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光明危機”彰顯中國乳業“硬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16日 10:11 來源:

  新華社上海6月16日專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李小寧)15日光明乳業(600597)在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後拉出了一根大陰線,雖然盤中有過反彈,但是尾市的大量拋盤最終還是使光明乳業暴跌9.64%。而對於光明乳業“回爐奶”和“早産奶”事件的報道,已引起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視,已責成光明乳業儘早查明情況和原因,並要求光明乳業加強對外地合作企業的管理,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

  四高管五天損失76萬

  光明乳業的五連陰始於6月9日。資料顯示,6月9日光明乳業開盤報4.88元,當日收于4.87元,成交108195手,此後光明乳業連拉五根陰線,尤其15日大跌9.64%,收于4.03元,成交量152329手。本來盤中光明乳業有一波拉升,下午兩點半左右光明乳業股價還只是下挫了5%,成交量也只有7萬手左右,但是尾市還是被拋盤壓在跌停。五個交易日過後光明乳業股價下挫0.85元,累計跌幅達到17.42%。

  光明乳業的四位持股高管在這輪下跌中也損失慘重。

  光明乳業2004年年報顯示,董事長兼總經理王佳芬持有458697股,副總經理兼董事呂公良持有201200股,副總裁張華富持有144500股、副總裁郭本恒持有93100股。光明乳業連續五個交易日下跌後,王佳芬損失38.9892萬元,呂公良損失17萬左右,張華富損失12.28萬元,郭本恒損失7.91萬元。光明乳業四名高管合計損失76.2872萬元。

  投資者自己承擔飛來橫禍

  光明乳業資料顯示,高管持股是“經公司股東大會及董事會薪酬委員會同意,使用管理層激勵基金,統一在二級市場購買流通股”。雖然損失慘重,但是畢竟是公司掏錢買單,但是投資者因為“回爐奶”事件和“早産奶”事件受到的損失卻只能自認倒楣。五個交易日後光明乳業的流通市值就已經損失了2.04億元。

  記者就光明乳業的兩次事件聯絡了光明乳業董秘朱建毅,朱建毅表示,在正式的調查事件結果出來之前,光明方面將暫時保持緘默。

  有法律人士表示,“國內目前沒有集團訴訟,在美國等發達市場有集團訴訟案例,任何由於公司管理的缺陷造成的投資者在股價上的損失可以集團形式起訴上市公司。

  光明乳業的案例顯示,公司在管理方面確實存在疏漏,至少是有些説法不合理,最終導致股價連續下跌。如果引入集團訴訟,投資者就可以對光明乳業提出集團訴訟。可是國內並沒有相關條文,投資者也只能自己承擔飛來橫禍了。”

  行業信譽打造百年老店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雖然對光明品牌遭遇的“回爐奶”

  和“早産奶”事件的真實性及其影響下定論為時尚早,但從光明對事件重視程度及現在採取的緘默態度來看,事件可能並不簡單。但是不管怎樣,這些事件已經對光明乳業的聲譽造成巨大的衝擊。在食品和化粧品行業,聲譽意味著生存的根本。

  媒體上説王佳芬已經承認了收購的企業在管理上存在問題,這也暴露了光明的軟肋,前幾年大肆擴張,利用資本優勢,收編了不少“殘兵敗將”式的企業,但管理上鞭長莫及,不可能把每一個企業都管理得井井有條,這就給日後的發展帶來危機,現在河南和浙江的事件可能就是為當時高速擴張還債。

  危機公關仿佛成了這兩年中國乳業的必修課。伊利高管出事,蒙牛日前香港套現受到質疑,現在光明面臨信譽危機。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中國乳業經過幾年高速擴張已經進入了惡性競爭階段,去年伊利出事後相當多的落井下石行為背後就有一些勢力在操控。對光明乳業事件而言,這其實不只是光明的事,而是整個乳業的問題,不能總是指望危機公關度過難關,而是整個行業用信譽打造百年老店。

責編:柳博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