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視論壇]政治協商新氣象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7日 10:06 來源:
    進入[央視論壇]>>

  CCTV.com消息(央視論壇3月16日播出):

  主持人:董倩

  嘉賓:吳建民(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新聞發言人)

  卞晉平(全國政協副秘書長)

  策劃:楊紅

  編輯:蔣薇薇 徐斌

  播出時間:2006年3月16日

  主持人:各位晚上好,歡迎收看《央視論壇》。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這些詞彙對於普通百姓來説,似乎是跟日常生活有些距離的,但是恰恰是這些詞彙,在推動着中國社會在往前發展。就在這樣一系列詞彙背後,是全國各級50多萬政協委員們和3000多個政協機構在履行職責。前一段時間,中共中央頒佈了一個《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在這樣的一個時候,這樣的一個《意見》的出臺,對於人民政協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可能帶來哪些新氣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介紹一下演播室兩位來賓,一位是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吳建民先生。另外一位是政協大會秘書處文件起草組組長卞晉平先生。兩位好,我們先看一段短片。

  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開展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近日頒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充分肯定了人民政協的歷史貢獻,闡明了人民政協的性質、地位和在我國政治體制中的作用,規定了新形勢下政協工作肩負的歷史任務和工作原則,規範了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程序和機制,明確了政協搞好自身建設的任務,提出了加強和改善黨對人民政協領導的明確要求。

  《意見》同時指出,各級黨委要把人民政協的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統一部署和協調,並按照規定的程序認真組織實施。同時,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自覺接受民主監督,完善監督機制,在知情環節、溝通環節、反饋環節上建立健全制度,暢通民主監督的渠道。提高民主監督的質量和成效。

  主持人:首先一個問題就是,這樣的一個加強政協工作的《意見》是在兩會以前出臺的,為什麼選擇這樣的一個時機出臺這樣的一個《意見》?

  吳:去年政協對1995年以來的工作,中央批轉了一個文件,對於政協系統的工作進行了大檢查,在這個大檢查的基礎上面,中共中央發了這樣一個文件。在人民政協56年,到現在應當是57年的歷史上面,中共中央發這樣一個文件,表明了中共中央對政協工作的重視。為什麼這樣呢?我想從大的氣侯來講,與中國社會的變化密切相關。社會發展得很快,它就面臨着各種各樣的矛盾,這些矛盾需要解決,而在這麼一種情況下,政協的特點突出了,用錦濤的話來説,政協什麼特點?包容各界、智力密集。一方面,它可以了解各方面的情況,面臨一些問題,可以通過參政議政,將過程當中,通過調查研究提出很好的建議。所以某種意義上,我的看法,中國社會的變化,時代的前進,呼喚着政協發揮更大的作用。

  記者:為什麼一定要在這次兩會之前,而不是在去年,或者更早一些呢?

  卞:你這個問題我在好幾個地方都碰到,他們説為什麼在這個時機發表這個東西?其實他光注意到眼前,有人問是發生了什麼樣的大的事件促成這個?其實説到底,這是一個中國的經濟、社會,包括民主政治發展到這個階段,呼喚出這麼個東西來,如果你要看這個文件出臺的歷史,1989年出了個暫行規定中央批轉的,到1995年出了關於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規定,在那個基礎上推進的。最近這兩年,前年修改了政協章程,今年又發佈這個文件,它是我們國家適應現在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民主政治建設一系列發展的結果,它應該是一個必然的産物,就是説它今年不出來,明年也會出來,不是説發生了什麼事情,促成了解決什麼問題,不是針對一個具體問題來的。所以這個文件第一段就説,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現代化,推進民主政治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需要大力加強政協工作,這其實講的就是它這個大背景。

  吳:《意見》裏面第一次把中國的民主概括為兩種形式,選舉是民主,協商,在重大問題決策之前通過廣泛地協商,逐漸形成共識,它第一次鮮明地提出了中國兩種民主的形式,這一點我認為從長遠看,會引起世界的重視。

  卞:我們走自己政治發展道路,講我們自己的政治體制改革,就是要堅持完善這兩種民主形式,這應該講是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中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現在國外有注意到這一點。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政協工作的意見》裏面,我們注意一個詞就是“加強”,怎麼理解這個詞?

