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青年報]從“天價住院費”看醫改向何處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5日 06:41 來源:

  近期媒體披露的哈爾濱“天價住院費”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一事件透視出當前醫療體制和監管機制中存在的種種弊端,政府是否可以從中汲取一些教訓,尋求到清除“病灶”、醫治弊病的良方,從而使我們的醫療改革方案更加完備呢?

  首先,為什麼看病這麼昂貴?公立醫院的壟斷經營是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據衛生部2003年的統計資料:全國公立醫院佔醫院總數的96%,社會辦醫院僅佔4%。這説明在近20年的醫療改革中,公立醫療機構的壟斷局面始終未能改變。由於壟斷,醫療業界缺乏強有力的競爭,醫療消費者也只好任其宰割。一旦破除壟斷,就會形成強烈的市場競爭態勢,哪家醫院收費貴、服務差,醫療消費者自然就不會去了,市場調節的功能自然會在平抑醫療價格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貴,看病難”也將趨於緩解。

  其次,“以藥養醫”應當廢除。翁家向醫院繳納的收費賬單顯示:7月30日,翁文輝使用各種液體量達8.7萬多毫升,可以裝滿174個礦泉水瓶,輸血94次,這令患者家屬疑惑不解。醫生出手這麼狠,説明他們像這樣開“大處方”由來已久。據國家審計署李金華審計長髮表的審計報告説,2003年至2004年,衛生部所屬的10家醫院違規向患者多收費1127萬元。

  是什麼原因使本應以“救死扶傷”為天職的醫生如此心狠手辣、醫院如此肆無忌憚地亂收費?這或許與國家財力不足、對醫療機構投入有限不無關係。為了緩解對醫療投入不足的問題,政府曾明確“以藥養醫”的政策,允許醫院從藥品和診療中獲得適當利潤,以彌補投資缺口。這種對醫院“只給政策不給錢”的做法,導致一些醫院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加之監管不力,漸漸使醫院違背了政府辦醫院的良好初衷,把患者當成獲取利潤的資源,以至於看病越來越貴,醫患關係也越來越緊張。

  實踐證明,這種做法的負面效應過大,最終既敗壞了醫風醫德,又坑害了廣大患者,現在已經到了非廢除不可的時候。我們期待儘快推行“醫藥分家”,斷開醫護人員與藥品之間的“利益鏈”。

  再次,“自我監管”不可行。醫院的醫療行為應該由誰監管?應該建立什麼樣的監管機制,來制約醫院的收費行為?從哈爾濱“天價住院費”事件中,我們不難看出:目前還是醫療衛生部門在“自己管自己”。

  最後,還要改變患者的“弱勢地位”。這起事件的背後,隱藏的是醫患雙方的信息極不對稱,患者和家屬的知情權沒有得到應有的保障。為了保障患者及家屬的知情權,衛生部曾規定:醫院必須每天給病人結算清單,病人出院時,應該提供完整的病歷讓病人或家屬複印。這一規定在有些醫院得到了執行,但在某些醫院卻是“聾子的耳朵”。筆者認為,應當將這一規定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予以固定,並加大對違反者的處罰力度,才能促使這一制度得到落實。 呂霜

責編:復蘇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