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我國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形成 5000萬群眾被納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24日 20:15 來源:

  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 民政部副部長李立國24日在中國政府網與網民在線交流時説,我國社會救助體系框架已經基本形成,已有5000萬城鄉困難群眾納入到經常性社會救助範圍。

  李立國介紹説,我國社會救助工作主要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經常性的社會救助工作,主要是包括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農村特困戶生活救助以及城鄉醫療救助等專項救助。二是緊急救助制度,主要是指發生自然災害時對災民緊急救助和應急救助行動。三是臨時性的救助,主要指對低收入人群的救助工作和對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包括流浪兒童的救助。四是通過支持慈善事業的發展,培育和發展公益性的民間組織,以及倡導開展群眾之間經常性的互助互濟活動。

  據介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現在已經有2200多萬,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對各地實施這項制度起到主要支撐作用。全國農村五保對象有570多萬人,現在已經納入到五保供養的有320多萬人。今年1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和農村稅費改革的新形勢,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從農村集體供養轉為財政供養,把五保供養對象的吃、住、穿、葬和未成年人教育的保障納入到了公共財政支出的範圍。此外,全國有700多萬農村人口納入到了低保制度,還有1204萬人納入到了經常性的定期、定量救助制度。城鄉特殊困難群眾的醫療救助開展時間雖然不長,也已經有相當數量的困難群眾受益。民政部門還與教育、司法、建設等部門合作,開展了教育、醫療、住房和北方地區供暖等多方面的專項救助。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民政部對幫助困難群眾安全越冬、過好“兩節”作出總體部署,去年底會同財政部預撥了今年的中央財政低保補助資金55.3億,還及時下發了冬令救災資金12億元,用於受災困難群眾的口糧、衣被和取暖。全國多數地方也提高了對困難群眾“兩節”期間的實際補助水平,增加了補助額度,同時還開展了廣泛的社會捐助活動。

責編:曉星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