  吳:加強的意思很清楚,我認為這個文件的核心是要加強。我記得在政協成立55周年的時候,錦濤有兩句話,政協大有用武之地,也一定能夠大有作為,兩個“大有”,説明在前年,中央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了。所以“加強”這兩個字我覺得用得很貼切,也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需要。

  主持人:卞主任,您怎麼理解“加強”這個含義?

  卞:這個“加強”有兩點是很值得注意的,一個,誰加強。第二個,加強什麼?誰加強,這次是中共中央要加強政協工作,不是説政協自身看到工作需要改進,需要發揮,那也叫加強,但是不一樣。這就是中共中央把它放在全國全黨工作的全局裏面,要通過加強政協工作來實現我們國家的一個總的目標,總的任務。第二,加強什麼?要跟解決現在的時代課題,完成現在當前的歷史階段的任務,全面小康、建設四化、建設和諧社會,這跟過去,比如説80年代、70年代、50年代的“加強”含義不一樣,賦予它新的時代特徵,所以這是這個文件一個特點。

  主持人:這個文件裏面有這麼一句話,“各級黨委要把是否重視人民政協工作,能否發揮好人民政協的作用,作為檢驗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以前是什麼樣的?為什麼這次是這樣的一個規定?

  卞:過去中共中央對政協工作也是很重視的,但是跟現在把提高全黨的執政能力的時候提出這個任務,跟把它作為一種戰略和策略,特別作為一個策略去講,作為一個從當年一個簡單的統一戰線的理論角度去講,意義又不一樣,又昇華了。記得當初設計政協的時候,毛澤東有一段很著名的話,“我們黨取得政權之後,我們決定國家的事情通過民主的形式,比我們黨去直接辦要好得多,今後發展民主要成為我們的一個方向。”在現代條件下,我們處理很多關係,我們黨做出決策,推進民主建設,這是我們黨在現在這個執政時候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政協是我們國家的民主形式之一,運用政協屬於我們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內容,由此才有了這段話,對各級黨委提出要求。應該是我們黨認識上的一個昇華。

  吳:執政能力是通過黨的政策,它提出來的要求來體現的。這就涉及到一個政策要做得對,怎麼樣才能夠決策正確?通過民主的形式,通過協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然後把各方面的專家能夠找來,通過互相切磋,他可能提出一個很好的點子,這樣的話黨委在決策的時候,就會決策得比較正確,這是中國一種民主的形式,中國的民主,投票是民主,協商也是民主,協商意味着什麼呢?我在國外經常跟外國人解釋,他有時候聽不太懂。

  主持人:你怎麼解釋?

  吳:我跟他們講,我説知道嗎?在中國決策的過程,它往往是一種尋求共識的過程,開始大家提出一個點子來,這個點子大家意見,張三同意,李四不大同意,這個階層同意,那個階層有不同意見,通過一個協商的過程,逐漸找到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這一點是相當大程度上有中國的特色,形成協商、達成共識了,這樣通過決定來貫徹,它就有更加廣泛的基礎。在國外是注重表決、選舉,一票投下去了,好壞就是它了,好也是它,壞也是它,必須得承受這個後果。我認為從中國這個實際出發,通過協商的辦法,來進行決策。我想這樣的結果可能對中國的發展更有好處。

  主持人:我們知道因為這是這樣規定的,把執政能力和政協工作聯絡起來,怎麼檢驗它?

  卞:中國除了共産黨還有八個民主黨派,共産黨執政黨和這八個黨派怎麼合作?通過什麼形式去合作?政協就是一個多黨合作的組織,在這個組織裏邊,大家遇到問題互相協商,包括制定國家重大政策,也包括處理相互之間的關係,通過民主協商、相互監督的辦法,這樣在很多問題上可以達成廣泛的共識,而且也有利於民主的渠道,去發揮民主黨派的作用。處理好政黨關係,是執政黨的執政能力的一個檢驗和一個體現。

  主持人:如果考核一個領導幹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幹部,是不是能夠很好地做好政協,支持政協方面的工作,怎麼去檢驗他的工作?

