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涉外媒體同心協力報“兩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6日 10:39 來源:
    專題:中國焦點2006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中央電視臺海外中心 盛亦來

人民日報海外版 副總編輯 王行增

中國新聞社 副社長 劉北憲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 副總編輯 馬為公

  人民日報消息(本報記者 任成琦 CCTV-4記者 楊繼紅):

  今年“兩會”大幕剛一拉開,中國各路媒體就異常活躍。3月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中國新聞社四家面向海外報道的媒體負責人齊聚中央電視臺直播間,面向觀眾,以“我有問題問總理”為題,就如何充分反映海外中華兒女對中國“兩會”的高度關注為題,共同探索強化媒體互動、打造傳遞民聲民意辦好“兩會”報道的新模式,展示出中國傳媒活躍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中華兒女同心聲

  “如果有機會出席中國總理會見中外記者這樣的現場,你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這樣的問題能吸引每個中華兒女的目光,幾家面向海外報道的媒體也不例外。

  在“兩會”期間,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與包括上述三家媒體在內的八家主流媒體採取“聯動”報道的方式,關注同一主題,聚焦同一熱點,形成“同一主題、共同關注”的報道格局。

  通過“我最關注的兩會熱點話題”和“我有問題問總理”的民意調查,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今日關注”欄目每天推出“兩會”特別報道“中國焦點2006”,把民意調查徵集到的點擊率最高、最熱門的話題作為該欄目的話題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也通過推出“兩會”特刊,選取海內外讀者最關心的話題,透過獨特的視角,評述中國焦點。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醫療問題、住房制度改革問題、反腐敗問題等,都是海外媒體及受眾關注的焦點。

  “在我們收到的反饋裏面,關心中國新農村建設這方面的比例佔到了75%。”馬為公説。“有些華僑華人實際上關心的也是新農村建設,這個問題在海外華人當中有很大的反響。其他還有教育問題、反腐敗問題,包括醫療問題,基本都是熱點。”王行增説。“通過對海外觀眾關注的問題做一些深層次的探討,有助於讓觀眾對這一次會議的內容和精神有更深的理解。”盛亦來説。

  面向海外求新意

  同樣是面向海外的媒體,報紙、電視、廣播電臺和通訊社各有自己的特點和特色。在“兩會”報道中,不同的媒體都有絕活,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歷年策劃報道經驗的基礎上求新求特。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針對的受眾群體是境外人士和在華外國人,由於他們對中國社會、文化、政治體制的了解程度與中國人不同,他們對中國的關注點也不同,因此電臺在“兩會”前做了專門策劃。首先,通過電子郵件和網絡調查的方式了解境外受眾對“兩會”有哪些關注點。他們對全球五大洲、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萬網民發放了問卷,反饋非常積極。“其中有巴西、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印度、德國、丹麥、意大利等許多國家的聲音,有的聽眾還打來越洋電話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建議。”馬為公説。第二,對“兩會”期間播出的不同語言的節目,他們各有側重點。“對發達國家的節目和對發展中國家的節目並不完全一樣。使用不同語言的記者,是帶著該語言地區特色的不同選題上會採訪的,所以有很強的針對性。”馬為公説。

  中國新聞社今年更加關注海外媒體對“兩會”的反應。他們通過和內地幾家媒體聯合做調查,向海外華文媒體負責人詢問他們對於“兩會”的關注點。“我們訪問了美國、法國、馬來西亞、日本及港澳地區的負責人,請他們談希望從‘兩會’裏得到什麼新聞,根據他們的反映來決定我們報道的側重點。”劉北憲説。

  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報紙版面上開闢了“兩會”特刊。“特刊有華僑華人的一些建言獻策,還有海外媒體對‘兩會’熱點問題的看法等。”王行增説。

  攜手提升競爭力

  隨著現代科技發展,新型媒體不斷誕生。從早期的報紙、廣播到電視和現在的網站甚至手機電視,不同媒體各有優勢和不足,誰都不能完全取代誰。“在目前這個情況下,不同媒體之間的合作能産生良好的影響和效果。”盛亦來對此深有感觸。

  “我這次去印尼參加他們搞的東南亞報紙聯席會議,我覺得應該借鑒一下這個形式,我們有電視臺、廣播電臺、報紙、通訊社,再加上網站,就全了。”王行增建議。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正是認清了這一點,所以利用日益發展的高科技手段,走向多媒體綜合發展的道路。2005年7月13日該臺的網絡電臺一開播,每天就吸引多達40萬到60萬人次收聽。“現在新傳播表現形態日益多樣化,我們除了傳統的廣播外,也有電視、網絡、雜誌、報紙等,將來還要發展BLOG(博客),發展移動傳播。我們每擴展一個傳播手段,並不是簡單的二次傳播,而是帶來一個新的領域,我們不同傳媒彼此之間應該有更好的合作。”馬為公説。

  在“兩會”期間,多家向海外報道的媒體通過協同“作戰”,努力實現通訊社、廣播、報紙、電視、網絡五大傳播渠道的全媒體覆蓋,共同關注同一個主題,理出海內外民眾共同關注的焦點話題,正在形成中國面向海外報道的主流聲音。

  “在印尼的巴厘島,我看到酒店裏面可以看到中央一台、四台和九台3個頻道,還有人民日報海外版。”王行增高興地表示。

  “現在世界上媒體眾多,發達國家在輿論上佔強勢。我們中國面向海外的媒體可以通過彼此合作,提升自己的軟競爭力,向世界傳播我們中國的聲音。”馬為公説。

  (程曉萱 韋川南 幫助整理)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6年03月06日 第三版)

責編:武林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