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8日 07:14 來源:
CCTV.com消息(媒體廣場):這幾天,隨著我國首次經濟普查第一號公報的發佈,各媒體都在積極解讀公佈的數據,今天的聚焦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內容。首先來了解一下經濟普查的基本概念,普查是統計工作中的一個專業術語,普查普查就是普遍都有查。基本方式就是對被調查的一些單位逐個進行調查,這次普查的面很廣,不僅有企業,有行政單位、事業單位,還有社會團體,都是採用一個一個調查的辦法,其中個體戶,因為範圍太廣、數量太大,所以採取稍微靈活的方式,對個體戶的一些經濟情況採取抽查,了解經營狀況,根據樣本情況進行推算。
人民日報──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圓滿結束
人民日報介紹説,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在2004年開展,主要是為了全面掌握我國第二、三産業的發展規模、結構和效益等情況,建立健全基本單位名錄庫及其數據庫系統,為國家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高決策和管理水平服務。普查的標準時點是2004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04年度。普查對像是在我國境內從事第二、三産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産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普查內容主要包括單位基本屬性、從業人員、財務狀況、生産經營情況、生産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動情況等。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次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
經濟日報──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圓滿結束
經濟日報的報道説,經過各地區和有關部門、全體普查人員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全國經濟普查的登記填報及數據審核匯總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國務院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統計局將分三次向社會發佈普查公報。一號公報已經于6號發佈,二號、三號公報14日、16日陸續發佈。國務院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還將面向社會公開招標,開展普查資料開發應用課題研究,並陸續編輯出版經濟普查資料彙編。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首次經濟普查數據公佈、北京日報──普查把脈二三産業基本情況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一號公報顯示,截至去年末,全國共有從事第二、第三産業的法人單位516.9萬個。其中,企業法人單位325萬個,機關、事業法人單位90萬個,社會團體法人單位10.5萬個,其他法人單位91.4萬個。全國共有個體經營戶3921.6萬戶。其中,第二産業588.7萬戶,第三産業3332.9萬戶。北京日報消息,與2001年第二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的同口徑數據相比,我國企業法人單位數增加了22.3萬個,增長了7.4%。目前。我國的二三産業單位半數以上集中于東部地區,單位擁有量自東向西呈遞減態勢。二三産業法人單位數名列前10位的地區依次是:廣東、江蘇、浙江、山東、上海、河南、四川、北京、遼寧和河北。
解放日報──私營企業三年增加近五成
解放日報的報道中有這麼一組數字,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全國共有198.2萬個私營企業,與2001年第二次全國基本單位普查同口徑數據比較,增長49.7%。個體經營戶較多的前5個地區是:山東、河南、浙江、廣東和河北。
北京青年報──全國企業資本三成來自個人
北京青年報文章則特別提到這個數字,就是標題中所説的:全國企業資本三成來自個人。普查數據顯示,在全國第二、第三産業企業法人單位實收資本總額中,個人資本佔28%,國家資本佔48.1%,集體資本佔7.9%。
光明日報──首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佈
對於這份公報,光明日報的報道説,首次經濟普查取得的大量數據,是一筆巨大的資源和寶貴的財富,一定要充分利用好,使之更好地為黨政機關、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服務。這些成果的取得,為編制“十一五”規劃,研究制定宏觀調控政策措施,提供了寶貴的基礎數據,對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調整和優化産業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