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學習時報》文章:“文化”如何“弘揚”?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24日 11:24 來源:

  新華社1月24日消息: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第321期刊登文章《“文化”如何“弘揚”?》。文章分析了世界歷史上的三種弘揚文化的主要方式,並指出: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弘揚可以而且應該向外國人宣傳介紹中國文化,重要的是要讓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在本國得到充分弘揚,要貫穿于教育的各個環節,讓所有人都能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對傳統文化有較多的了解,並能在實際行動中貫徹落實,取得好的效果。文章全文如下:

  近來,許多報刊雜誌發表的文章都提到要將2008年的北京奧運辦成“人文奧運”,也講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那麼,文化如何弘揚?從世界歷史上的情況來看,其方式主要有三種:

  一、野蠻式弘揚即武力弘揚,用武裝實力,強迫被侵佔的國家和地區接受某種文化。所謂“殖民文化”、所謂“奴化教育”,都屬於這一類。這種方式是最野蠻的。日本軍國主義侵佔韓國以後,不許韓國人講韓語,用韓文,必須講日語,用日文,推行日本的生活習慣。這些都是奴化教育。日本軍國主義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的目標,實際上就是要將日本文化“弘揚”到大東亞各國去。希特勒發動戰爭,也是為了將日耳曼文化“弘揚”到蘇聯去,還要“弘揚”到法國、英國和許多歐洲國家以及世界各地,從而實現日耳曼文化在全世界的廣泛“弘揚”。現在拉美國家使用歐洲語言,就是當年殖民文化的遺跡。歐洲人主要是英國人佔領美國,用屠殺驅趕的辦法,在美國的大地推行歐洲文化,而印第安人的文化就被邊緣化。孟子講以力服人,不能使人心服。武力弘揚表現出的是霸權主義。霸權主義是不得人心的。

  二、文明式弘揚即積極推廣主動介紹式。將本國的傳統文化梳理、整理出來,積極主動地向外國介紹推廣。將許多重要典籍翻譯成各種外文,發行到世界各國去,讓外國人在閱讀中了解本國的文化,從而達到弘揚的目的。這大概是世界上最為流行的弘揚文化的方式。我們熟悉的例子如中國僧人到日本弘揚佛法,明初鄭和下西洋,是弘揚中華文化;明末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來中國弘揚天主教義,同時傳播西方科技。無論效果如何,都是比較文明的行動,無可厚非。日本人自認為茶道是很珍貴的文化遺産,經常積極主動地向外國人推銷,為了提高推銷的效果,專門雇傭一些外國人,特別是白種人來充當茶道表演中的各種角色。但日本青年對茶道卻不感興趣。他們處於激烈競爭的快節奏的時代,沒有時間去品嘗茶味,只是為了解渴,買了瓶裝冷飲茶,像喝其他飲料一樣,咕嚕咕嚕下去,比《紅樓夢》上説的“牛飲”都豪壯。至於茶葉的種類和特色,茶具的講究與應用,泡茶的程序和操作,茶道的這一切,他們全然不懂,也不想知道。本國人不感興趣不太了解的文化精粹,如何能讓外國人認可呢?中國傳統文化也是這樣,向外國人宣傳儒學如何好,有哪些優秀倫理內容,中國人特別是青年人沒有興趣,當官者對此還帶著批判的眼光,或者言行舉止都沒有儒學的痕跡,誰能相信呢?本國人不相信,如何讓外國人相信?自己不喜歡,如何讓別人喜歡?“以己昏昏”,如何“使人昭昭”?

  三、無為式弘揚即自然示範式。各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努力做好社會各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富了,第二是強了,第三是每個人都受到很好的教育,都很有教養,社會風氣好,人民多數感到幸福滿意,令各國各民族的人民都羨慕。這就是孔子所説的“近者説,遠者來。”(《論語?子路篇》)又説:“修文德以來之”(《論語?季氏篇》)。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對別人就有吸引力,有魅力,人家就會主動來學習。這樣,自己的優秀文化也就弘揚出去了。唐朝時,中國高僧玄奘到西天取經,即到古印度學習佛法。日本派遣大批人到中國學習文化,包括佛教。近代中國人到日本、到歐洲學習西方文化。現代中國人到蘇聯學習。當今各國派遣留學生,也都是主動“來學”的典型。文化傳播有“來學”與“往教”的區別。主動向外介紹,就是往教的方式。《韓詩外傳》卷三?第十四章載:“禮有來學無往教。致師而學不能學,往教則不能化君也。”“來學”與“往教”,效果有很大區別。

  野蠻霸道式的弘揚不得人心;文明介紹式的弘揚收效甚微;無為示範式的弘揚是體現王道的精神,是得人心的最有效的弘揚。社會是發展的,文化也要發展,社會的發展,對於文化有新的選擇。

  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如何弘揚?可以而且應該向外國人宣傳介紹中國文化,但是,我以為更重要的是要讓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在本國得到充分弘揚,要貫穿于教育的各個環節,讓所有人都能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對傳統文化有較多的了解,並能在實際行動中貫徹落實,取得好的效果。這就會吸引很多外國人來學習、研究,實現弘揚文化的目的。説得更具體一點,許多外國人都來中國旅遊,對中國文化有興趣的外國人,往往要到曲阜參觀孔廟。如果曲阜市民對儒學毫無了解,在行為上也不夠文明,社會風氣也體現不出“禮儀之邦”,那麼,向外國人介紹儒學如何優秀,誰能相信呢?各國官方代表團前來訪問,曲阜市長出面接待,如果市長是一個“儒盲”,言行舉止都與儒學相去甚遠,那麼,其結果如何,不言自明。地方官應該是本地文化的半個專家,應該了解該地方的歷史地理、人情風俗,應該讀當地的地方誌,所謂“入鄉隨俗”吧。在曲阜當市長,應該知道一些孔子的情況,應該讀一讀《論語》。現在講“人文奧運”,是不是也應該從這方面著手做點準備呢?(周桂鈿)

責編:曉星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