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文娛新聞 > 正文

[亞洲頭條]香港電影金像獎合拍電影成績驕人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07日 13:19)

  CCTV.com消息(亞洲報道):備受關注的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4號隆重揭曉。本次盛典是“香港與內地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實施以來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首次頒獎。為配合CEPA實施的大背景,今年金像獎的主題就是“香港電影與內地電影的更緊密關係”,在本次電影節上,香港與內地合拍的參賽電影也的確不負眾望,取得了驕人佳績。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4號晚,入夜的香港九龍尖沙咀文化中心霓虹幻彩、群星閃耀,代表香港電影界最高榮譽的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在這裡隆重舉行。

  當晚的頒獎儀式進行了近3個小時,19個獎項各歸其主。


  這是“香港與內地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實施以來的首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在這次盛會中,香港與內地電影界合作的影片也格外引人矚目,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本次金像獎中,由香港與內地合拍的影片《大塊頭有大智慧》成為本屆金像獎的最大贏家,這部影片一舉囊括了最佳電影,最佳編劇和最佳男主角三項大獎。香港影星劉德華憑藉在這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再圓影帝夢。而電影節中的另外一項大獎最佳攝影獎也被另外一部香港與內地合拍片《戀之風景》收入囊中。

  儘管目前的香港電影仍在低谷中徘徊,但在當晚的頒獎禮上,香港電影工作者對於香港電影業的信心仍令人振奮,而香港特區政府對於香港電影界的支持也令人鼓舞。出席頒獎典禮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在致辭時表示,香港電影工作者為香港電影贏得了成就和地位,特區政府將繼續支持香港電影的發展。

  此外,在當晚的頒獎典禮上,數位內地嘉賓的出現也體現出香港與內地電影界日益緊密的聯絡。姜文,馮小剛,周迅,徐靜蕾這幾位內地電影人都與香港電影工作者有過愉快的合作,也被許多香港觀眾所熟知。

  為進一步推動香港與內地電影界的合作,在本屆電影節前夕,電影節組委會還舉辦了“香港與內地電影更緊密關係研討會”,誠邀兩地電影人,探尋香港與內地電影業未來合作方向。在研討會上,與會的香港與內地的資深電影屆人士都表示,CEPA為兩地電影界的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機,電影工作者如果能充分把握這一良機,共同努力,會使整個華語電影的發展開拓出一片嶄新天地。

  新聞背景:香港電影業的輝煌與低迷

  早在1982年的時候,香港舉辦了第一屆電影金像獎,並力圖把它辦成中國人的奧斯卡。從那以後,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規模越辦越大,漸漸成為整個亞洲電影界的盛事。可以説,香港電影金像獎見證了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期。然而,時過境遷,香港電影業在經歷了輝煌之後,卻開始逐步陷入了低谷,昔日的“東方好萊塢”似乎已經風光不再。

  香港曾經是亞洲乃至世界的重要電影生産基地,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最輝煌的時期,每年出産電影多達300部。

  香港的電影類型豐富多樣,包括功夫片、歷史人物片、史詩片、警匪片、喜劇片等等,觀眾群體十分廣泛。一提起香港電影,像《英雄本色》、《倩女幽魂》這樣的製作精良,構思精巧的作品,幾乎是婦幼皆知。

  香港影片在為觀眾創造歡樂的同時也為亞洲培養出了一批超級明星,有傳奇般的動作明星李小龍和成龍、俠骨柔情的周潤發以及東方邦德女郎楊紫瓊等等。

  同時,香港也是一個主要的電影出口地區,在東南亞、韓國以至北美市場上佔有重要的份額。在最鼎盛的時期,電影業每年能為香港帶來高達10億美元出口創收,這一成績僅次於美國和印度居世界第三位,這也使得香港贏得了“東方好萊塢”的稱號。

  然而,在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之後,香港電影業步入了一個“寒冬季節”。一方面,很多影片的製作水平難如人意,而另一方面,家庭影院及其它娛樂方式日漸流行,也造成了觀眾大量流失和票房收入大為萎縮。此外,過去一直佔港片總收入一半的出口市場也日趨疲軟。除了好萊塢大片,韓國及泰國影片在近年來日益成為港片的強勁對手。以前一部香港電影在韓國可以獲得幾十萬美元的收益,但是現在卻只能收到數萬美元。

  根據最新的統計,去年香港開拍的電影已經下降到了不足80部,業內有七成人士失業或半失業。一時間,香港影視圈內“救市”的呼聲不斷,香港電影業總會更是公開吶喊:目前本地電影業已陷入危急存亡之秋,如果這樣繼續下去,香港電影的時代就要終結了,我們只能等待一個奇跡的出現。

  新聞觀察:借助CEPA東風 香港電影期待重塑輝煌

  面對本地電影業所遭遇的嚴峻危機,香港電影業人士近年來一直在努力尋求擺脫危機的出路,毋庸質疑的是,有著龐大的潛在市場,而又具備近水樓臺之利的祖國內地早就進入了他們的視線。很多人認為,2004年對於香港電影來説,是一個利好的年份,因為隨著《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協議》從今年元旦開始正式生效,香港電影得以獲准大舉進入內地市場,這勢必為港片的復興提供強大的動力和廣闊的空間。

  其實在近年來,由於港産片市場的不景氣,不少香港電影人早已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潛力巨大的內地市場。

  由於有著共同文化背景和歷史淵源,香港影片多年以來一直在內地有著廣泛的收視群體。此外,香港電影經過多年的商業化市場運作將電影細化為類型影片的概念和開拓國際市場經驗,也為內地電影業人士提供了值得借鑒的豐富經驗。近年來雙方合作的影片《臥虎藏龍》《英雄》等不僅在兩岸三地取得豐碩的市場業績,同時也為中國電影在國際電影市場贏得了榮譽。

  從今年元旦開始,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簽訂的《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協議》正式生效,這一協議也簡稱CEPA。根據協議的規定,港産影片可以不受進口配額限制在內地發行;香港與內地合拍片可享受國産片待遇;港資可以在內地控股經營電影院。這無疑給香港電影打開了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廣闊市場。

  眾多人士一致認為,無論對香港電影業者還是內地觀眾,這都是一個“雙贏”的決策。香港電影業成熟的商業運行機制一旦和內地豐富的人文資源形成有效的結合,勢必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港産片以及合拍片的數量與質量,在與內地影片形成激烈競爭的同時,也將刺激內地電影製片業的發展,大家可以攜起手來,共創中國電影的美好未來。

  而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一新措施的確為處於低迷之中的香港電影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香港和內地的合拍片量大幅增加,佳作不斷,包括《無間道》、《大塊頭有智慧》等一批電影在內地取得了令人驚嘆的票房成績。人們有理由相信,借助CEPA實施的良好契機,將會有更多的香港電影呈現在觀眾眼前,不但叫好,而且叫座。

  國家廣電總局電影事業管理局局長童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內地有著13億觀眾和豐富的題材,香港在影院管理和電影製作方面運作經驗比較豐富,如果內地與香港的電影工作者聯起手來,將來就可以形成一個互動、雙贏的局面。

責編:柳博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