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農田別墅拷問新農村考核體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5日 15:06 來源: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在四川省綿陽市農業科技示範區(以下簡稱“綿陽農科區”),竟有5個類似的別墅小區。這些農民雖然住在歐式別墅中,卻在為一日三餐而發愁。日新村小區是綿陽農科區5個別墅小區最“靚麗”的一道風景,該小區位於距綿陽市區10公里的綿(陽)鹽(亭) 公路沿線。記者在現場看到,日新村小區的別墅群為倣歐式建築,分為2層和3層兩種,統一採用米黃色外墻磚和紅色歐式瓦,門窗邊緣均裝飾著倣古羅馬浮雕。小區門口,牌坊上“日新村”3個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步入小區,村委會辦公樓外已經雜草叢生。房屋之間空地上,房主們“因地制宜”地種滿了胡豆、青菜、蔥等各種蔬菜。 (4月4日新華網)

  農田別墅無疑都是當地某些政府領導的“政績牌坊”。世代民種田為生的莊稼漢信雖然住進了城市裏富裕人家才擁有的別墅,遠遠望去,他們似乎已經達到或超過了小康標準,但實際上,那些緊鎖的房門和佈滿的蜘蛛網直觀地告訴人們,一腳跨進別墅,一腳還在淤泥裏勞作的農民兄弟們,還沒有脫離因貧困而為生活奔波的命運,甚至還要為日常的生活費發愁,就連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城裏人”還是“鄉下人”。

  像四川綿陽農業科技示範區進而的“農田別墅”並不只是一兩家。此前,福建漳州市西坑村過去是福建省聞名遐邇的模範“小康村”,“家家住別墅、人人蓋新樓”的山鄉新景曾引得眾口稱讚,但是由於舉債修建別墅的村民無力歸還貸款,漳州市平和縣坂仔鎮農村信用社主任賴文標對記者説:“西坑村43戶村民建別墅的80多萬元貸款9年了,本息一分未還,現在只能去法院起訴他們了,我真不願得罪這些老實巴交的鄉親們。”那麼是誰讓這些祖祖輩輩過慣了量入為出的生活,不輕易欠下鉅額債務的農民們成了法庭上的被告?

  在曝光、質疑這類事件之時,我們更多的將譴責的筆觸指向農村基層幹部,好像都是村官惹的禍。誠然,村官有村官的責任。但究其深層次的原因,根子卻在上頭。多年以來,宣傳改革開放之後農村翻天覆地的新變化無不將鏡頭對準村落與農舍,不惜翻箱倒櫃,找出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照片進行“落差式”比較,最閃亮的地方莫過於樓群別墅的出現。那些堪稱先富起來的示範村,樣板村典型,整齊劃一的居民區和氣魄不凡的現代化洋房一直是領導們描繪與推廣的模式。在考核農村經濟時,層層級級要報表,看數據,那些洋房別墅又以平方、造價、款式轉化成數據呈送于各級領導的案頭,再躍入重要講話、主題報告和長篇通訊,所謂讓數據説話最有説服力。

  耳聞不如一見。就像當初的村村通公路一樣,領導走上一圈,看下面怎麼玩假?可是,這一走不要緊,別墅一大群,真真切切在矗立在地上,這就是新農村最直觀最形象的GDP,這就是農民們的立體存款折呀! 眼見為“實”的領導們更加相信這就是改革開放帶給農村的新景象,這就是現代農民小康生活的真實寫照了。然而,筆者要問,為什麼上級領導考核檢查時,只相信那些空殼別墅,而不去實實在在地統計一下農民地裏的收成,外出打工的凈掙?為什麼不能像溫總理那樣在預先安排的行程之外,堅持到農家隨便轉轉,脫鞋上炕,與農民們拉拉家常,讓他們説出實情來?為什麼不能像焦裕祿那樣看看農民的米缸,摸摸農民的棉被,揭開農家的鍋蓋,看個究竟呢?

  當“廁所貼瓷磚、門前建噴泉、貸款建洋房、扛著鋤頭進電梯”一次次見之於媒體,它所暴露的不僅僅是地方官員在新農村建設中的認識偏差和失誤,而且更多的是上級領導對農村經濟發展考核上的嚴重滯後和流於形式。隨著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單一的、以建多少新房作為發展和富裕標準的考核體系早該而成為歷史。在新農村建設中,應當更多的圍繞“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制定出適合農村現狀和符合農民願望的綜合考核標準來,讓新農村的美麗圖景不再是田間別墅一點紅。 (作者:梁江濤)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柳博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