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全文發佈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6日 10:12)
解放日報消息:為迎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宗旨,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向海內外賓客展示上海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綜合素質,特製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與原則
“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努力實踐上海城市精神,抓住舉辦世博會機遇,堅持以人為本,貫穿“與文明同行,做可愛的上海人”的主線,提升上海市民的文明素質、文明行為、文明形象,讓城市更美麗,讓生活更美好。
實施“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原則是:第一,以人為本原則。實施“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選項、抓手要從人民群眾的需要出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積極引導在上海生活、學習、工作的上海人廣泛參與,讓群眾成為實施“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主體。
第二,政府、社會共同推動原則。“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和基本任務分解到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和工青婦等各級群眾組織、有關社會團體的年度目標和日常工作中,形成政府、社會共同推動的整體合力。在實施過程中,市、區縣、委辦、基層單位要各有側重,體現分層、分級管理和分類指導。
第三,持之以恒原則。“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實施,要突出重點,抓住難點,常抓不懈。對糾正城市不文明現象要抓住不放,一以貫之,持之以恒,抓一件,成一件,直到真正抓出成效,力戒形式主義。
第四,工作創新原則。“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各階段各項活動的推進,要突出工作內容、活動載體和工作機制的創新,做到常抓常新,保證其良性運行,務求實效。
第五,軟體、硬體相結合原則。在提升市民整體素質的過程中,政府職能部門在硬體建設中要注重人性化的設施建設,注重硬體為軟體服務,軟體促進硬體建設。
二、主要目標
“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目標是:從現在到2010年舉辦世博會,上海精神文明建設“兩提高”目標要有新的內涵和新的發展,力爭躍上一個新的臺階。市民的綜合素質要體現守秩序、講衛生、護環境、有禮貌、重信用、愛科學、獻愛心;城市文明程度要達到建法治之城、健康之城、生態之城、禮儀之城、誠信之城、學習之城、友善之城的目標。上海城市的形態文明、功能文明、素質文明接近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城市的水平。
“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實施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現在起到2005年,革除市民行為陋習取得突破。以舉辦2004年F1上海站賽事和2005年第48屆世乒賽為契機,興起革除市民行為陋習的高潮。市民行為中的陋習和城市公共場所中不文明現象明顯改觀。“與文明同行,做可愛的上海人”成為廣大市民的共識;公民基本道德規範家喻戶曉,“七不”規範人人皆知;城市主要道路和景觀地帶內基本消除行人亂穿馬路、公交(地鐵)站點無序、樓宇高空拋物等不文明現象;引導廣大市民養成文明的行為舉止。
第二階段,2006年到2007年,提高市民整體素質取得顯著成效。以舉辦2007年特奧會為契機,鞏固和深化第一階段成果。市民的思想道德境界、科學文化素養、法律法規意識、身心健康水平和對外交往能力明顯增強;為提高城市國際化、信息化、市場化、法制化水平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第三階段,2008年到2010年舉辦世博會,實現“辦精彩世博,建文明城市”的目標。以我國舉辦2008年奧運會和籌辦世博會的衝刺階段為契機,引導市民加強自我修養、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市民的綜合素質提升到較高層次;城市管理水平、市容環境和行業服務質量接近世界發達國家城市水平。
三個階段相互銜接、承上啟下。下一個階段是上一個階段的鞏固、延續和發展。力爭做到三年有突破、五年見成效、七年創一流。
三、基本任務
“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基本任務是:在繼續向市民倡導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損壞公物、不破壞綠化、不亂穿馬路、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説粗話髒話的“七不”規範的基礎上,引導市民通過努力達到“七建”。即:守秩序,建法治之城;講衛生,建健康之城;護環境,建生態之城;有禮貌,建禮儀之城;重信用,建誠信之城;愛科學,建學習之城;獻愛心,建友善之城的目標。
(一)守秩序,建法治之城通過開展面向市民的法律法規知識普及教育,使廣大市民知法、守法、護法,依法解決各類矛盾糾紛,自覺遵守社會秩序,公共場所秩序,把上海建成法治之城。
深入開展法律知識普及教育。探索普法教育更貼近市民的生活實際,使市民增強法制意識,增強依法辦事能力。重點在未成年人法制素質的養成上下功夫,確保普及法律常識的任務在九年義務教育期間完成。完善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法制教育體系。推進法律進社區活動,充分發揮社區工作者的作用。通過社區學校,加大對外來建設者的普法宣傳教育,使他們掌握必備的法律知識,懂得必要的用法途徑,樹立遵紀守法、依法維權的法律意識。
