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刊載文章指出,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史上,“十一五”規劃將是第一個明確提出以人為本的建設藍圖。堅持以人為本,就要不斷清除殘留的封建“官本位”思想(新華網11月21日)。筆者學習了這篇文章之後,陷入了深思。是的,以人為本,同“官本位”是尖銳對立的。換言之,不清除“官本位”,就沒有以人為本。然而,清除“官本位”並非易事。
大家知道,我國封建社會歷史長,封建文化積澱深,因此,官貴民賤的思想意識根深蒂固。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之後,儘管在理論上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理念,但實踐游離理論、行動背離理念的情況大量存在。所以,“官本位”是歷史形成的。要在短時間內清除歷史形成的東西,就不能等它自然而然地“老死”,而要使用“催死藥”。
在筆者看來,清除“官本位”主要有三大障礙:一是民意對官員任免升遷影響力微乎其微,二是民告官多半遭遇官官相護,三是以權壓法破壞司法公正。
民意對官員任免升遷影響力微乎其微,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在一些地方,上級派任的官員,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他們急功近利,想要儘快出“政績”,以作自己升遷資本。於是,以勞民傷財為代價,大搞“形象工程”,打著加快發展的招牌損害群眾利益,如違法強行拆遷、低價徵地等等。這樣的官員在當地口碑肯定好不了,甚至在民間遭到唾罵。可是,百姓不滿歸不滿,官員的官照當,有的還能加官晉爵。其原因是,目前我們只是在理論層面初步解決了上級派幹部和群眾選幹部的關係問題,還沒有在實踐層面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有些旨在解決這個問題的做法,多半被中下層搞成了“政治秀”。必須看到,這個問題一天不解決,一些幹部只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的情況就一天不會改變。
民告官多半遭遇官官相護,也是毋庸諱言的社會現象。現在有些地方的中下層官員欺上罔下,截留中央政策、國家法律給百姓的實惠,甚至截留上級政府給弱勢群體的救濟性資金。不久前《新京報》披露的黑龍江省青岡縣建設鄉縣鄉幹部以300元一份的價格向村民出售扶貧指標一事,足以使人看到問題的嚴重性。對於這類問題,百姓想通過上訪渠道討回公道,往往遭遇阻止甚至受到打壓。有些問題是中央新聞媒體介入後才得以解決。這種不正常的現象直接助長了“官本位”。
以權壓法破壞司法公正,雖説不是普遍現象,但也絕對不是個別現象。在一些地方,黨政官員直接干預法院案件審理工作,已是見怪不怪的事情。筆者所在地區,曾有一個村的村民集體狀告鄉村幹部違法強行低價徵地,結果上級黨政領導授意法院判農民敗訴。儘管民怨沸騰,上級領導招來的客商還是花很低的價格拿到了農民耕地的使用權。
凡此種種,既是“官本位”的産物,也是清除“官本位”的障礙。堅持以人為本,清除“官本位”,首先必須研究如何剷除這些障礙。否則,清除“官本位”就只能是一句漂亮的口號。 (作者:羅天柱)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