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香港輿論熱評“兩岸經貿論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6日 17:38 來源:
    專題:首屆兩岸經貿論壇

  新華社香港4月16日電 剛剛落下帷幕的“兩岸經貿論壇”在香港引起強烈反響。連日來,香港報刊不僅大篇幅報道相關消息,而且紛紛發表社評和評論,高度評價參與論壇各方在促進兩岸和平、為民眾謀福祉方面所做的努力。輿論認為,“兩岸經貿論壇”是推動兩岸經貿往來和發展的務實舉措,而大陸公佈的15項優惠台灣同胞的措施,更是充分體現了大陸方面著眼于台灣人民利益的善意和誠意。

  16日出版的香港《文匯報》以《對臺胞有利的事必定做好,大陸送15項惠臺大禮》為題,大幅報道了“兩岸經貿論壇”閉幕和所取得的成果。報道轉述島內報章的評論説,現在一股趨勢已隱然成形,陳水扁當局的行徑越來越被主流價值所揚棄。

  該報還發表社評認為,在兩岸官方交流因為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而無法進行的情況下,國共提出的“兩岸經貿論壇”不僅被視為國共兩黨交流繼續深入的一項重要舉措,更被看作是兩岸交流中的一大盛事。可以相信,“兩岸經貿論壇”必將對深化兩岸經貿合作、構建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産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社評説,自去年4月國共兩黨歷史性會晤以來,臺海情勢喜中有憂。一方面,兩岸關係中有利於遏制“台獨”分裂活動的積極因素增多;另一方面,陳水扁當局從維護一己一黨的私利出發,倒行逆施,公然背信棄諾,強行終止“國統會”和“國統綱領”運作,在“台獨”的道路上邁出危險的一步。在陳水扁蓄意破壞兩岸關係的背景下,國共兩黨推動“兩岸經貿論壇”舉行,既是對陳水扁的反制,也有利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貿與人員交往,擴大兩岸共同利益與共識基礎。

  《大公報》16日在頭版頭條的位置刊登了《兩岸經貿論壇成果豐,大陸推15措施惠臺》的報道,詳細列舉了這15項惠臺措施。該報在社評中説,“兩岸經貿論壇”的舉辦,是去年4月胡錦濤與連戰首次會晤、國共兩黨在相隔半個世紀之後再度重逢的一項重要成果,説明國共兩黨的共識,的確是順應歷史潮流,可以真正造福于兩岸民眾。

  社評認為,面對兩岸經貿“合則兩利”的事實,陳水扁負隅頑抗,提出了所謂“保護台灣本土經濟”、“減少對大陸依賴”等荒謬説法。而事實是,台灣本土經濟想要進一步發展和成長,首務之急就是衝出台島小天地的囿限,跨越海峽,融入到中國大陸體積龐大的市場經濟體系、融入到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富強振興大業中去,只有這樣,台灣本土經濟才能有如站在巨人肩上的雄鷹,再度起飛,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香港《成報》16日在社評中説,“兩岸經貿論壇”閉幕式上,中臺辦主任陳雲林獲授權宣佈大陸新制定的15項優惠臺胞措施,為兩岸人民尤其是台灣同胞帶來實際利益,可見兩岸的融和勢頭已經銳不可當。台灣當局不宜再設下路障,否則只會令自己走上絕路。

  社評表示,可以看到,北京現正實踐承諾,用最大的誠意和耐心,向台灣釋出善意,並把實惠落實到台灣老百姓身上,台灣社會各界對此都會表示歡迎。屆時,如果台灣當局仍然冥頑不靈,只會受到台灣人民的唾棄。

  香港《明報》在評論中表示,大陸一口氣贈送台灣15項大禮,包括教育、醫療、漁農産品銷售等等,大部分是涉及台灣民生,這體現出大陸推行的以民為本的施政理念,顯然也施之於臺。這次大陸贈臺的大禮,惠及面甚廣,吸引力也甚大,比如承認高等教育學歷、允許合格醫生前往大陸註冊行醫等。

  評論説,台灣當局如果簡單地以“糖衣炮彈”回應這些惠及民生的措施的話,難免有悖民心。評論認為,大陸推出的對臺優惠措施,固然是著眼于台灣人民的利益,更體現胡錦濤堅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完)

責編:吳田甜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