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21日 09:42 來源:
中國青年報消息:戲劇講究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而中美關係這部大戲隨著布什訪華以及暫定的“明年早些時候”胡錦濤訪美,漸入佳境。
自1784年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到廣州算起,中美接觸已有221年。這期間有過中國崇拜美國制度的“暗戀”狀態,有過親密無間的“盟友”狀態,也有過在第三國動武后長時間互不來往的狀態。2005年冬日布什的到訪,以及此前一系列美國高官的來訪,都在告訴世人,不管美國國內的“屠龍派”嚷得多兇,兩個大國已然被牢牢綁在歷史的車輪上。從貿易量、高官互訪、國際事務合作、人員往來等各方面來看,都可以説中美關係處於良好狀態。
中美關係邁向高潮未必表示“兩國關係處在最好階段”,而是説兩國共同利益史無前例地多,亟待解決的矛盾和糾紛也前所未有地集中,元首外交讓人們看到增加共識、減少分歧的姿態和力度。
正是為了共同的利益和存在的問題,兩國高層接觸頻繁。2005年下半年幾乎所有重要的美國高官都到過中國,而中國也在朝核問題、反恐、人民幣匯率、紡織品出口這些事情上和美國進行適度的合作,這為布什訪華奠定了正面的基調和創造了樂觀的氛圍。
然而,元首互訪無法“畢其功於一役”,一個超級大國對一個崛起國家的擔心不是幾次訪問、三言兩語可消除的。
最應注意的當然還是美國國內政治的變化。人們常説美國對華政策像個鐘擺,左一下,右一下,在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之間晃悠,對華“遏制”和“接觸”你上我下,主張溫柔的“熊貓派”和主張強硬的“屠龍派”互不服氣。
國際形勢的變化也將影響中美關係。布什總統競選時反對把中國當作戰略夥伴。第一任期開始不久,南海“撞機事件”便使兩國關係墜入谷底。誰也沒想到,突如其來的“9?11”事件讓中美找到了戰略契合點,中美在反恐領域開始合作,在朝核問題上中國主導的六方會談更是顯示出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的氣度和能力。今後,朝核問題走向、伊朗核問題如何解決以及中亞各國的走向都可能影響到中美關係的發展,而台灣的動作和美國可能的反應也將使得中國不得不做出某種“表示”。
美國已經看到這一點。今年9月,美國副國務卿佐利克在演講時刻意提出,要促使中國成為國際體系中負責任的利益相關的參與者,並共同維護和加強現存的國際體系。這是一個好消息,但也是挑戰。因為社會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戰略利益等原因,人家會時刻防備著你!對歐洲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美國的強烈反應就是明證之一。
政治之外,經濟上的摩擦和爭端可能會愈加劇烈。然而,人民幣升值、紡織品爭端、中國企業收購美國公司等絕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就連購買美國的核反應堆也需要政治家們出馬。下一步,隨著美國對中國保護知識産權不力的指責增加,隨著美國不斷要求減少中美貿易逆差,經濟上的摩擦必然帶來政治關係的些許變化。
筆者認為,本次高潮後中美在2008年秋季大選前可以相對穩定地發展關係,合作解決雙邊政治經濟問題,在一些國際問題上也將加強合作,但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是爭吵不斷,彼此都要做出讓步的準備。但願這段時期吵架別太兇,這樣兩國關係即使下跌也不會太快、太猛,太快、太猛雙方都不好接受,平靜地接觸、了解,處置得當,準備迎接的也許是下一個高潮。 (王衝)
責編: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