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新聞調查:民航盈利,2.4億從何而來?  
08月01日 14:31

    近日,民航總局對外公佈,三大主力航空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盈利2.4億元,引發輿論譁然。

    但民航總局言之鑿鑿,盤點出上半年的效績為中國民航全行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72.8億元,同比增長6.9%。主營業務成本增長3.6%,低於主營收入的增幅。相比去年同期,全行業減虧8.2億元。其中,國航、南航、東航三大主力航空公司撐起了盈利2.4億元的“大旗”。

    面對坊間和媒體對民航盈利消息的疑問,中國民航總局局長楊元元7月25日在全國民航局長總經理會議上又刻意細化了數據:“中國民航業今年上半年整體效益形勢比去年同期有所好轉,全行業共完成運輸週轉量75.4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3988.7萬人次,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5.7%和14.4%。”

    盈利解釋難圓其説

    為了增強可信度,民航總局高層領導還特別“挖掘”出三大“內因”作為佐證:

    一是嚴格控制運力投放、減少空飛虛耗。從今年3月15日起停止審批中國國內航線除長假期間外的加班、包機和臨時經營許可,並嚴格控制現有航線增加班次,取消了跨零點飛行的“紅眼”航班。

    二是優化了航線佈局,取消非三大機場基地航空公司在三大機場之間飛行的航班,鼓勵發展支線運輸和西部直飛航線,並繼續實行航線聯營,這對穩定票價、規範市場起到積極作用。

    三是加大了市場監管力度,民航總局曾多次下文並成立專門監管小組,對市場“嚴防死守”,打擊暗扣銷售和非法經營銷售內地機票的行為,規範了航空運輸市場秩序。

    而民航總局另外一位負責人也認為盈利絕非空穴來風,上半年中國民航國際、國內航線旅客量增長都較快,但增收的主要因素是國際航線,凈增收11.2億元。國內航線收入水平下降,銷售市場不規範、機票暗扣吞噬民航收入是重要原因。

    細心的人不難看出,這兩位負責人的解釋有自相矛盾之處。一個指出打擊暗扣、規範市場産生盈利,另一個卻把收入欠佳的那塊兒歸咎於機票亂折和不夠“規矩”的市場。到底市場是否“亂套”了似乎是另外一個話題,但值得玩味的是,如果一個結果的誘因是截然相反的論述,且出自同一口徑,就有點“強”圓其説的感覺了。

    而第二條中的航線聯營始終不被業內看好,甚至有人將其稱為“禁折令”後的又一“變相”怪招。至於“紅眼航班”的全面封殺,不過剛剛開始,怎麼可能如此立竿見影?

    斷定盈利為時尚早

    那麼對所謂的“盈利”,航空公司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在記者採訪國航時,對方的態度毫不含糊,一見面就理直氣壯地説,我們當然是盈利了。國航新聞處負責人拿出好多報表,指給記者看,“我們與去年同期比,減虧了6.3個億,實現盈利200多萬元。”

    記者向他詢問美國“911”事件和國航自身的空難是否産生了負面影響,他説多少有一點,但該坐飛機的還是會坐,不可能因噎廢食。他還特別強調,空難後的四月份純利潤為5600萬元,五月份純利潤為5029萬元,均比去年“有過之而無不及”。

    記者提到有媒體説,國航內部人員稱今年四五兩月,國航的銷售收入才1億多元,空難對客源影響不小。這位負責人稱,若論銷售收入,國航四五月份加起來能達到100多億元。

    國航提供的資料難免有“一家之言”的成分,其真實性遠非記者可以考量審核的範疇。但記者比較感興趣的是,民航總局的盈利結論是建立在什麼數據的基礎上。因為有國航人員質疑過業績披露的速度,她説,公佈結果時還未看到過有關本公司上半年的營運數據,總局也許是直接從財務部門獲得的內部統計結果。

    而國航新聞部負責人的回答更有意思,這個我們不知道,你應該去問民航總局。他們披露的當然只有他們最清楚。記者追問,行業內部的盈利或虧損,難道不應該由各個公司向總局彙報,再由總局統計出來嗎?他也承認記者所言不無道理,但此次他們並無正式上報過盈虧數據。

    而南航董秘蘇亮此前也公開表示對總局的盈利“捷報”難評對錯。他説,雖然上半年的營運數字已經統計出來,運輸總量和業務收入均比上年有所增長,但是否能夠盈利,還必須等審計師的審查結果出來後才知道。現在就説盈利,為時過早。

    目前已向外界公佈上半年營運數據的只有南航一家。統計表明,上半年南航國內旅客運輸收入同比增長16.1%,國際旅客運輸收入同比增長24.1%。不管怎樣,這些數字對總局的論點還算是不相背離。

    南航措辭中的審慎,恐怕與其上市公司的身份不無關係,同樣的論調也出現在同為上市公司的東航口中。東航董秘羅祝平乾脆告訴記者,我不能説我們是否盈利,因為會計師事務所還未得出最終經營數據。如果提前披露,是違反股市規則的。

    記者仍然問他民航總局的盈利數據從何而來,他不很肯定地猜測,可能是各家航空公司每月給民航總局的快報匯總而成。那麼快報是否具備可參照性呢?他表示還是有一定真實性的,但並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核“敲定”。

    民航需要貨真價實的“潛能”

    近期有媒體對山東航空發出預警公告一事大書特書,山航稱受空難和油價波動影響,今年中期業績將比去年同期下滑50%。記者撥通山航的電話,對方卻解釋説,即使我們的效益下滑,但仍然是盈利狀態。他對民航總局的數據來源同樣説不出“子丑寅卯”來,也讓記者去問總局。

    而總局新聞處的負責人對記者顯然抱有戒心,他説盈利統計是初步的,當然有據可查,但具體細節他認為沒有披露的必要。

    專家指出,因為我國航空企業的負債率太高,引進外資不啻為降低負債率的最佳途徑。此外,除了“山航B”迫不得已的預警公告,東航、南航在H股的表現也差強人意。股價下跌幅度堪與同期國企指數跌勢有一“拼”。

    7月26日,據透露,“望眼欲穿”的聯合重組後的中國民航六大集團將於近期正式掛牌,並與中國民航總局脫離“親屬”關係,中國民航總局不再直接承擔企業的盈虧責任。

    用北京話説,今年註定是中國民航業的“坎兒年”,盈利與否、重組前景都等待——去驗證,但無疑,最艱難的那一步已經邁出去了。

    其實在今年6月,參加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第58屆年會的權威人士就表示依然看好中國的民航市場,認為這對全球航運市場至關重要,因為中國的民用航空事業是值得信賴的。

    “當大家不再死盯價格打亂仗,也就能騰出更多的精力,爭取客源和提高服務了。”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説民航今年上半年真能“盆滿缽滿”的話,這也許才是真正的原因。 (來源:《中國經營報》劉偉華)



責編:楊潔    


相關新聞
外商投資新規定施行 國內外航空公司反應平淡 (08月01日 11:12)
外商投資中國民航新規定8月1日起施行 (07月31日 12:51)
民航票價改革穩步推進 具體方案下半年出臺(07月26日 13:49)
中國民航六大集團近期正式掛牌(07月25日 17:18)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