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5日 11:25 來源:
光明日報消息:“華西的形勢叫既不大好,也不小好,今年又比去年好,而且為明年比今年好打好了基礎。”
吳仁寶“繞口令”式的開場白引起了台下聽眾會心的微笑。眾所週知,這席話是他每次主持村民大會時的“保留節目”。
然而,這並不是華西村的村民大會。台下坐的也不是華西村村民。──在剛剛啟用的華西村南苑賓館
會議廳,“華西村新聞發佈會”正在舉行。在林立的攝像機和話筒之前,吳仁寶,這位曾擔任華西村黨支部書記達40多年之久的78歲老人,一身“仁寶”牌西服,滿口濃重吳音,從容應對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等40多家中央、省市媒體記者的發問,打開心扉,用他睿智而平民化的語言、深邃而樸素的哲理,暢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踐,暢談華西村的現在和未來。
記者們對華西村“長盛不衰”的內在動力表示了強烈的探究慾望。有記者問:“您覺得華西發展到今天,靠的是什麼東西?”吳仁寶回答得不假思索:“華西發展到今天,一是靠中央的方針政策,二是靠科學發展,三是靠實事求是,把中央精神跟華西實際相結合。”又有記者問:“您的創新動力來自哪?”吳仁寶闡述了自己的獨到理解:創新並非超前,而是要將中央政策貫徹到底,中央政策的精髓就是一切為了人民群眾、一切為了國家富強。“是什麼使華西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精神文明建設也齊頭並進 ”親身感受了華西人的文明善良的記者發問。吳仁寶説,這跟村裏的教育有關係 “不忘國家、不忘集體、不忘左鄰右舍”的“三不忘”、“愛黨、愛國、愛華西,愛親、愛友、愛自己”的“六愛”,是村民教育的重要內容。
記者們對吳仁寶的精神世界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現在大家都很關心您退下來後的工作和生活狀況。”一名記者詢問。吳仁寶幽默地回答 “方針政策,黨紀國法,管好一家,我現在就是做這個工作。”又有記者擔心 吳仁寶締造了神話,後來者會不會拘泥于他的模式而不願去闖新路 吳仁寶立刻糾正了“模式”這一提法。他説,他最怕“模式”二字,一談模式,就變成了一刀切,不能從實際出發了。生産關係如何適應生産力的發展,要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不要固定模式,這個就是創新。
記者們提問越來越踴躍,吳仁寶的回答也越來越精彩,聽完即答,不需要一秒鐘的沉吟。一位記者拋出了“敏感話題”:為什麼兩年前吳仁寶退休後,接班人恰恰是他的兒子吳協恩?全場靜寂。這的確是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大家傾聽吳仁寶如何作答。吳仁寶的回答有理有據:“華西培養接班人是培養群體,不培養個人。誰都可以當接班人,但其中有一個標準。他要有三個力:組織能力、發展能力、控制能力。”吳仁寶歷數了吳協恩辦企業、搞黑龍江華西村等業績,“所以他全票當選。”從2003年吳協恩上任至今,華西村的銷售收入以每年一百個億的幅度增加,吳協恩毫不諱言對兒子的稱讚,聽者頻頻點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呼喚千萬個像吳仁寶這樣的&&人。“如果高科技能把你克隆千千萬萬個就好了。所以我今天想問:吳仁寶會不會絕版呢?”一位記者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吳仁寶笑了 “克隆也有假的,像這次韓國的克隆事件,假了九個,可能還有兩個是真的。”台下都笑了,這老頭兒,知識結構還挺先進。吳仁寶真誠地表示,自己只是過去的村支書,沒有受到國際化洗禮。“吳仁寶這樣的人,今後只會多不會少。這次中央五中全會精神,就是對農村進一步指明了方向。這次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就是要把我們黨的傳統繼續下去。”他堅信,未來的村幹部只要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肯定會超過自己。
記者的提問越來越深入和尖銳,吳仁寶的回答也越來越迅速和機智,常常是脫口而出,旁邊的普通話翻譯都趕不上趟了。他用“生命不息,學習不止”來總結自己一生能夠不斷進步的原因;他用“實事求是”總結自己多年擔任村支書的經驗;他用“有福民享、有難官當”來概括華西精神……
發佈會的氣氛越來越熱烈,吳仁寶趁熱打鐵,拋出了一個“大新聞”:他將連續五年開辦全國萬人村支書交流班。“到我們華西來五天時間,食宿統統由華西支付。500元一個人,1萬人500萬元,5年2500萬元。這個錢值得,如果5萬個支部能夠有一半取長補短,回去發展了,這個價值就無法估量了。”“村幫村,戶幫戶,核心建好黨支部,最終實現全國富。”吳仁寶的宣言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原定兩個小時的發佈會延長了半個小時,記者們仍意猶未盡!“一個村官召開‘新聞發佈會’,這本身就是一大新聞了!”“早聽説吳仁寶是理論家、是實干家、是哲學家,更是語言藝術家,真是名不虛傳。”會後有記者問吳仁寶:“您給自己的表現打多少分?”吳仁寶笑著伸出指頭 “80分。”
“吳仁寶最近中耳炎發作,他擔心聽不清楚記者的提問,會前特地請醫生抽了耳中的積水。”江陰日報原總編輯蔡意同向記者們透露了這樣一個關於“新聞發佈會”的新聞。(付小悅)
責編:辛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