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主題活動。從2004年起,集中開展兩項主題活動,教育市民遵守交通秩序,著力糾正各類違反交通規則的現象。一是“先下後上,有序乘車”活動。針對部分市民乘坐公交車、地鐵上下車無序的陋習,突出“有序乘車”主題,條塊結合,充分發揮交巡警、交通協管員、站點管理人員和交通志願者的積極作用,加大宣傳教育與管理的力度,做到公交駕駛員文明準點靠站,市民排隊候車,先下後上,文明讓座,使“有序乘車”形成風氣。二是“珍惜生命,文明出行”活動。針對部分市民亂穿馬路的陋習,開展“文明路口”創建,教育、管理、懲罰三者並舉。合理設置紅綠燈和斑馬線,清除違法佔道,以人性化的服務和高效的管理引導市民養成“不亂穿馬路”的文明出行習慣,逐漸消除市民亂穿馬路,不走人行道等現象。
(二)講衛生,建健康之城通過實施“健康城市三年行動計劃”,開展面向市民的衛生知識、健康和體育健身知識教育,使廣大市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糾正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破壞綠化、在公共場所吸煙等不良習慣,把上海建成健康之城。
開展經常性的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從培養市民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市民的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出發,集中開展“亂扔垃圾、亂吐痰、亂曬晾”的專項整治活動;從美化城市市容的要求出發,大力開展違章建築整治活動,嚴格規劃管理。各職能部門齊心協力,形成市容市貌綜合管理的良性機制。通過整治,中心城區道路兩側基本無違章建築、無無證攤點;主要道路兩側的公共設施上無亂曬晾;中心綠地無亂扔垃圾、亂吐痰現象;沿街店舖齊門售貨、保持門前衛生。
開展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活動。推廣居民小區“相聚談心室,説説心裏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組織發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進行社區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培訓,加強心理衛生知識的宣傳和服務,提高市民自我心理調節的能力。開展社區醫生進家庭和“青春紅絲帶”等活動。加強社區醫生的全科培訓,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推行家庭保健計劃,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
實施“人人運動計劃”。推廣體育健身知識,普及全民健身活動,鼓勵更多的市民群眾參加體育健身活動。讓體育鍛鍊成為一種文明生活方式,使上海市民體質達到全國中上水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逐年增長,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不斷增加,提高市民的健康素質。
(三)護環境,建生態之城通過實施“環境保護三年行動計劃”,開展面向市民的環境保護法律和環保知識教育,提高廣大市民環境保護意識,自覺愛護自己的生存環境,倡導城市綠色文明,進一步營造公眾參與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把上海建成生態之城。
積極開展環境警示教育,普及環保知識、環境倫理和生態城市理念,使市民充分認識到環境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引導市民從身邊的每一件事做起,積極保護環境,舉報和阻止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
開展環境保護知識進社區活動。在市民中普及和倡導“生態世博”的理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穩步推進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創建工作,進一步開展創建綠色賓館(飯店)、綠色商廈、綠色醫院、綠色工廠;倡導市民人人愛綠護綠,沿街、沿世博會場館的居民,積極參與陽臺、墻面、屋頂綠化活動。
建立環境保護的公眾參與機制。結合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全民植樹節等重大紀念日,引導市民積極參與綠色生活行動,自覺投身於“清潔城市、美化環境”等活動。積極發揮環保非政府組織的作用,積極參與“保護母親河”、“凈化生存空氣”、“減少身邊污染”為主題的環境保護活動,形成全社會關心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不斷提升市民的生態文明素養。
(四)有禮貌,建禮儀之城通過文明禮儀的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使市民在社會交往,以及對外交往中知禮儀、懂禮貌,使禮儀知識成為市民必備的文化素養,把上海建成禮儀之城。
開展禮儀宣傳教育。組織編寫上海市民禮貌禮儀知識讀本,在大中小學和社區學校開設禮貌禮儀課程。拍攝禮儀專題教學片,開展電視教學宣傳、舉辦上海市民禮儀知識比賽,在全社會形成懂禮貌、重禮儀的良好氛圍。
積極推廣文明禮貌用語。推廣、普及“請、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係”等基本禮貌用語,引導市民結合本職崗位習慣使用基本禮貌用語,在中外賓客面前樹立國際大都市市民應有的文明形象。與“世博”相關的行業、單位普遍開展文明禮貌用語活動。
提倡公務禮儀、社交禮儀、公共場所禮儀。積極倡導禮貌謙讓、女士優先、禮讓老人、兒童,營造舒心、快樂和高雅的社會氛圍。著重解決部分市民言談舉止不文明問題,著力勸阻和糾正不文明觀看演出、賽事、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和手機隨意使用、言行不文明、穿著不分場合等不良現象。
(五)重信用,建誠信之城圍繞都市誠信體系建設,開展面向市民的誠信教育,使廣大市民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素養,在全社會形成重信譽、守信用、講信義的良好風尚,把上海建成誠信之城。
