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亮化”真的不能不亮嗎?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8日 15:40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連續11個高溫日之後,上海在7月5日晚上關閉了所有景觀燈。昨天一場“豪雨”讓申城的最高氣溫降到32℃,申城景觀燈再度全部亮起。(7月7日新聞晚報)

  這條新聞確實讓人看不大懂。因為連續高溫,電力負荷劇增,為了避峰讓電,於是關閉了景觀燈,而下了一場大雨,氣溫終於有所下降了,景觀燈馬上就再度全部亮了起來——這一關一開給人的感覺,似乎是那些景觀燈不但是不亮白不亮,而且是非亮不可的。這種根據氣溫定景觀燈開關的思路,合乎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理念嗎?在夜晚燈光中,景觀燈耗電不是小數,特別是其中的霓虹燈,耗電更是厲害。有數據證明,一塊霓虹燈的耗電就相當於50戶人家一齊開空調。目前,上海全市景觀燈光的最大用電負荷為3萬千瓦左右,佔到了全市總用電負荷約千分之二。

  如果只是將景觀燈的開關與避峰讓電挂起鉤來,自然可以將其理解為對付電荒的應急之舉。但是依我看來,與其將此舉視為權宜之計,不如説更應從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背景下對景觀燈重新考量。上海市照明學會的調查表明,目前上海市區環境的亮度已超過不少發達國家,是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的100倍還多。如果説,“夜景越來越絢麗”是富裕發達的象徵,那麼作為發達國家的澳大利亞首都,夜晚竟然比上海暗了100倍,這是説明了上海已經比澳大利亞更富裕更發達呢,還是澳大利亞越富越小氣?

  上海夜晚的越來越絢麗,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拿電點出來的,這就是所謂的“亮化”。其實不只是上海,如今許多大中城市,甚至小小的城鎮,也在爭先恐後地搞“亮化工程”,把“不夜天”當成了現代化的標誌。人民日報曾經載文説,記者到某市採訪,看到該市在一條通往鄰市的40公里長的城際公路上,安裝了10個大燈泡的路燈,每個路燈間距只有50米。這段40公里的路,按1600根燈竿,每個燈泡50瓦,每晚亮10個小時來算,這一晚上大約要耗電8000度。“亮化”亮到了城際公路,確實讓人驚詫不已。

  我國是一個資源緊缺的國家,這是我們的基本國情。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節約意識,是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方針,關係到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大計。經濟發展離不開資源的支撐,資源的承載能力也制約著經濟的發展,許多資源特別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其供給能力是有限的。我國資源短缺和經濟快速發展之間的矛盾已日益凸顯,我們實在不該再讓“亮化”無端地消耗寶貴的資源了。城市的夜晚不那麼絢麗不那麼“亮化”,並不會使城市黯然失色。(作者:奚旭初)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劉英來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