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銀行資金入市有“陷阱”  
08月28日 12:57

    中國股市一時的低迷並不可怕,而如果在這種沉默中爆發出來的仍不是一個真正健康的、具有投資價值的股市,那才可怕。目前有人建議銀行資金入市就很可能造成這種結果。

    《國際金融報》消息:中國經濟中有一個很大的矛盾現象,就是城鄉居民儲蓄額的持續增長和銀行業巨大的存差、資本市場的低迷同時存在。於是,為了提振股市,總是有人士建議要將這8萬億儲蓄資金趕入證券市場,並認為這有利於建立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之間的聯絡,推動銀行業的改革和恢復證券市場的信心。

    但是,一條“紐帶”真就這麼容易解決兩個難題嗎?

    助長股市泡沫

    中國股市在去年發生的暴跌,表面上原因林林總總,甚至中國央行查處入市違規資金也難辭其咎。但實際上,股市的暴跌與其説是入市資金的減少和股票供應的過多,還不如説是股市基礎———上市公司自己存在過多的泡沫。

    一直到現在,作為優秀代表的上市公司有多少能給投資者一個長期穩定的回報呢?説他們資金不足,説市場融資能力減弱,但最新的統計顯示卻恰恰説明了相反的情況。根據媒體對去年新發行新股募集資金投資情況進行統計發現,目前發行新股募集資金尚未使用完畢的60多家公司中有70%的公司將資金存入銀行,且每家公司存入銀行的金額也少則幾千萬元,多則億元以上。

    因此,許多上市公司真正的困難並不在於資金的缺乏,而在於資金管理效率低下。從中國股市建立10多年的實踐來看,募集資金往往成了公司的生活“救濟金”,而並非促進生産、經營的能夠産生利潤的資本。

    中國股市一時的低迷並不可怕,而如果在這種沉默中爆發出來的仍不是一個真正健康的、具有投資價值的股市,那才可怕。目前有人建議銀行資金入市就很可能造成這種結果。因此,中國股市的發展繁榮似應儘量避免這種人為的痕跡,否則,下次股市暴跌套住的不會是6000萬股民,而是1億甚至2億股民。

    延緩銀行改革

    積極主張推動銀行資金入市的人士認為,這一舉措將有利於銀行的改革和金融創新,提高銀行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對於處於改革中的中國商業銀行來説,實行多元化經營無疑有很重要的意義,當然這也包括銀行進行證券業務。而銀行的證券業務利潤最終要來源於上市公司的利潤,不可能是直接進行股票抵押貸款的個人投資者,但在目前的中國股市中,上市公司自我循環的功能還不是很理想,因此,如果個人需要以股票抵押貸款進行再投資的話,一是銀行的利潤雖有貸款利息做保障,但由於利潤基礎比較薄弱,因而該項業務可能開展不起來。二是在中國股市個人投資者佔大多數的情況下,投機性強,抗風險能力差等因素可能致使銀行和投資者雙雙處於危險的邊緣,因為一旦個人出現還貸困難,肯定是股票價格下跌比較嚴重的情況。這樣,不僅投資者將面臨投資和貸款的雙重損失,銀行即使賣掉股票也會造成相當股票縮水的危險,要不就被迫成為股東。

    出現這種局面,中國的銀行改革不就加重了又一層負擔嗎?

    混業經營要適合中國國情

    中國金融業實行改革之初,是借鑒美國式的銀行和證券分開以降低風險的做法。但是世界及中國金融形勢的變化卻使中國的分業經營又面臨著混業的壓力。

    但是,不管混業還是分業,中國的改革總有一點“看別人臉色行事”的苦澀。借鑒國際成功經驗重要,但並不需要亦步亦趨,而需要根據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美國金融分業和混業就正是美國當時經濟現實的反映。

    今天的中國銀行業,既面臨著美國30年代銀證混業將造成股市過度投機的風險,又面臨著競爭力急待提高的迫切壓力。但是,如果只是因為美國銀行業正在走向混業因而也倡導中國銀行業開展證券貸款業務,則目前的這些風險和壓力非但不能減輕反而有可能加重,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中國當前的股市並不是一個非常有效率的市場,因而目前並不適合銀行貸款介入。

    如何使銀證“雙贏”

    1999年11月12日,美國正式生效的《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標誌著世界範圍內實行金融分業制度的終結,從而也標誌著混業制度的開始。面臨加入WTO後國外金融機構的競爭,混業經營對於中國銀行業也將勢在必行。

    但從銀行可以經營證券業務來看,並不是僅僅直接投資證券或實行證券貸款,也並不是以為股市提供資金為目的。銀行經營證券業務是為了更好發揮資産、負債的效用,賺取最大的利潤。要達到這一目標,中國的股市需要具備這樣幾個條件:一要改以散戶為主而變成以機構為主。二要改以投機為主變成投資為主。三要改上市公司圈錢為主變成資源配置為主。這樣,銀行任何的向股市直接或間接貸款也才能不僅僅使銀行獲得利潤,而且真正從資金上支持證券市場,充分發揮資金的效用。

    其實,從近一段時間來看,中國證監會整治、進而發展證券市場的決心和力度不斷在加大,也取得了相當的成效,再隨著國退民進、機構進散戶退等進程的加快,一個規範積極的證券市場將可望建立。到那時,銀行資金和證券市場的聯絡才會有真正的意義,也才能達到雙贏的格局。 (慧豐)



責編:楊潔    


相關新聞
為何總想把資金趕入股市 (08月27日 13:13)
股市持續下跌,政策會向市場屈服嗎?(08月27日 10:04)
海通證券研究表明:年內股市尚有600億增量資金 (08月19日 14:40)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