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日本外相又放厥詞 欲掀中日關係“倒流”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06日 20:32 來源:

  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 題:日本外相又放厥詞 欲掀中日關係“倒流”

  新華社記者 熊爭艷 白潔 張勇

  “奴役台灣人民,為日本統治服務”的殖民文化教育,日前在日本外交當局最高負責人麻生太郎口中竟變成了“因日本實行殖民教育,台灣今天才成為教育水平極高的‘國家’”。麻生的詭辯不僅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也是兩國關係發展中的“倒流”。

  此間分析人士指出,作為小泉內閣的重要成員,日本外相麻生公然歪曲歷史,屢屢放出挑釁性言論,已經嚴重損害中日兩國關係。

  《台灣民眾抗日史》作者、臺海出版社社長安然説,在日本強行侵佔台灣的半個世紀裏,日本殖民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台灣民眾灌輸日本殖民文化,實行民族歧視的教育政策,竭力壓制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播,通過“皇民化運動”在思想文化上同化和奴役台灣人民,企圖使他們成為效忠日本天皇的子民。這嚴重侵犯了台灣同胞所珍視的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獨立精神,給台灣社會留下了深深的傷痕。“所以,日本殖民統治對台灣的文化教育不僅沒有貢獻,反而是一種極大的破壞”。

  作為日本外相,麻生去年10月底上任不久就聲稱“全世界只有中國和韓國在提靖國神社問題,日本可以不必理會”;年末他又誣稱“中國正成為相當程度的威脅”,謬論至今言猶在耳;在最近不到10天的時間裏,這位外相又頻頻“刺激”中日關係:先是鼓吹“日本天皇應參拜靖國神社”,後又美化日本過去對中國台灣的殖民統治。

  “美化日本侵略中國台灣歷史的言論並非麻生一時拋出的妄語,而是暴露出日本右翼勢力根深蒂固的思想體系。”長期研究中日關係的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劉江永教授説。

  專家認為,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對侵華戰爭歷史的認識問題和台灣問題一直是影響中日關係的主要因素。

  “而麻生步步升級,此次把歷史問題與台灣問題結合在一起,是對中國明目張膽地挑釁,也是挑戰中日關係的基礎。”劉江永説。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姚文禮説,中日關係的基礎就是正確對待歷史,以史為鑒,面向未來。“而現在日本外交當局的最高負責人卻從錯誤的歷史觀出發,美化侵略歷史,並稱中國台灣為‘國家’,違背了《中日聯合聲明》的精神和日本政府的承諾,是中日關係的後退。”

  “作為外相,麻生肩負著修復日本對華關係的重任。而麻生現在不是矛盾的緩和者,而是矛盾的製造者,不斷火上澆油,導致中日關繫緊張。”劉江永説。

  事實上,日本不能正確對待歷史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一片聲討。在5日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上,以德國代表為首的與會代表就曾質問日本副外相鹽崎恭久:“為什麼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堅持參拜供奉有戰爭罪犯的靖國神社?”

  在麻生拋出美化日本侵略歷史的言論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隨即表示了“強烈憤慨”。孔泉説:“這種挑戰人類正義與良知的做法最終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專家認為,麻生一系列挑釁性言論的背後還隱藏著他實現個人政治野心的目的。“為了在政治競爭中獲勝,麻生不惜對中國大打強硬牌,以迎合日本右翼勢力,打造其政治強人的形象。”劉江永説。

  儘管今年以來日本政府主要官員也曾表示,日本將進一步與中國加強面向未來的友好合作關係,稱這是日本“不可動搖的基本方針”。但專家認為,目前日方的種種舉動卻與上述表態相去甚遠,令人不得不懷疑,日方是否懷有改善中日關係的真誠動機?(完)

責編:楊潔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