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日媒體稱東亞需要整體石油戰略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27日 17:48)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産業報專電:日本《經濟學人》週刊發表了一篇題為“東亞能源安全保障命運共同體”面臨危機的文章,編譯如下:

  原文提要:現在,日本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程度再次提高。不僅日本如此,中國等東亞國家也不例外。東亞已經成為世界主要石油消費地區,東亞能源安全保障“命運共同體”面臨危機的癥結就在於此。

  在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前的1972年,日本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程度高達807%。1973年和1979年的兩次石油危機暴露了日本過於依賴中東石油的危險性。在爆發中東戰爭等情況下,國際大石油公司單方面通告日本將削減對日原油供應量。

  因此,日本謀求調整石油戰略。為了改變過於依靠中東石油的狀況,日本增加從印度尼西亞、中國和墨西哥等非中東産油國的石油進口,實現了石油供應源的多樣化。這項政策頗見成效,日本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程度1987年降到了679%。

  但是,好景不常,進入90年代後,中國由石油出口國變成了石油進口國,印度尼西亞和墨西哥等國的能源消費量也因經濟增長而增加,它們將自産石油用於供應國內市場,減少了對日本的石油出口量。結果,1998年日本對中東石油的依賴程度再次攀升至862%,情況比30年前更糟。

  但是,日本並沒有完全放棄努力。石油在日本初級能源中所佔的比率由1973年的77%下降到了1999年的52%,而當時在初級能源中佔2%的天然氣和佔1%的核電的比率都提高到了13%,日本真正實現了能源供應源的多樣化。除此之外,日本還推動企業採取節能措施,日原油進口量也從1973年的480萬桶減少到1999年的420萬桶。

  儘管日本作出了努力,但亞洲新興工業區實現了驚人的經濟發展。替代能源的開發和節能意識的普及跟不上能源需求的增長。可以説,這一事實關閉了日本從中東以外地區進口石油的大門。

  令人可怕的是,對中東石油依賴程度提高的不止是日本。與30年前相比,韓國的日原油進口量由28萬桶增加到了280萬桶,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也變成了一個能源消費大國。

  中國2000年的日石油消費量是484萬桶,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佔全世界石油消費量的65%。中國的日原油進口量是141萬桶,其中50%以上從中東進口。中國30年前根本不進口原油,可見中國現在作為石油消費大國的分量有多大。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預測,2010年中國石油消費量的61%、2020年石油消費量的769%要依賴進口。這一預測的根據是中國國內的原油産量將與現在基本持平。

  和日本一樣,中國也在實現能源供應源的多樣化。中國正在建設將絲綢之路腹地蘊藏的天然氣輸送到上海的“西氣東輸”工程,以及與進口液化天然氣配套的基礎設施。另外,中國還計劃鋪設從俄羅斯西伯利亞進口天然氣的管道。中國實現能源供應源的多樣化,是在與國內能源消費量增長進行較量。

  在過於依賴中東原油這一點上,日本和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國家在能源安全保障上已經形成“命運共同體”。從這個意義上講,也許到了制定整個東亞石油戰略的時候。

責編:范小利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委內瑞拉危機衝擊國際石油市場(圖)(2002/12/23/ 16:28)
  •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簽訂北海油田合同(2002/12/23/ 15:13)
  • 俄羅斯斯拉伕石油公司股權拍賣低價成(圖)(2002/12/19/ 10:48)
  • 歐佩克今年首次改變石油配額 每天減産150萬桶(2002/12/13/ 13:04)
  • 入世直逼石油流通體制變革壟斷迫在眉睫(2002/12/13/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