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經濟觀察:穩妥放鬆外匯管制促“藏匯於民”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4日 19:28 來源:

  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記者 顧錢江 王衛平)中國外匯儲備躍居世界第一的消息傳出後不久,中國人民銀行13日晚宣佈六項外匯管理新舉措,以進一步便利企業和個人經常項目用匯,推進服務貿易便利化,同時允許銀行證券保險機構以外匯開展境外理財業務。

  國家外匯管理部門有關人士14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推出的外匯管理新舉措有助減緩外匯儲備高增長的趨勢,可視為落實從“藏匯于國”到“藏匯於民”政策轉變的具體步驟。

  央行副行長吳曉靈説,這一政策轉變的含義是從國家持有外匯為主到逐漸放寬持有和使用外匯的政策限制,讓民間更多地持有外匯。

  中國央行14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外匯儲備增加562億美元,至3月末已達8751億美元。而在2月底,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已經超過日本躍居世界第一。

  中國近年來因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持續“雙順差”所帶來的外匯儲備激增,既反映了國際收支失衡的問題,也給人民幣匯率帶來升值壓力。中國已將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確定為“十一五”期間的主要目標之一。

  此次出臺的匯管新舉措,在經常項目方面,取消了外匯賬戶開戶事前審批,提高經常項目外匯賬戶限額;簡化服務貿易集中付匯憑證,調整服務貿易售付匯審核權限;放寬境內居民個人購匯政策,實行年度總額管理(2萬美元)。

  資本項目方面的三項新舉措,主要是允許銀行、證券、保險機構等以外匯資金進行境外理財,從而拓寬了外匯資金流出渠道。

  專家指出,這兩方面的措施有內在關聯:中國已實現經常項目的完全可兌換,新舉措意味著企業和個人用匯手續更加簡便,可用額度更大;而金融機構獲准從事境外理財,將拓寬企業和個人運用外匯的渠道,有助增強民間持有外匯的意願。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説,中國已告別外匯短缺年代,而龐大的國際收支順差和外匯儲備也帶來宏觀調控和貿易摩擦的壓力。因此,逐步放鬆外匯管制並調整“寬進嚴出”的政策,對資本流出、流入實施同樣力度的監管,成為中國外匯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向。

  他説,允許金融機構辦理境外投資業務,既是為了滿足企業和個人各種合理的分散投資、規避風險的需求,也是出於減輕資本流入和人民幣升值壓力的目的。

  國家外匯管理部門有關人士指出,資本流動和匯率浮動分別從數量和價格上調節國際收支,均是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的重要手段。因此,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應有選擇、分步驟地放寬對跨境資本交易活動的限制,逐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

  據分析,允許金融機構代客到海外理財這種資本流出方式,對匯率、利率等價格信號較為靈敏。去年7月以來,中國新匯制運行平穩,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強,為進一步提高匯率靈活性創造了條件,也為下一步穩步開放資本賬戶創造了條件。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東榮近日強調,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既要防止僵化和保守,又要防止“盲目冒進”。此次中國允許金融機構以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代客理財,在風險管理上是可控的,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思路。

  放鬆外匯管制也意味著風險的增加。中國央行就此表示,這六項匯管政策調整,將會同有關部門適時分項組織實施;同時,也會密切跟蹤分析國際收支形勢,及時調整相關政策,切實防範風險,維護國家經濟和金融安全。

責編:曉星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