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馬凱:"十一五"中政府職責的"硬指標"必須考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6日 20:15 來源:
    專題:展望“十一五”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顧錢江 王建華)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6日説,“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提出的約束性指標是屬於政府職責的“硬指標”,必須進行考核。

  馬凱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説,這樣做可以避免盲目地追求GDP,簡單地追求經濟增長速度。

  全國人大代表正在審議的“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首次把發展指標分為“預期性”和“約束性”兩類。其中的約束性指標涉及人口總量控制、單位GDP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耕地保有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森林覆蓋率、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等8個方面。

  馬凱説,預期性指標是國家期望的發展目標,主要依靠市場主體的自主行為來實現。約束性指標,是在預期性指標基礎上,強化了政府必須履行的職責,是政府必須實現、必須完成的指標。

  馬凱説,這種區分有利於分清政府和市場的職責,有利於強化政府在公共服務和涉及公共利益領域需要履行的職責,有利於提高規劃的可操作性,也有利於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績效考核和政績考核體系。他説,“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最主要的指標有22個,其中反映經濟增長的只有2個,反映經濟結構的4個,反映人口、資源、環境的8個,反映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的8個。指標設計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和“五個統籌”的要求。

  馬凱説,整個指標體系中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是兩方面指標:一是GDP年均增長7.5%,這是一個反映産出的指標,表明5年後國民經濟這塊蛋糕能做多大;二是能源消耗和減排指標,反映了投入的情況,衡量了經濟增長在資源和環境上付出的代價。

  “我們不能因為今天增長了,明天就要為今天的增長付出更大代價,”馬凱説,“這樣的增長就不是真實的增長,甚至可能是‘負增長’。只有既考慮産出,又考慮投入,才能綜合地看出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責編:劉棣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