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青年報]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機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8日 05:54 來源: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中國青年報消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全新的主題詞,隨著中央一號文件的頒發和兩會的召開,隨著春天的到來,已經讓人如雷貫耳。就在兩會召開前夕,團中央的專題工作會議,更像嘹亮號角發出的戰鬥動員令,牽動全團的視線。

  事業人生發展的機遇,從理論上説是隨時存在的,但機遇的大小卻大有區別。面對難得的大機遇,抓住不放,才有可能創造新的“大境界”。

  這一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機遇,從這一工程涉及的全新的思想認識、給新農村所描繪的美好、準確而又務實的“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定位,從推進這一工程必將牽動全局的態勢來看,至少是國家的一個新的轉型期的到來,是一個時期奮鬥的核心目標,因此對這一次的機遇的認識,值得“高看一眼”。

  團中央集中全團智慧的專題研究,已經為各級團組織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基層組織創建和新型青年農民的培養,更是重中之重。在新農村建設的諸多事項中,發展農村生産是核心,表面看起來不是團組織的中心任務,但我們可以做的是培養新型青年農民,通過培養致富、科技和産業化3類“&&人”,為中央一號文件界定的“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新型農民的培養做有益嘗試,並通過新型青年農民的塑造,為全面提高農村的人才素質趟出一條新路,為黨和政府的事業輸送更多合格的、優秀的青年人才,誠如此,則作為黨的助手的團組織“功莫大焉”。

  在這方面,各地團組織都有成功的經驗,眼下需要的是發揚光大,是對各地成功經驗進一步梳理、總結和推廣。在這一領域,不僅農村團組織大有可為,城市和高校、大企業共青團組織如何順應“以城補鄉、以工補農”的新形勢要求,生發出新的工作切入點,更是全新的大課題。引起廣泛關注的大學生村官試點,匯集了高校、城市、農村團組織的多方力量,已經為這一課題的實施做了有益探索。

  機遇青睞有準備的人,這已是一個最基本的常理。同樣的機遇,能在多大程度上最終轉化為事業發展的實績,卻又因人而異。從團的工作角度來説,在過去的工作中基礎紮實、組織建設下過硬功夫而卓有成效、隊伍不散不垮的;在社會化運作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巧方面已有成功案例、基本解決了工作的物質依託的;能善於將全國精神和地方特色相結合而有所創新、在共性的基礎上能呈現出個性的;特別的,無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對中國特色的“三農”問題早有所心得甚而有所行動的……定能在這一新的機遇面前較快合上節拍,找到工作的著力點,貢獻聰明才智,開創共青團事業的新局面。

  從農村工作的特別要求和新中國成立以來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來看,必須杜絕輕易出經驗的浮躁作風、力戒隨便“貼標簽摘桃子”的浮誇作風、提防製造空洞數字的虛假作風,投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全團無疑又是一次難得的作風整肅和品質歷練的大好機遇。

  最後還要捎上一句的是,共同事業發展了,才有可能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實現個人或小家庭的幸福,所以投身和關注新農村建設,更是每位團員青年人生發展的一次大機遇,值得珍視。

  (黃勇)

責編:劉彥妤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