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13日 14:49 來源: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福垣今天在第七屆中國經濟學家論壇上説,截至目前,他已經看過了40多個省、縣市的“十一五”規劃,“到現在為止,各個地區做的“十一五”規劃基本上還是增長的規劃,不是發展的規劃,還是就增長論增長。這些規劃的作者,不過把科學發展觀這個口號接過去,放在主題詞裏用黑字表示,腦子裏想的還是經濟增長、GDP排序。提高所謂競爭力,就是和各個兄弟省、兄弟市、兄弟縣打擂臺。”
近兩年,科學的發展觀已經成為我們黨的政策制定的重要標準。在許多地方,在許多時候,我們隨處可以聽到科學的發展觀這個詞。特別是在彙報工作時,我們可以聽到,每個單位、每個部門,不論做了什麼工作,都説是在落實科學的發展觀,都説科學的發展觀的成果。從表面上看,似乎科學的發展觀已經深入人心,似乎地方政府對中央的精神領會的特別快,似乎是中央只要有新的精神出來,地方就能融會貫通,觸類旁通,做到舉一反三。
但從發改委專家對全國的各省市的規劃的評價來看,這當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不能盲目樂觀。因為一個省市的發展規劃,是這個省下一個五年的總體思路,是這個省區發展的觀念,它體現是這個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方向和評價標準,表明了地方官員的政績觀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看到,各省區還在爭規模,比盤子,搶資金,上項目,這説明我們離科學發展觀確實還有一定的差距。
科學的發展觀,即以人為本,全面、協調、科學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從歷史深度、思想高度、世界寬度和現實難度出發,對中國社會發展進行全面、綜合考量的結果,是求解當代中國最為複雜的發展方程的最優方案。因此,科學發展觀,無疑是新時期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民族復興,構建和諧社會的施政綱領。 “以人為本”,就是真正把人作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歸屬,強調人民權益的保障,把中國的發展從片面的“物本位”中解放出來。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靈魂。而現在的情況是,我們還在強調物的發展,強調經濟增長速度,思路和過去還沒有區別。我們口上説綠色GDP,心裏卻仍在考慮經濟增長速度。
應該説,從過去的模式中走出來,徹底轉變觀念,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它需要過程,需要時間,更需要我們的官員轉變思路,與日俱進,真正用科學的發展觀武裝頭腦。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國際關係複雜多變、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形勢的發展要求我們必須對環境的變化做出迅速而準確的反應。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不能與時俱進,一切都會變得被動,甚至出現我們極不願意看到的後果。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必須扭轉將增長等同於發展的錯誤認識。長期以來,很多地方過分追求經濟增長的速度,一味地追求GDP的數量。不少地方亂鋪攤子、爭上項目,大搞低水平的重復建設,甚至以犧牲生態環境和浪費資源為代價。多年來,我國一直處於"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發展模式之中。經濟總量雖然只佔世界的4%,而能源消耗卻佔世界的三分之一。這種發展方式顯然是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的。因此,我們一定要加強對地方官員的學習和宣傳,讓他們從真正意義上理解科學的發展觀。
而且,這裡面也有體制和機制的問題。比如,如果爭項目,跑資金,或者説按過去的做法去做更有利,更實惠,那官員難免不會脫俗,肯定會嘴上説科學發展觀,心裏卻在想:管它什麼發展觀,只要有了錢就好辦事。如果我們在政績考核上,看的是綠色GDP,看的是可持續發展能力,看的是社會和諧發展的情況,那麼,我們的官員一定會“隨機應變”的。
所以,令人擔憂的並不是現在科學發展觀沒有得到全面的貫徹,沒有取得很大的成效。因為一切都需要一個過程。值得重視的是,如果我們的官員嘴上説科學發展觀,卻行的是另外一套,這種不好的工作作風,會形成一種不好的氛圍。因此,我們應該認認真真地學習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而且要扎紮實實地抓落實,特別是一些官員,應該少拿科學發展觀做口號,要撲下身子去抓落實。
科學發展觀不是喊出來的,不是説在嘴上為好聽的,更不是挂在墻上為好看的,而需要用行動、用效果來證明。這樣,才能讓中央放心,讓老百姓開心。(王君文)
責編: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