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月13日電(記者孫彬、張嚴平)“在‘十一五’規劃中,我講了三句話:村幫村戶幫戶、核心建好黨支部、最終實現全國富。從2006年起,我們將每年請1萬名全國各地的村支部書記來華西村交流,5年就是5萬人,費用由華西支付。中國約有68萬名的村支書,如果每年能有1萬名提高水平,全國富也就快了。”
被外界譽為“天下第一村”的華西村近日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聞發佈會,面對近百家中央和地方媒體,一位老農民──華西村的老黨委書記吳仁寶侃侃而談,介紹了具有華西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和他們的美好願望。
“人民幸福就是社會主義”
“什麼是社會主義?人民幸福就是社會主義。”對於這樣看似普通的問題,78歲高齡的吳仁寶説出了他們的“土標準”:“我們華西人認為,社會主義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可觸可及可用的東西,是讓人民真正幸福。華西人的幸福觀概括起來就是‘五子’,即票子、房子、車子、孩子、面子。現在,這‘五子’華西人都有了,家家住別墅,小的400多平方米,大的600多平方米;家家開小汽車,少的一輛,多的三輛;家家有存款,少的100萬元,多的上千萬元。村裏的大學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越來越多,華西人獲得的各種成績和獎勵也使‘天下第一村’的美稱更加名副其實。”
華西村建立於1961年,當時人口667人,集體資産2.5萬元,欠債1.5萬元,人均分配53元。在吳仁寶的帶領下,華西村開始了大規模的農田改造和新農村建設。1975年,華西村建成了連不少縣城都少有的5層教育大樓,辦起了幼兒園和中小學。1978年底分配時,吳仁寶找一家一戶談心,把年終分配的錢作為投入建廠,入股分紅,從此逐步形成了具有華西特色的“少拿現金多入股”、以群眾股份投入為主體的股份制新集體經濟制度,造就了華西村今天的共同富裕。吳仁寶説:“2005年華西村銷售收入突破300億元大關,同時為明年350億打好了基礎。”
“一分五統”走“共同富裕”之路
“個人富了不算富,集體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算富。”面對記者的提問,吳仁寶闡述了他的共同富裕觀。
“現在華西人富了要‘三不忘’和‘六愛’:不忘國家、不忘集體、不忘左鄰右舍;愛黨愛國愛華西,愛親愛友愛自己。”
新聞發佈會的現場氣氛十分熱烈,記者們爭相舉手提問。吳仁寶説,目前,華西村實行按需分配和按勞分配相結合的社會主義分配模式,貧窮了數千年的中國農民過上了富裕幸福的社會主義生活。村民實行基本生活資料按需分配,不用出門也衣食不愁,除每月正常的工資外,年底還按照個人成績進行按勞分配,同時按股進行分紅,少的每家有十幾萬元,多的可達幾百萬元。
吳仁寶説,華西村走的是共同富裕的道路,自己富了不能忘記左鄰右舍。2001年6月,按照各村自願和“一分五統”的方式合併了周邊的16個村莊,總面積超過了30平方公里,不僅合併了村,還合併了心。
“華西村實行‘一分’就是村與企業要分開,我們把合併的16個村規劃成12個村,老華西村稱中心村,新並村稱為華西一村到華西十二村。什麼是五統呢?一是經濟由華西統一管理,二是勞動力在同一條件下統一安排,三是福利由華西來統一發放,四是村莊由華西統一規劃建設,五是華西村黨委統一領導。這樣的五統最後實現基本生活包,老殘有依靠,優教不忘小,生活環境好,三守促勤勞,小康步步高。”
“一分五統”後,每畝地每年補1500元,大人小孩子每人每年發300斤大米和15斤油,男60歲、女55歲以上都有養老金,最少的每月120元,多的500多元。道路全部修好,上學有困難就幫助,實現最終共同富,吳仁寶説。
現在,華西村的規模變大了,面積由0.96平方公里擴大到超過30平方公里,人口由1528人擴大到30430人。素質變高了,現在全村大中專以上學歷的人已近3000人。經濟變強了,2001年至2005年,華西村共實現銷售收入779億元,可用資金43億元,向國家交稅近14億元,人均收入1萬美元,保持了經濟快速、高效和健康的發展,環境也變美了。
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做到“三不倒”
對於記者稱吳仁寶為“不倒翁”,吳仁寶笑著説,我們做幹部就是要“三不倒”。首先是難不倒。如果這一點通過了,有了一些成績,上級要誇獎,那也要誇不倒。出了一點小名,有人來嚇你,或者來壓你,那也不能倒。如何能做到不倒呢?那就是要做到實事求是,能上能下,能官能民,從全票當選到缺票落選,我都經歷過,但是都沒有挫傷我的積極性。為啥呢?因為我是一名共産黨員,共産黨員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既要相信組織,又要相信群眾,有了這樣的基礎,什麼都難不倒我了。但這一切都離不開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做到“三不倒”。
吳仁寶説:“實事求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如果一個人沒有主見,他當幹部是做不好的,也做不長的,而且是沒有用的。千難萬難,實事求是最難,遇到任何困難都要實事求是,只要實事求是就沒有什麼辦不到的事了。”
“精神文明”是共同富裕的保證
“口袋富了不算富,腦袋富了才是富。物質上富裕起來的華西人時刻不忘精神文明建設。”吳仁寶説,“艱苦奮鬥、團結奮鬥、服從分配、實績到位”的華西精神是華西人的立業之根、創業之本、興業之寶,“精神文明”是華西村共同富裕的保證。
1989年,華西村成立了精神文明開發公司。吳仁寶説:“這個公司負責全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用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武裝村民頭腦。從表面上看,精神文明開發公司不産生經濟效益,實際上公司所産生的效果是無法用經濟來衡量的。全村人整體素質提高了,社會安定團結了,村風民風變好了,凝聚力增強了,這就是華西村的無形資産。精神文明開發公司受到了村民的讚賞,還走出了華西,服務全國。”
此外,華西村還成立了藝術團,吳仁寶自封藝術團團長。6年來,藝術團共創作300多個節目,演出3000多場,觀眾達500萬人次,成為華西思想教育的手段、陶冶情操的創舉、凈化靈魂的熔爐、村民喜愛的文化大餐。現在,華西村實現了“三無”,即無迷信賭博、無上訪告狀、無重大刑事犯罪,以致懸賞舉報華西人賭博的通告幾年來無人揭榜。
最後,吳仁寶滿懷信心地説,在未來的5年內,華西村將實現新的發展。2010年,華西村將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接待海內外遊客500萬人次,真正把華西村建成“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為全國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探索新的經驗。(完)
責編:朱亞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