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200名省部級高官“集訓” 研討新農村建設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1日 07:21 來源: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新京報消息:

  □本報記者 錢昊平 吳學軍 北京報道

  2月20日上午,中央黨校校園內格外安靜,淺褐色的綜合樓四週拉上了警戒線,東北角站崗的一名武警目光緊緊注視著入口。

  憑一張綠色的入會通知,28名中央黨校研究人員陸續進入一樓的綜合廳,此前他們被通知進入會場不準帶包,不準帶錄音、攝像器材。

  10分鐘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面帶微笑出現在會場上。中共中央舉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在經歷7天的學習後,在這裡舉行結班式。

  參加研討班的都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書記、省(市)長,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以及軍隊各大單位的主要負責人。

  上午9時,溫家寶開始了50分鐘的講話。他先脫稿談了他對新農村建設的一些感想,隨後他分別論及新農村建設的意義、目標、內涵、原則等。

  據新華社報道,2月14日,胡錦濤出席了研討班的開班式,並對建設新農村問題做了詳盡闡述。

  “在兩會之前舉辦這樣一個研討班,有利於首先在高層幹部中統一思想,加大貫徹中央方針政策的力度。”中央黨校三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張虎林教授説。

  兩會預熱

  七次研討(究)班中,只有2003年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研討班在9月開班,其他各次開班日期都是在春節之後,兩會之前。

  2月14日上午,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8時55分,身著黑色西裝、紅色領帶的胡錦濤第一個從休息室走進會場。

  9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除出訪的黃菊之外,另8人都出席了開班式。

  主席台下,會場分為三塊:約200名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坐在中間,西邊是服務人員和工作人員,東邊是中央黨校的旁聽人員。這次開班式,中央黨校共有7個教研部獲准旁聽,每部4人。

  “我記了10頁的筆記。”一名參加了開幕式的人士回憶,當時胡錦濤發表了長達100分鐘的講話。

  據新華社報道,胡錦濤在講話中強調了新農村的重要意義,並詳細闡述了建設新農村的六大任務。

  一名與會的中央黨校教授告訴記者,舉辦這次省部級主要領導專題研討班的工作從去年12月就開始醞釀,當時就已明確議題為農村問題。

  這是在中央黨校舉辦的第七次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究)班。1999年1月中共中央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金融研究班在中央黨校舉辦之後,除了2002年,中央每年都舉辦一次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究)班,針對的都是國家、社會當時最主要的問題。

  “研討班放在黨校有別於其他地方,黨校畢竟是學校,在這裡大家有什麼不同看法、想法都可以討論,氣氛比較活躍一點。”中央黨校三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張虎林説。

  而舉行研討班的時間一般都在全國“兩會”之前,新農村問題也是本次全國兩會的熱點議題。

  七次研討(究)班中,只有2003年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專題研討班在9月開班,其他各次開班日期都是在新春伊始之際。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研討班到會的政治局常委人數超過往年,2004年開班式是曾慶紅和黃菊參加的,參加2005年開班式的有胡錦濤、溫家寶、曾慶紅、吳官正、李長春,本次開班式則有8人參加。

  根本之策

  我國城鄉差距越拉越大,1984年城市居民和農民的收入比例是1.84:1,1994年是2.86:1,到2005年則是3.22:1.長期關注三農問題的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天義説,研討班舉行期間,一些最新數字在與會者中進行了傳達,這些數字充分説明目前建設新農村的必要性。

  胡錦濤在開班式的講話中,首先肯定了1978年以來我國農業、農村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但也有一些信息反映我國農業基礎薄弱、生産力水平低的嚴峻事實,有些地方甚至還吃不上飯,目前還有2460萬的農村人口看不到電視。

  在我國4.9億農村勞動力當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只有13%,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是29.2%,而文盲和半文盲還有7.5%.

  我國農民收入較低,而且城鄉差距越拉越大,1984年城市居民和農民的收入比例是1.84:1,1994年是2.86:1,到2005年則是3.22:1.

  此外,1980年農村銷售品零售額佔全國的比例是65.7%,到2005年下降到32.9%.

