物只佔15%左右,經濟作物佔10%。

  發達國家的農戶結構特徵是,60%的農戶為養牛戶,在所有現代農業發達國家,60%的農戶為養牛戶,是種牧草養奶牛,這是一個大眾的産業,只有少部分人去養豬、養雞、種花卉。

  為什麼奶牛只吃草?因為奶牛不適合吃配合飼料,不適合工廠化飼養,這就是目前世界所有現代農業發達國家的農民以牧草奶牛為主的原因。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從1950年到1985年,所有發達國家養奶牛的勞動生産率提高了兩倍半,種糧食的勞動生産率提高了13倍,養雞和豬的勞動生産率提高了25倍,養豬養雞都是工廠式飼養,佔有土地很少,靠高科技、高投入和配合飼料,一個養豬農戶可以養10-20萬頭,一個養雞的農戶可以養100-200萬隻。

  就是説豬和雞的勞動生産率提高得非常快,35年提高了25倍,規模越來越大,投資越來越大,用勞動力越來越少。

  糧食也是如此,規模越來越大。在美國和法國,養豬、養雞的農戶佔農戶總數的比重不超過6%,就夠吃了,也夠他們出口。如果中國搞現代農業,讓大部分農民都去養豬養雞,或種花卉、大棚菜,他們未必就能富裕起來。

  發達國家現代農業的市場體系 

  發達國家的市場體系特徵,是以多種形式合作社為主體的農業産業化。

  胡東升認為,現代農業的市場體系特徵,就是要搞農業産業化,農業産業化的形式主要是合作社。

  種草、養牛促使農民走向合作,不合作,就賣不出去,就無法進入市場。

  農民自發組織形成各種類型的農業經濟合作社,這樣才能夠自己解放自己,才能面對市場,走向市場。農民最後要靠自己解放自己,解放自己的最有效組織形式就是農業合作社。

  馬克思早就説過,經營方式是由生産力水平決定的,市場體系也是由生産力水平來決定的,不是你自己願意不願意的問題,是生産力決定了一切。

責編:張會玲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