  卞:這裡面文件裏有很明確的要求,比如説在民主協商的時候,開協商全會的時候,領導同志要到政協的會上參加討論,共商國是,在政協的常委會上,政府的領導同志要去通報情況,聽取意見,比如説黨委加強對政協的領導,要研究工作,要進行部署,而且提出若干的支持,這次文件裏提出七條要求。

  十六屆五中全會前夕,全國政協曾召開專題協商會,就“十一五”規劃進行專題協商。委員們所提出的一批重要意見和建議,在中共中央提出的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據介紹,2005年“兩會”以來,全國政協收到委員提案4496件,委員們側重在“和諧社會”構建、節約型社會建設、深化醫療體制改革、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非公經濟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建言獻策,一些與經濟與社會長遠發展問題相關的意見建議,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並被吸納。目前,2005年以來的這些提案已基本辦復,委員對答覆的滿意率均在九成以上。隨着2006年兩會的結束,新提案的交辦工作也將隨即展開。

  主持人:我們再看另外一個,在《意見》裏面這樣的一句話,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政協幹部交流、活動經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要切實幫助解決。這些方面存在着哪些問題?兩位了解到?

  吳:如果政協要開展這樣一些工作,要進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政治協商,需要召集各方面的專家進行調查研究,它當然需要經費了。如果你説沒有經費,這些活動能夠開展起來嗎?不行。所以這一條就表明中央對政協的工作非常支持,在幹部、在經費上面要給予保證。如果説,我們去年,隨便舉一個具體例子,老百姓反映,政協委員反映,農村老百姓飲水不安全,這是個很大的問題,結果我們政協的李蒙副主席帶了一個隊,各方面,包括各個部的,還包括各方面的專家,具體下面去了解,怎麼回事,老百姓喝水現在情況如何?特別是農村。一調查回來之後,寫了一個報告,那是觸目驚心啊!大概有三億兩千萬人現在喝的水不乾淨,這就意味着咱們農村人口1/3喝水不乾淨,這個帶來很大的問題。 最後結果很好,溫家寶總理親自做了批示,而且列入了“十一五”規劃。

  主持人:在現實中有沒有存在因為經費的原因,而導致政協委員在調查的過程中捉襟見肘的情況?

  卞:應該講,各級政協的活動經費基本保證,不能説百分之百,可以保證你正常的工作,正常的調研,但是如果你説的是在新的發展、新的一個事業在開拓的時候,還得有一個過程。這個主要是每年根據你的活動列出預算,納入國家財政,根據你的預算經過審核以後給你提供經費。

  吳:經費有的時候因為現在面臨的課題很多,也有提出很好的課題,一向缺少經費,進展不了,從我們去年工作當中也有,他沒有錢,這個課題很好,怎麼辦?他們有一些企業家,他説我資助,我拿出一部分錢,也有這種情況,也是由政協組織去的。我想之所以中央要寫上這麼幾句話,是因為加強,要加強的話,按照過去的肯定不夠,主要面臨很多的問題,我們要加強的話,我想經費上要給予更多的支持,這個意思。從全國來講還好一點,包括各省市自治區,政協委員要進行調查研究,要了解一些情況,我想應當各級政府要給予支持。

  主持人:(《意見》)裏面有這樣的一句話,“努力創造全黨、全社會,重視和支持人民政協工作的新局面”。怎麼理解這句話的意義,“全社會支持”這個角度?

  吳:比如領導上的支持,對政協工作的支持,我看也表現在,可以説在兩個方面,第一,前面經費,第二他們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之後,提出的調研報告,政府也好,黨委也好可能要認真研究,這是一;第二,政協工作要貼近老百姓,讓老百姓知道政協在幹什麼,這樣老百姓很多東西,可以向政協委員來進行反映,如果沒有老百姓的支持,老百姓不跟你講實話,這個工作能做好?也做不好,包括這兩個層面。

  卞:政協這個工作做的事情、一般提的意見要進入決策,必須同黨委、同政府發生關係,但是現在確實包括一些領導同志,更多的是老百姓對這個情況不了解,比如我本人,我調到政協工作去的時候,我談話的人跟我講不清政協是幹什麼的,對我們這個體制不知道。政協的工作沒有更多的群眾的理解、群眾的參與、群眾的支持,基本政治制度優點的發揮是受到很大局限的。

  吳:去年讓我當發言人的時候,我就跟政協領導報告,我説需要了解一些具體的例子,政協幹了什麼?雖然講了很大的問題,抓得很好,當然老百姓聽得很振奮,還有一些小的事情,小的事情老百姓很關心。我舉了一個具體的例子,我們過去到機場買機票,由於機場建設費要專門去買一個單,完了之後再一起拿着過關。