  “我曾給中南海的領導們講,全國不才7000多萬台電視,兩三千萬台冰箱嗎?可中國有11億人口啊,問題在於70%的農民不是沒有需求,而是有效需求不足,買不起。城鄉差別太大了。”三農問題專家陸學藝説。

  他認為,中國目前主要有兩大矛盾,一是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二就是城鄉矛盾不協調,“三農問題現在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解決好了三農問題才能實現城鄉協調發展。而建設好新農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之策。”

  逐步推進

  新農村問題早在2003年即已提出,“但當時並沒有立即提出解決,而是先提出科學發展觀,再提出和諧社會,一步步推進。”

  實際上,本屆政府一直相當重視三農問題。此前的兩次省部級主要領導研討(究)班上,都對“三農”問題給予了充分的認識。

  2004年2月21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專題研究班結業式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

  我們必須統籌城鄉發展,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決“三農”問題。

  去年2月19日,“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胡錦濤有過這樣的講話:“我要強調的是,在我們這樣一個農民佔多數人口的國家裏,農民是否安居樂業,對於社會和諧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近期而言,去年10月召開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會議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

  去年12月28日至29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研究了“十一五”期間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任務,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討論稿)》。該文件修改後將作為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下發,它將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個綱領性文件。

  今年1月25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安排的內容也是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而2006年的春節,胡錦濤趕赴延安老區、溫家寶到山東農村與農民一起過年,並多次提及新農村建設。

  “應該説本屆政府對三農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是有希望的。”三農問題專家、中國社會學會名譽會長陸學藝説,2003年1月,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農村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就指出“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但當時並沒有立即提出解決,而是先提出科學發展觀,再提出和諧社會,一步步推進。”陸學藝説,可以認為,新農村建設既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的精神,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胡錦濤在開班式上指出了我國現在進行新農村建設具備的條件:總體上講我們已經進入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

  “開這樣的研討班,説明有些同志的思想認識還不完全統一。”旁聽了開班式的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博士生導師王東京教授説,研討班的任務之一也是統一大家在建設新農村方面的理解和認識。

  按照去年10月召開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會議內容,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穩步地加以推進。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這是與過去比提法昇華的地方”,王東京説,新農村本身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就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説法,但以前所描繪的新農村都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些物質方面的目標,而現在的20個字則要求農村建設要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有全面的發展。

  但有一些地方以為,建設新農村就是單純建新房,乃至建“豪宅”。2月20日的新華時評以“‘農民豪宅’不宜提倡”為題,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批評。

  王東京認為,這次提新農村建設的背景與過去也是不一樣的,計劃經濟變成了市場經濟條件。這種條件下,大部分事務要交由市場去調節,政府要做的就是公共財政要覆蓋到農村,公共服務要延伸到農村。目前看來,這一塊做得還不夠。

  一些專家進行調研時注意到,在取消農業稅後,一些地方以財力不足為由,在投入農村建設上積極性不夠。

  但是,此次研討班傳達出的信息是,建設新農村目前已經具備了相當條件,胡錦濤在開班式上指出了我國現在進行新農村建設具備的條件:總體上講我們已經進入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

  具體説來,宏觀經濟、社會又快又好地發展,要求我們做好三農工作,多年的發展,使我國具備了較強的綜合國力,二三産業的比重佔到87.6%,財政收入達到了3萬億元,城鎮人口達到了43%.中央黨校三農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濟學部教授徐祥臨還注意到了,胡錦濤在研討班開班式講話中用了“生活富裕”一詞。

  他認為,與十六屆五中全會的“生活寬裕”相比,“富裕”的富有程度顯然是超過“寬裕”的,而且,過去也沒有提到“生態良好”,“這是不是反映了高層對新農村建設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能就農村建設新農村

  一位與會人員記錄下了胡錦濤這樣的講話:“解決好三農問題僅靠農業和農村內部的力量和資源是不夠的。”胡錦濤在講話中強調,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

  “這又在指導思想上與以前不一樣了。”王天義説,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通過城鄉互動來建設新農村,就要改變過去那種城市是城市、農村是農村的建設辦法。

  “有一種觀點認為,以前脫離農村建設了城市,現在認為也可以就農村建設農村,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新農村建設就只能是死路一條,農業本身是難以讓農民富裕起來的。”

  目前的小農經濟只能解決農民的溫飽問題,而農民增收的最主要的方式應該是在農業之外。

  三農問題專家陸學藝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本身是一場改革,改革的目標要基本改變現有的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讓農村宜居,增加農民收入。

  “此次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新農村建設研討班傳遞出的一個信號是,解決三農問題是全黨、全國的工作安排,不再像以前那樣,被認為只是農林水利等涉農部門的事情。”張虎林説。

  一位與會人員記錄下了胡錦濤這樣的講話:“解決好三農問題僅靠農業和農村內部的力量和資源是不夠的。”

  在此次官方的研討班舉行的同時,有學者和地方實踐者組織也在關注新農村問題。2月18日-19日,由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舉辦的“鄉村治理與新農村建設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據全國政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今年全國政協會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將成為委員關注的熱點之一。

  這位負責人介紹,完善農村社會事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已被全國政協列入本次政協會議建議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供委員們寫提案時參考。(本報記者申劍麗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楊潔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