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就業一落千丈 什麼戳破了美國經濟泡沫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8日 05:07)
中國青年報消息:自從2001年布什總統執政以來,美國政府出臺的大規模減稅政策,以及伊拉克戰爭的巨大耗費,加上近期通過的醫療保健政策,使美國的財政赤字高達7000億美元,成為除兩次世界大戰外,在4年總統任期中使聯邦財政預算惡化得最為嚴重的美國總統。雖然美國國防預算快速增長,但美軍仍難長久維持目前的海外駐兵規模。近期一份眾議院預算辦公室的分析報告指出:2004年3月之後,美國軍隊將難以承受現今的駐伊拉克軍隊規模。
上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全方位高速發展,失業率降至歷史最低點,財政預算由龐大赤字一躍為鉅額盈利,股市也屢創神話。高科技産業也在如日中天的納斯達克指數驅動下,成為引領全球産業新革命的龍頭。然而今天,美國經濟的引擎似乎窒息,股市、投資和就業狀況也一落千丈。如此大的反差,個中緣由究竟何在?
“經濟神話”歸功克林頓?
分析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經濟,兩本書可謂第一手資料,一本是由布林德和耶倫合著,分析美國經濟政策的《絕佳十年》,另一本是由斯蒂格裏茨著述的評論《咆哮的90年代》。3位作者均是克林頓時代經濟陣營的主將。布林德曾在1993年和1994年克林頓政府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任職,並於1994年至1996年間擔任美聯儲理事和副主席。耶倫自1994年至1997年任美聯儲理事,並於1997年至1999年出任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格裏茨則于1995年至1997年間任克林頓的首席經濟顧問,他還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並於1997年至2000年間擔任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
上述兩本書中,前者著力讚頌美國90年代的“經濟神話”,而後者則更多地揭露克林頓時代的經濟敗績,集中抨擊以消滅財政赤字為主要目標的克林頓經濟政策。在斯蒂格裏茨眼中,克林頓政府的經濟官員將精力過分集中在股市和債券運作的市場表現上,時常扭曲至關重要的基本經濟策略。上世紀90年代美國股市泡沫與公司實際業績的懸殊落差,可從倒閉的工業巨頭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窺見一斑。據調查顯示:美國排名前25位的破産公司的內部人員,即使在公司瀕臨負債經營的狀況下,仍以股票出售、獎勵基金和其他職位補償方式獲利35億美元。導致這一結局的主因,在於美國法律的漏洞。依照現行法規,美國上市公司沒有義務向股民公佈其實際上稅金額。眾多公司往往備有3套財務報告:一份是公開的財務報告,另一份為稅務編制、不向公眾公開,第三份則是僅由公司經理層閱讀的公司實際狀況的財務報告。
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的經濟振興期,應以克林頓執政的8年為主。使得這場經濟變革成功的一大主因在於美國經濟結構的轉化。冷戰結束後,美國國防預算大幅削減,在GDP中的份額下降了2.6%,按照今天的金額結算,即下降了2800億美元。這不僅極大刺激了私人的消費增長,同時幫助了國家財政的平衡。第二個重要因素便是解決財政赤字問題。裏根執政期間,美國年均財政赤字維持在GDP的3.5%水平上,前任布什總統在1990年以小幅增稅方式開始實際面對這一鉅額赤字狀況,但真正消滅財政赤字的功績,還得算在克林頓身上。他1993年上臺伊始,即通過減稅和緊縮政府財政支出,將財政赤字從1992年佔GDP總值5%的高峰,扭轉為2000年佔GDP總值2%的財政盈利。第三大經濟振興要素,無疑是決定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動力來源,亦即生産力的增長。在克林頓執政期間,美國生産力的增長步伐大為加快,從裏根時期的平均年增長率1.8%,上升為90年代的2.7%,再至2000年的4.7%。這一增長直接反映在勞工工資增長和民眾生活水準的提高上。
在經濟結構改變的大環境下,對比通脹率、實際GDP增長率、失業率和勞工就業增長率幾大經濟指標,可以看出上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在各方面均有可觀增長。僅以實際GDP而言,從平均年增長率2.8%升至3.7%。由於美國宏大的經濟基數,即使這樣微小的百分比差異,表現在實際增長上也極為可觀。而90年代美國工業産值的增長,以實際金額結算即是每年增長額度高達7000億美元,按照每家每戶的增收額度比算,平均年增收入即達7000美元。
解釋上世紀90年代的經濟振興,布林德和耶倫將此歸結為國民醫療成本的降低、廉價石油、以消費指數衡量的美元升值,而最直接的貢獻者則是國民生産力的增加。這一增加在降低生産成本的同時,推動了國民收入的直接增長。
經濟泡沫破滅不可避免?
評説美國90年代經濟神話的興衰,一個首當其衝的參照指數正是美國股市牛熊之變。道 瓊斯指數從1991年1月2588的低谷,升至2000年1月11302的巔峰,其後一跌再跌。納斯達克指數也從1991年1月的414上升至2000年3月的5250,其後一瀉千里。在整個90年代,美國股市的年增長率達到驚人的32%。同樣,過去3年裏,美國股市損失亦為二次大戰以來之最。
那麼,這一經濟神話的泡沫破滅是不可避免的嗎?布林德和耶倫沒有正面回答:90年代的美國經濟振興是一個變革期的産物,是一個生逢其時的獨特現象,難以長久持續。斯蒂格裏茨在《咆哮的90年代》一書裏,則將2001年起始的美國經濟衰退,歸罪于90年代大刀闊斧的行業規則全面放寬和一些重大經濟政策的粗劣設計。
應該説,上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神話的偃旗息鼓,並非“9 11”事件一日之果。事實上,曾是推動90年代經濟蓬勃發展的有利因素,在2000年和2001年間趨於了終止。在1999年和2000年間,美聯儲將利率分期上調近兩個百分點,加之2000年股市狂跌,都嚴重打擊了商業投資和個人消費,從總體上減緩了經濟支出。其後便是“9 11”事件引發的一系列行業的驚恐性倒退,加之伊拉克戰爭推動的油價上漲,從而在整體上凍結了投資增長和消費支出。(伊名)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