加強政務誠信建設,以黨政機關公務員的誠信服務帶動全社會的誠信建設。堅持政務透明、公開,加強人民群眾對政府機關的監督,尤其要加強對機關工作人員的失職、瀆職和不作為、亂作為的監督,建立政風測評機制。推廣公示制、首問負責制,在行業主管部門和執法部門設立熱線電話,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建立和完善信用徵信系統。通過誠信教育,建立企業和個人信用檔案制度和信用監督、失信懲戒制度,引導市民樹立以守信為榮、失信為恥、無信為憂的誠信觀念,養成誠實守信的品質。
加強商務誠信建設,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經濟環境。提高公共服務行業、商業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加大對商業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大力推進依法納稅,堅決糾正偷逃漏稅等違法行為。深入開展“申城萬店無假貨”活動。
(六)愛科學,建學習之城通過廣泛宣傳、實施科教興市戰略,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培養市民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精神,使愛學習、愛科學成為廣大市民個人全面發展的自覺追求,把上海建成學習之城。
普及科學知識。在普及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科普知識進社區、進家庭、進單位、進課堂活動,使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思想深入人心,為實施科教興市戰略打好基礎。
推進讀書活動。在繼續推進“振興中華讀書活動”、“三學”活動的基礎上,廣泛開展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社區、學習型單位、學習型城市的創建活動。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百萬家庭網上行”等各類信息知識的培訓,讓市民了解信息化,走進信息社會,掌握信息化知識,市民操作計算機普及率逐年提高。
開展“雙語”學習。在市民中廣泛開展“迎世博普通話和英語”的“雙語”學習活動。有步驟、有計劃地組織普通話和英語的學習。先從“窗口”行業、涉外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和部分地區中開始,取得實效,推向全社會,為世博會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七)獻愛心,建友善之城通過倡導關愛他人、奉獻社會,增強市民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奉獻愛心的社會責任意識,讓市民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奉獻愛心的過程中精神境界得到昇華,把上海建成友善之城。
提倡新型的人際關係。繼續深入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導人際互助,使廣大市民做到主動幫助他人。引導廣大市民注重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在全社會形成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新型人際關係。
鼓勵市民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公益活動。繼續拓展慈善事業,推進希望工程、幫困助學等活動,鼓勵和提倡市民積極參與無償獻血,捐獻骨髓、器官,慈善募捐等多種形式的獻愛心活動。
完善志願者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社區志願者及各類專業志願者隊伍建設和管理,不斷完善國際交流活動志願者、開業指導志願者、計劃生育志願者、健康促進志願者、科普志願者、幫老助殘志願者、赴西部助教志願者、海外服務青年志願者等服務機制。鞏固和發展“上海科技館”等一批志願者服務基地。制定和實施“世博會”志願者服務計劃,建立一支以市民群眾為主體、社會各界參與、具有較高服務技術水平、樂於奉獻的世博會志願者隊伍。
四、保障措施
“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保障措施是:加強組織領導、開展實踐活動、弘揚先進典型、營造社會氛圍、完善評估機制、加大硬體投入。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各級組織在實施“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
中的職責。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文明委統一領導、推進、檢查“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落實工作;市文明辦在市文明委的領導下,著重抓好&&、協調和組織實施工作;文明委各成員單位按自己的分工,各司其職抓好“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落實;各區縣文明委按“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總體要求,結合本地區的實際,精心設計載體和抓手,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確保貫徹落實。
充分發揮人大、政協和工青婦等群眾團體、社會團體、民主黨派、社會各界在實施“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中的作用,整合社會資源,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社會合力,推進“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實施。
