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十一五,當更重西部發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1日 15:32 來源:
    專題:十六屆五中全會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金秋的十月,當中共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之時,當全會集中精力研究和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之時,我們的社會也紛紛展開了對“十一五”的熱議和展望。

  在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十一五”規劃的編制和實施自然要備受矚目,“十一五”時期我們有許多工作要做,特別是要努力縮小貧富差距,防止兩極分化進一步擴大,促進共同富裕,切實關心群眾利益,大力反腐倡廉,從根本上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科學發展。筆者認為,“十一五”要注重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樣也要注重推動各地域之間的發展趨於平衡,為此我們應當更加重視到西部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應當更加完善西部大開發計劃,加大落實力度。

  一個在逐步發展崛起的中國,不但是需要發達東部的引航,更需要西部的有力支撐。至今還遠遠落後於時代和東部的西部不開發、不大力發展,不實現有力支撐,中國就無真正崛起可言。而在改革開放20多年後,在中國的綜合國力已經顯著增強、初步建立了富有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前提條件下,開發西部的時機才可謂“成熟”。從1999年開始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至今已經走過了6年的時間,我們看到了什麼?據報道當前西部地區有60個重點工程項目在國家的支持下開工建設,對西部地區的投資增加明顯,經濟增速加快,而在“十五”建設期間,西部大開發在諸多方面都取得了明顯進展。但西部的總體發展狀況還是不容樂觀的。專家指出,“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認識不到位,大開發的進度較慢;二是機制不健全,地方得到的實惠少,在資源開發中部分地區存在“抽血多、輸血少”的現象;三是缺乏具有特色的特殊政策,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四是開發的軟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另據一份研究報告也認為,目前西部地區“軟硬投資環境不協調;民間資本尚未大規模跟進;經濟發展缺乏産業支撐;地區差距進一步拉大;大項目投資的漏出效應”。

  今後特別是在“十一五”這一歷史性的關鍵時期西部地區當如何進一步開發和發展?我們應當從以上等問題中尋找答案,應當從國情和西部的整體和局部的實際出發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大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社會和諧觀,變“計劃”為“統籌規劃”、與時俱進,逐步完善西部大開發計劃、提升其在經濟社會整體發展中的地位。開發西部,不能再走東中部等所走過的彎路、錯路,而要正確吸取它們的發展經驗,不能搞大規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要切實抓好反腐工作;開發西部,根本就是要“富民”,而後才能“強國”,只有西部社會全面發展了,人民的社會生活水平真正不斷提高了,西部的發展才有希望,西部之於國家的支撐意義才能最終體現。觀念、體制和人才問題被認為“仍然”是影響西部開發的三大制約因素,那麼我們就應當在“十一五”時期首先從這三件事做起做好。西部的資源是豐富的,但在環保日益成為社會共識的今天,我們不能忽視對西部的環境與資源的保護特別是法律保護,注重各項節約型建設,而應當“建立健全西部地區資源大開發機制”,“大力推進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産業發展”。積極推進西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積極引導國內外民間資本參與西部大開發,出臺配套的特殊政策,重視軟環境的培育,會在更大程度上促進西部的發展和大開發的進程。

  今日中國,倡導“共同富裕”,倡導小康和諧,而只有西部和東中部真正縮小了發展差距、趨於平衡、最終實現了“共同富裕”,我們的社會才真正不為地域性的貧窮落後所累,而我們的國家才真正有在世界上和平崛起的實力,因此,“十一五”及以後的階段,我們當更重今日西部的全面發展!(作者:廣仔一─中國人要爭氣!)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劉雅虹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