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影片《灰色地帶》展現人性灰色一面
央視國際 (2002年10月12日 19:25)
央視國際消息(國際時訊):前幾年,一部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位名叫辛德勒的德國商人幫助納粹集中營中的猶太人逃生的真實歷史改編而成的影片——《辛德勒名單》,曾引起不小的轟動。最近,一部同樣根據二戰納粹集中營史實改編的影片《灰色地帶》,卻揭開了集中營中另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影片《灰色地帶》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臭名昭著的奧斯威辛集中營為背景,根據發生在那裏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當時納粹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採取了一種名叫“特別指令”的迫害方式,就是將一批猶太人編成13個“特別小組”,這些小組成員如果願意幫助納粹處決猶太人同伴的話,他就可以多活幾個月;如果拒絕執行,就得被立即處死。作為“特別小組”成員的猶太人,都陷入了是“當納粹幫兇”還是“立刻被處死”的兩難境地。
影片圍繞其中一個猶太人特別小組準備發起反抗行動展開。一個偶然從毒氣室逃生的14歲女孩卻使這場抵抗被迫拖延。到底是救出這個女孩,尋求良心上的安慰?還是繼續幫助納粹殺人,為準備中的反抗作掩護?這群猶太人再度陷入矛盾之中。
電影導演蒂姆 納爾遜説:“這部影片是關於痛苦的選擇。要麼被殺,要麼殺人——靠當納粹的‘殺人機器’卑微地活下去。我覺得,我必須揭開這一事實的真相。我們必須直面這段殘酷的歷史。”
雖然同樣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納粹集中營為背景,同樣探討人性的善與惡,《灰色地帶》與《辛德勒名單》的視角卻不盡相同。影片《灰色地帶》通過探討在納粹集中營這樣特殊的環境下,猶太人作為被殘害、被蹂躪的對象,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又如何對待無數同伴的生命;從另一個角度,表現了人性善惡之間的“灰色地帶”。
影片主演大衛 阿爾奎特説:“這部影片不同於一般典型的表現大屠殺的電影。納粹和猶太人並不是在黑與白的對立面上。我們想探討的是人們為了生存到底能付出多大的代價?人性到底能沉淪到什麼樣的地步?”
雖然影片《灰色地帶》還未正式公映,但影片涉及的內容、真實而殘酷的表現手法,在試映時已經引起了爭議。
責編:李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