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説:活到老,學到老。所謂學無止境,藝不壓身,不管你是從哪一所大學畢業的,都有隨時充電的必要。但以前這學習更多的是指從生活中、從工作中的學習,要想再像學生時代那樣坐在教室裏,聽老師講課,很多人都已經做不到了,不是沒時間,就是精力不夠。不過,網絡的出現卻給了那些渴望接受系統教育的人們實現夢想的可能,坐在家中,鼠標一點就能輕輕鬆鬆上大學,的確方便,但新的問題又産生了:現在的網絡教育到底能學到些什麼呢?通過網絡學習的效果究竟又怎麼樣呢?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家住廣州的徐先生就職於當地的一家公司,前不久他參加了北京某著名高校的網絡遠程教育,儘管徐先生每天面對的只是一部電腦,但他覺得這種方式非常適合自己。
他説,“因為我現在在公司工作,沒有固定的時間到教室去進行傳統的學習,那麼我就選擇了網校這樣的一種學習方式,因為我覺得它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自己靈活地選擇自己的時間,而且現在隨着網校逐漸地被大家承認,在網校上也可以獲得國家承認的學位。”他叫徐劍坤,是某高校網絡教育學院學生。
目前,我國已有66所高校進行了網絡教育試點,網絡大學生已經達到了60多萬。其中大多數人和徐先生一樣,看好網絡的方便和靈活。
楊遠是某高校網絡教育學院學生,他説,最大的好處是不佔用他們的工作時間,就是説可以邊工作邊學習,兩不耽誤,畢業以後可以拿到北外校長正式簽字的畢業證書,這是他們仰慕已久的。
在北京某網絡學院,我們看到,只要鍵入相應的域名,就能進入網絡學院的網頁,輸入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就能進入虛擬教室。
我們看到,虛擬教室裏有筆記本、即時練習、參考文獻還有老師答疑,老師提前錄好的課程在網上可以隨時播放。這些形式基本上沿襲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通過網絡學習了3個月的徐先生認為,對他來説,網絡教育的效果並沒有傳統的教育方式好,而現在網絡教育基本上全部是把老師的講座搬到網上。徐劍坤説,目前的網絡教育和傳統的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那麼網絡教育是否就是傳統教育的延伸呢?有專家指出,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在行為方式上是不同的,網絡教育目前的形式只是一個過渡,這期間關鍵是要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黃榮懷 北京師範大學網絡實驗室主任 教育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專家組成員。他認為,作為遠程教育有一個基本特點是老師與學生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分離的,在這裡頭它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一個教與學的問題。
黃教授認為,就目前技術所能達到的水平來看,網絡學習是一個自學的過程,這種方式對習慣了你教我學這種傳統教育的學生來説,是一個心理與習慣的全新挑戰,而這樣的挑戰同樣會影響到老師的授課方式和學校的管理方式。因此網絡教育的形式會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是隨着網絡技術的提高和學校資金的投入一起變化的。由於目前各高校都是把老師們的講座克隆到了網絡上,但在網上學習卻又無法使老師和同學之間無法順暢溝通,這就使很多通過網絡學習的人沒有感受到網絡教育的特別之處。
韓瑾 某高校網絡教育學院學生。她覺得網絡更重要的一點是,給你一個開闊性的思維,像在課堂上一樣能夠更大範圍地和同學們進行一個交流,但現在的網絡教育往往把你封閉在一個個人的空間中,使你交流的東西不是很多。韓瑾理想中的網絡教育是互動式的。
據北京藍色調查公司對全國二十幾個省市的60名專家學者的調查結果表明,網絡教育社會認可度低的佔60%,網絡課件開發水平不高的佔55%,教學資源建設缺乏的佔53%,網絡基礎條件限制的佔51%,缺乏成功可操作模式的佔45%。
儘管網絡教育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卻是大勢所趨,只要按網絡本身的特點去開發,這個市場前景是巨大的。
北京大學網絡教育學院顧宗連副院長指出,目前,網絡教育還只是一個開端,但是從掌握到的一些情況,了解到的國外一些發展比較快的情況下,普遍都認為網絡教育被成為今後,特別是會成為高等教育中間的一個主打的模式。
顧院長認為,在網絡這樣一個虛擬社區裏,財經和文史哲都是網絡教育的長項,在網上可以虛擬案例分析、可以虛擬一個工廠、還可以虛擬一個證券交易所,模擬炒股等等,這些都是傳統的教育方式所難以做到的,同時學生還可以跨地域、跨學院、跨學科與不同的老師自由交流,因此學習可選擇的面也特別廣,但是目前對網絡教育還缺乏足夠的開發,特別是還沒有挖掘出網絡自身的特點,要真正打開這個市場,開發者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對網絡教育的前景,幾乎沒有人會産生懷疑。可以説,在網絡出現之前,技術還從來沒有如此深遠地對教育發生影響。但在目前,網絡教育的普及性還遠遠不能滿足人們對它的需求,而傳統教育加因特網的模式也遠遠沒有發揮出網絡教育的優勢。(吳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