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科院自主創新"概況篇":有目共睹的成功範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26日 17:47 來源:
    專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建設創新型國家

  新華社北京3月26日電(記者 李斌)數字音視頻技術成為國家標準、自動化所和一家石化企業簽署上千萬元“訂單”、生物物理所劉力研究組在《自然》雜誌上發表關於“果蠅記憶”的論文……

  新年伊始,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科學,從戰略高技術到公益性研究,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中國科學院喜訊不斷。

  實施知識創新工程試點8年,中科院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之路: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創新隊伍精幹凝練,園區建設整潔大方,創新能力和國際影響力大為提高,整個面貌煥然一新。

  舊貌新顏:改革決定命運

  8年前的中國科學院卻是另外一個樣子:一方面園區陳舊,辦公條件落後,職工收入不如人意;另一方面,科研力量分散,學科目標老化,隊伍缺乏創新能力,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模式導致研究機構幾乎無一例外地形成相互封閉、力量隔斷的體系,難以適應科技的迅猛發展。

  憶當初,中科院“掌舵人”、院長路甬祥説:“是知識經濟的興起和亞洲金融風暴,使我們開始重新思考。一個大國應該有自主的國家創新體系,不僅創造知識,而且創新技術,還要把科技轉化為生産力,造福於人民。”

  “樹立一個正確的目標非常重要。”1998年2月,在經歷了數個月的戰略研究後,中科院向黨中央國務院遞交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報告,提出到2010年前後建設“一個中心三個基地”的目標,受到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批准中科院開展知識創新工程試點。

  凝練科技目標,調整學科方向,確定重點發展領域,整合研究機構,按需設崗、全面實行崗位聘任制,加強園區建設……8年過去,一系列改革在科學院推出,由點及面,步步深入。

  揮手8年間,舊貌換新顏。物理所、化學所、藥物所……如今,無論是在北京、上海,或者其他城市,走進一個個中科院的研究所,往昔陳舊、不景氣的氣象已經一掃而空,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這些研究所環境整潔,辦公條件、軟硬體環境已絕非昔日可比。

  在許多研究所的墻上,張貼著一份份專家講座通知;實驗室裏,科研人員挑燈夜戰的場景也不再是新鮮事,中科院全院上下洋溢著勃勃生機。

  “8年前,我去國外出差,看到人家的研究所窗明几淨,很是羨慕。”中科院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蔣協助説,“去年我又去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新鮮感,在園區建設、硬體環境上,我們現在已經不比發達國家差多少,一個嶄新的硬體平臺已經搭建。”

  成果纍纍:創新能力大提高

  中科院提供的一長串成果“清單”讓人眼花繚亂。在這些項目、課題和拗口的專業名詞背後,是科技創新能力正在崛起的國家科技隊的矯健身姿。

  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學前沿,加強原始科學創新,加強關鍵技術創新與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為我國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不斷做出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創新貢獻──中科院2002年提出的新時期辦院方針,現在已經不僅是研究所所長們“耳熟能詳”的一段話,而是已經融入血脈之中,演化成了眾多研究所和科研人員實實在在的行動。

  正是遵循這一方針,8年來,中科院的科研人員堅持創新跨越,競爭合作,成果迭出。

  ──戰略高技術上,除了龍芯通用CPU芯片、曙光和深騰高性能計算機等廣為人知的成果外,創新一號存儲轉發通信小衛星、風雲系列衛星有效載荷、煤合成油、超短超強激光系統等一大批技術都處於國內領先或者國際先進水平。

  ──重大公益性科技創新上,油氣資源勘探理論與技術應用、青藏鐵路凍土路基穩定性關鍵技術與示範工程、糧食估産和農情監測……一系列創新成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了實際作用。

  ──重要原始科學創新上,人類基因組計劃1%測序精確圖、水稻基因組測序與功能研究、有機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學研究、納米材料的製備與結構物性研究……琳瑯滿目,不一而足。

  不久前,中國科學院工作會議傳來消息:2005年中科院科技“産出”數量和質量持續快速提升,專利申請近4000件,發明專利佔84%。在各學科影響因子前15%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的高質量論文總數,比上一年增長近20%。“2005年,我們在《科學》和《自然》上發表論文總計34篇,佔全國總數近45%。”

  高技術産業也獲得長足進展,院所持股企業銷售額達1231億元,為社會提供就業機會6.8萬個,知識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使社會企業形成銷售收入414億元。

  內外認可:中科院成“範例”

  “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但沒有一件事情是容易的。”3月20日,中科院工作會議小組討論會上,高鼻藍眼的法國人杜文聖一亮相就引人關注──這位58歲的著名病毒學家用法語發表著自己擔任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所長一年多來的感想。“中國的機遇很多,發展很快。對我來説,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我喜歡這種挑戰。”

  “這是中科院工作會議上第一次出現真正的洋人。”一位工作人員介紹。

  這種微妙的變化也許能昭示些什麼。和他人合作,與強手共舞,過去幾年裏,這成為中科院強身健體的路徑之一。為此,中科院和一些發達國家的科研機構加強了合作,和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在上海合作成立的巴斯德研究所就是其中一個。

  “我們不僅要出成果,更要出人才。”從創新之日起,這就是路甬祥始終堅持的信條。

  科技發展,關鍵在人。8年來,中科院在人員總量減少30%以後,不斷培養和引進人才,創新崗位人員年更新率保持在5%以上,2萬多創新崗位中,博士佔1/3,碩士近1/4,45歲以下的佔77%,中青年成為創新隊伍的主體。所級領導幹部平均年齡47歲,45歲以下幹部佔全院領導幹部總數的44%。

  有一個數字,往往被忽略。2005年,中科院全院出訪7800多人次,來訪13000多人次。“這是連續第三年來訪人數超過出訪人數,而且來訪者多數來自發達國家。”中科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邱舉良見證了這一變化,“這説明我們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在增加。”

  8年披荊斬棘,8年勵精圖治。中科院的知識創新試點和創新能力,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認可。“8年前,我們和在基礎研究領域享有盛譽的德國馬普學會差距很大,它平均一年在高端學術刊物上發表八九十篇論文,我們只有四五篇。而現在我們的SCI(美國《科學索引》)論文數量從2004年就超過了它,論文質量也大幅度提升。”

  迄今為止,對一項科研計劃、科研工程進行評估,在國內尚不多見。2004年,國務院科教領導小組委託科技部組織專家對中科院知識創新二期試點進行評估。在聽取彙報、分析數據、實地調研後,評估組認為試點工作成績顯著,並對中科院開展三期試點和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充滿了信心。

  今年3月,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根據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海量數據進行的“世界科研機構學科競爭力排行榜”表明,中科院有16個學科進入美國基本科學指標的學科前30名。“中國國家知識創新工程成為國內外有目共睹的成功範例,中科院的科研實力值得肯定。”主持研究的武漢大學教授邱均平説。

  更為引人關注的是,在今年初舉行的全國科技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的新中國成立以來七大標誌性重大科技成就中,兩彈一星、載人航天、高性能計算機、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基因組研究等5項都和中科院密切相關,或者以中科院為主完成。載人航天、高性能計算機和基因組研究三項成就,是近年來中國科技界取得的驕人成績,中科院在其中或者是積極參與,或者是發揮了骨幹和引領作用。(完)

責編:楊潔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