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8日 06:39 來源: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消息:醫藥費:不能承受之重
中國社科院不久前出版的《2006年社會藍皮書》指出,我國有65.7%的人沒有任何形式的醫療保障,完全靠自費支付醫藥費用。大約1/4的受訪者因為無力支付醫療費用而放棄治療。衞生部第三次國家醫療服務調查顯示,在農村,約有40%─60%的人因病致貧、返貧,中西部地區因看不起病而死亡的比例高達60%─80%。
據統計,近8年來,我國門診就醫費增長了1.3倍,住院費用增長了1.5倍,平均每年門診費用增長13%,住院費用增長11%,都超過了居民收入增長的幅度。目前,城市平均住院費用是7600元,而城市居民的年平均收入是6500元。農村平均住院費用2400元,剛好相當於農村人口年均純收入。看病貴、藥價高,使老百姓不得不捂緊錢袋,減少日常消費支出,以備生病等不時之需。
以藥養醫:藥價虛高癥結所在
當社會各個收入階層都對過高的醫療費用發出質疑,我們就不得不把目光投向醫療衞生體制和機制。
目前,我國醫療服務機構90%以上是公立的,但由於財政投入很少,相當多的公立醫療機構僅保留了“公立”的外殼,內部運行機制卻是市場化的,主要靠向群眾就診收費維持運行和發展,公益性幾乎蕩然無存。近年來,價格主管部門先後17次出臺措施,降低1100多種藥品零售價,總金額達350多億元,但群眾看病貴、藥價高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真正解決。可以肯定的是,醫院以藥養醫的體制問題不解決,藥價就無法回歸它本來的價值。
同時,有限的醫療資源在市場化配置之下,自然導致農村醫療機構服務量下降,而服務量的下降又導致服務能力的下降,兩者形成惡性循環,使有限的醫療資源配置嚴重不均衡。
在2000年世界衞生組織對其成員國衞生籌資與分配公平性的評估排序中,中國列第188位,在191個成員國中倒數第四。在衞生總體績效評估排序中,中國也僅列第144位。
體制變革:解決看病貴的出路
醫療高價加上醫藥費個人負擔比例偏大,造成百姓就醫費用支出持續走高。出路只有一條,就是從根本上改革醫療衞生體制。一方面增加醫保體系覆蓋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另一方面增加財政投入,恢復公立醫院本來面目,截斷醫生與藥品銷售之間的利益聯絡,使醫療收費逐步趨於合理。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的專家指出,改變目前醫療高價、以藥養醫的狀況,就應該把現有醫院進行分級、分類管理,保留一定數量的公立醫院,由財政部門加大投入,用財政資金維持其運營。同時放開其餘醫院,讓其走向市場,引入第三方保險機構,監督並制約其收費的合理性。收費不合理,第三方保險機構就會把其客戶群即患者轉到其他收費合理的醫院,由此使市場化運轉的醫院利潤率趨於合理、平均。
另外,要不斷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加大財政轉移支付的規模,改變目前醫療保障制度結構單一、覆蓋面狹窄、保障功能低的弊端,使絕大多數人能夠享受到基本醫療保障。
可喜的是,剛剛在兩會上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從三個方面突出抓好醫療衞生工作,逐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一是加快農村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五年內國家財政將投入200多億元,對鄉鎮衞生院和部分縣醫院的房屋和設備進行改造;二是大力發展城市社區衞生服務,實行社區首診制度試點,逐步實現小病不出社區、大病才上醫院;三是深化醫療衞生體制改革,深入整頓和規範醫療服務、藥品生産流通秩序。
眼下,平價醫院、惠民醫院、濟困醫院已經在一些地方試行,盼望它們能給更多人帶來健康的新希望。
責編: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