(二)開展實踐活動根據“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目標要求,以“與文明同行,做可愛的上海人”為主題,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載體。在實施過程中,主題不變,每年的活動內容和形式有新的發展和變化。根據不同階層、不同人群的特點,提出相應的要求,設計不同的活動內容和形式,做到寓教于樂。尤其在中小學生的課程中要設置“2010上海世博會”內容,從小培養“做可愛的上海人,為2010上海世博會做貢獻”的意識。
堅持以每年重大節慶和重要活動為抓手,紮實有效地深化“迎接世博會”的主題活動。在每年12 3世博會申辦成功之日,開展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以強化市民“東道主”意識。結合各系統、各單位實際,突出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城市精神教育,使“與文明同行,做可愛的上海人”成為市民的自覺行動。
繼續推進文明家庭、文明小區、文明社區、文明城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行業和軍民共建共育精神文明的創建系列評選活動,提高創建標準。不斷擴大文明標誌示範區和文明交通路口、文明公交示範路線的覆蓋面,加強公共場所的文明創建。從2004年起,每兩年開展一次“文明場館”、“文明展區”、“文明風景點”的評選活動,以文明、高雅的場館、展區,美觀、大氣、亮麗的景觀,迎接世博會。
(三)弘揚先進典型樹立一批共産黨員、共青團員示範群體。努力推出一批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在群眾中站得住、叫得響的黨員、團員群體,大力弘揚他們無私奉獻、為民謀利的崇高道德品質,使共産黨員、共青團員真正成為“與文明同行,做可愛的上海人”的&&人。
樹立一批公務員示範群體。繼續開展“爭當人民滿意的公務員”、“三優三滿意”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推出一批受群眾愛戴和擁護的公務員群體,大力弘揚他們真心實意為民服務、面向基層排憂解難、廉潔高效為民辦事的優秀品質,使公務員群體成為“與文明同行,做可愛的上海人”的表率。
樹立一批生活在群眾身邊、堪稱各行各業“排頭兵”的示範群體。在本市各行各業樹立一批先進典型,用群眾身邊的先進人物和道德故事教育群眾,讓廣大群眾從先進典型身上汲取力量,自覺“與文明同行,做可愛的上海人”,不斷昇華思想境界。
(四)營造社會氛圍報紙、廣播、電視、刊物、廣告等大眾媒體要大力宣傳“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積極營造社會氛圍,讓人民群眾普遍知曉,引導人民群眾人人參與。新聞媒體要根據自己的特點,開設“與文明同行,做可愛的上海人”專欄、專版,確保質量。廣播、電視要保證播出時間和頻率,形成輿論宣傳的聲勢。大力宣傳體現城市精神的先進典型和先進事例,對分類專項活動和具有典型意義的道德案例,要廣泛發動群眾開展討論,加強對社會普遍關注的道德熱點問題的引導,集中形成輿論聲勢和環境氛圍。
文藝團體要充分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宣傳“與文明同行,做可愛的上海人”。努力創作一批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下的內容健康、形式多樣、風格各異、流派紛呈的文藝作品。堅持下基層、下社區、下農村演出,增進市民對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和歷史文化的熱愛,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圍繞迎世博,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在活動的豐富性、群眾的參與性、藝術的普及性上下功夫,進一步推進和完善廣場文化建設,提高水平,形成特色。構建富有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街”“圈”“帶”,使人民群眾在文化活動中陶冶、弘揚高尚道德情操,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
積極推進城市雕塑工作,推動重要地區城市雕塑建設,發揮城市雕塑的審美引導與文化標誌作用。加強對城市各類公益廣告和商業廣告的管理,設立廣告管理熱線電話,糾正不文明、不健康的廣告。運用戶外、小區、媒體公益廣告、宣傳櫥窗等多種載體宣傳“與文明同行,做可愛的上海人”,弘揚先進思想,倡導文明新風。
(五)完善評估機制建立完善評估測評機制。發揮研究、評估等社會仲介組織的作用,運用科學手段,跟蹤研究併發布由市民行為文明指數、行業文明指數、地區文明指數組成的城市文明指數,規範和指導“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實施。
完善工作考核機制。規範推進策劃、議事和彙報制度,對“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中確定的各項任務,要明確責任、目標和完成時限,嚴格檢查、考核,形成有效的獎懲和激勵制度。倡導和發展以市民巡訪團為主體的市民群眾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群眾組織,經常開展以暗查為主的巡訪行動。
完善社會監督機制。制定相應的管理條例,強化社會約束機制和群眾監督機制。在正面宣傳為主的同時,媒體、行業、社區、基層單位要加強對違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言行的批評,對不文明的行為要做到教育、處罰並舉。摒棄各種陋習,弘揚社會新風。
(六)加大硬體投入加大實施項目投入。各級政府對“迎世博文明行動計劃”的實施項目要加大投入,通過政策扶持、財政支持、單位(地區)自籌、社會捐贈等多種渠道籌措經費。
重視對硬體建設的投入。政府交通管理部門要加大人性化交通設施、無障礙設施的改造力度,方便市民出行。政府有關部門在城市主要道路、主要區域和商業街組織增加設立休憩點、公共廁所、垃圾箱等公共設施的數量,增配掃路車、沖洗車,提高道路保潔水平,提供優良的公共服務和良好方便的服務産品,滿足市民群眾的需要。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2004年4月23日
責編:范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