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青年報]出人才與出成果一樣重要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1日 06:20 來源:
    專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建設創新型國家

  中國青年報消息:

  科技工作以人為本

  胡錦濤總書記1月9日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講話時指出:“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大國,都把科技人力資源視為戰略資源和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因素……。”

  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方新拿到這份講話後,在這句話下面重重地畫了幾道紅杠。她説,總書記的講話把科技人力資源視為“戰略資源”和“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因素”,是對人力資源最高層次的重視。

  作為長期從事科技戰略與政策研究的專家,方新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戰略研究》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研究專題組組長,參與了《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前期工作。她介紹説,2005年末問世的《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就前所未有地關注了人力資源問題。以往幾次國家科技發展規劃只講出成果,這次卻提出,規劃實現的目標不僅要關注出成果,更要關注出人才。

  將“出人才”與“出成果”並重,可以説是我國科技發展史上的第一次。把人才培養和使用作為評價規劃實施效果的重要指標,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

  “在科技工作中,‘以人為本’有兩層含義。”方新解釋説,首先是指以科學家為本,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和工作平臺,使之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另一層意思是,科技工作要“以民為本”,也就是説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用科技發展的成果服務人民。

  “總書記講話的最後一段談的也是這個問題。”方新説。

  人才數量攀升 面臨問題也多

  據統計,2002年我國科技人員總數約320萬人,其中直接從事研究與開發活動的人員約105萬人,科技人才從數量上説,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人才隊伍建設不僅是增加數量,更要提升科技人才的能力和水平。”方新説。

  據記者了解,目前我國的科技人才隊伍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一些專家對記者説,別看我國科研隊伍人數總量居世界第二,但用中國的人口總量去除,數量就少了。我國每百萬人中從事研發活動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僅是美國的1/8,日本的1/9。

  從人才的質量和水平看,與需求相比也有差距。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有所提高,SCI引用論文和專利數量都在大幅上升,但在高水平科技雜誌上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還不夠多,論文被引用的頻次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專利數量是在急劇增加,可是其中發明專利所佔的比例很小,而發明專利中又有60%是外國機構和企業在中國申請的,我國自己的專利佔全部專利的份額很少。

  一些專家認為,我國缺乏高層次人才,無論是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工人還是管理者,高水平的都缺。方新説,尤其是年輕的學術&&人,包括一些年輕院士,在精通本學科領域,在了解世界前沿方面具有優勢,但在知識的博大精深、眼光的遠見卓識、為人的道德風範等方面,與老一代科學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方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專門提到了近幾年出現的科技工作者中“40歲現象”,即眾多領域都出現了一大批40歲左右的學術&&人。“年輕人較早地走上學術&&人的位置,意味著代際轉移基本完成,但也有問題。從現狀看,40歲的&&人對老一代科學家還是會給予相當的尊重,但他們是否有寬廣的胸襟去包容同齡人,是否能給更年輕的一代更大的發展空間就很難説。”

  方新分析,“40歲現象”是由於“文革”造成的人才斷層導致科技人才隔代轉移形成的。作為學術&&人,他們本身的上升空間很大,關鍵是要給更年輕的人才以發展空間。

  要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

  方新認為,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首先是人才觀念落後,“以人為本”的觀念還停留在表面,計劃經濟思想沒有根除,人事管理還是沿用行政管理模式,創新文化尚未變成普遍風氣。其次是體制性障礙,一方面,政府管理過多,行政調控力度過大,法律調控力度不足;社會力量成長緩慢,比如仲介機構尚未建立。另一方面,經濟體制改革沒有到位,市場作用發揮不夠,包括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研究所制度都沒能真正建立起來。

  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上的講話中説:“要堅持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方新認為,這是將人才和創新聯絡在了一起。

  方新説,要實現《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人才目標,必須營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環境。例如,人才培養要從重學歷向重能力轉變,人才引進要從補助性政策向建設性政策轉變,即不只是改善科技人員的待遇,更重要的是給他們提供工作平臺和發展空間;人才成長要從選拔向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轉變,從“相馬”轉變為“賽馬”;人才評價要向個性化評價和社會化評價機制轉變;收入分配要從總量控制向充分體現科技人才創新價值方向轉變。

  作為長期從事科技戰略與政策研究的專家,方新認為,我國應該在未來著力抓高層次的人才培養。以戰略科學家為例,政府要做的是創造條件,例如:創造必要的學術研究基地和平臺,促使其知識不斷更新,使其國際學術地位逐步得到提升;放手讓其承擔重大科技任務,在實踐中不斷提高領導能力和組織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其在科技宏觀決策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其戰略眼光;開拓選才視野,在國際人才競爭中吸引和凝聚戰略科學家;倡導多領域的科學家對話,使每一位科學家從中增長見識、增強戰略眼光。

  本報記者 劉世昕 實習生 付鑫鑫

  本報北京1月10日電

責編:劉彥妤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