  主持人:還得排隊。

  吳:所以我們政協委員鄧亞萍提了條建議,提了個提案,她説完全可以打到機票裏面去,這是個小事,解決了。

  主持人:如果您要是不跟我説,我真不知道這是政協委員的提案。

  吳:它有個提案,這些事情比較多。比方這次公佈了很多提案,這實際是讓老百姓了解政協在幹什麼,老百姓了解了之後,就有利於政協發揮更大的作用。

  主持人:政權應該跟百姓、跟民眾再做哪些方面的溝通呢。一方面把大的大政方針跟百姓闡釋,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再有就是把一些小的案例,比如剛才説到機場建設費打到機票裏去,這樣也做宣傳,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其它方面的溝通?

  卞:你比方説,今年兩會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網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網上徵集意見,看看你們在兩會間關注什麼,你們希望我們反映什麼。還有的委員把自己過去一年我提了哪些提案、做了哪些事情網上公佈。我想通過這些渠道以後,群眾會越來越了解政協是什麼。

  吳:實際上你看我給你舉一個例子,南水北調,東線、中線,這個過程當中,後來我們政協委員提了提案,發現這裡面涉及到900多處文物,這就進行了調研。首先在錦濤,下到政協委員那裏去就聽取意見的時候當面就提出來,引起了錦濤的重視,後來政協就組織調研,然後大家提出了很多的意見,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正在採取一些措施。通過媒體,通過像你們,跟公眾進行溝通,這樣的話,政協在提出建議的時候,就能夠更紮實一些,提出的建議可行度就更強一些。

  主持人:剛才兩位已經提到了,説界別是政協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特色,文件裏面説要研究併合理設置界別,擴大團結面,增強包容性,我們怎麼理解這句話?

  卞:過去政協所體現的關係比較簡單,政協會徽上,四面旗幟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産階級和民族資産階級,當時四大階級的聯盟。現在我們這個階級關係、社會關係不止是四家,也不止40個群體了,社會群體分解很多。適應這種變化,政協的界別做過若干的調整,過去我在政協的時候是29個,現在到34個,增加了經濟界,增加了香港同胞界、澳門同胞界。

  主持人:就是隨時在擴大是嗎?

  卞:根據社會情況在調整。

  吳:在今年賈慶林主席的常委工作報告,關於2006年工作的安排裏面有一條,就是要探索發揮界別,各個界別作用的途徑和辦法,這説明這個思想在往前走的。我屬於對外友好界的,首先對於對外友好界的提法,我們小組裏面就展開了討論,對外友好界,國外有些人你跟他友好,他不一定願意跟你友好,但是對外關係界可能面更廣一點,比如講我們的王忠禹副主席,他當選為國際經社理事會,這個國際組織的主席,這是一個很大的非政府的組織,我們進去之後跟各方面非政府組織關係就會增多,他們對中國的情況也很感興趣。我在國外幹了25年,這個階段是充滿偏見的世界,對中國發生的事情,很多人不了解,他就是看到電視上講的那一點,電視上講的很片面的東西,腦子裏就是這樣的印象。但是中國跟外界的關係越來越密切,所以中國的真實形象讓全世界老百姓更多地了解了,我想這某種意義上是一個巨大的生産力。

  主持人:剛才也説到,政協工作可能需要更多的宣傳,因為我們在準備這期節目的過程中發現,研究政治協商制度的這方面的專家和學者似乎是很少的,這是不是也是一個…

  卞:我注意到,在我們國家沒有什麼大學去研究政協的,包括我們的社科院,沒有,我覺得這是我們過去的一個不足,為什麼呢?其實國外對我們倒有一些研究。比如説我們陪領導同志去牙買加,它的總督就説,他注意研究了中國,有這麼一個組織,把各黨、各派、各方面的人都集中到一起,遇到事情大家商量,既能夠集中大家的,他講的也是智慧的意思吧,又能夠把大家都擰到一起不搞分裂,他説這是值得我們牙買加學習和借鑒的政治形式。

  主持人:看來還是有一些工作要做的。一個是研究,另外一方面從百姓知曉的這方面來講,還需要更多地宣傳。

  卞:對,這次這個文件裏面提出來,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和社會主義學院都要開設政協的課程。

  主持人:非常感謝兩位今天能夠來到我們演播室給我們解析《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政協工作的意見》這樣的一個文件,也感謝觀眾朋友們的收看,再見。

責編:辛梓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