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焦點訪談]第一次水下發射火箭成功─回首航天路(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04日 18:30 來源:
    專題: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
    進入[焦點訪談]>>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

  回首50年中國航天路,其間灑滿了成千上萬航天人的汗水和心血,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實現著中國人“九天攬月”的千年夢想。十一期間,《焦點訪談》帶領觀眾聚焦中國航天事業,講述我國航天史上的幾個第一。今天播出第三集《第一次水下發射火箭成功》,節目採訪了陳德仁、黃旭華、陳孟犖等專家。

  1982年10月12日,我國第一次潛艇發射火箭獲得成功,這標誌著中國的火箭技術又有了新的發展。回想火箭騰空而起的那一刻,當時主持研製火箭工作的陳德仁仍激動不已。他説,我國第一次研製固體燃料火箭,越過了陸基火箭階段,直接研製出潛艇水下發射火箭,這在當時簡陋的科研條件下,困難重重。

  水下發射火箭,還需要進行潛艇發射技術綜合性試驗。當年核潛艇的總設計師黃旭華説,當時我國整體工業技術條件比較薄弱,外國又對我國進行嚴密的技術封鎖,但是研製核潛艇、掌握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技術的決心激勵著科研設計人員攻克難關,自力更生完成任務。

  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成功,凝結著千百個科學家、千百個技術工人、千百個水兵所付出的鮮血與汗水。

  詳細內容


  字幕:1982年10月12日15時,第一次水下發射火箭試驗現場。

  解説:這是我國第一次成功地從水下發射火箭留下的一段珍貴的畫面,當時任新華社解放軍分社記者的黃彩虹在發射現場目擊了這個激動人心的壯觀場面。

  解放軍報社畫報部副主任黃彩虹:火箭出水像蛟龍披掛著水晶,衝上雲霄,整個海面上浪花,一團火球從海裏面直衝藍天,直上雲霄。

  解説:當時,黃彩虹在測量船上按下了快門,將這一歷史的時刻永久地定在這一瞬間。

  黃彩虹:新華社1982年10月16號發了通稿,第二天中央各大報刊、全國報紙都在頭版突出的位置看到了這一成功的消息。成為當時我們國家的一個新聞熱點,也是大家的一個興奮點,鼓舞民心、鼓舞部隊的士氣。當時我記得印象最深的,張愛萍老將軍寫了這樣一首詩:相見歡,慶祝運載火箭發射取得圓滿勝利。揚威海上英豪,戰狂濤,神箭飛來,閃電破雲霄,天羅照,長空掃,勝券操,四海歡呼,一代鈴瓏驕。

  主持人(翟樹傑):潛艇水下發射火箭的試驗成功,標誌著我們國家的火箭技術又有了新的發展,特別是這次發射是在潛艇上使用了我們國家自行研製的固體燃料火箭。潛艇水下發射改變了過去陸地上固定發射的方式,實現了水下移動發射。這一巨大成果的取得,凝聚著成千上萬科研人員、技術工人十幾年的汗水和心血。

  解説:隨後在1988年9月27號,我國核潛艇水下發射火箭成功。潛艇發射火箭需要採用固定燃料火箭。在此之前,我國研製的固體燃料火箭已經越過陸基火箭階段,開始直接研製適用於潛艇水下發射用的固體燃料火箭。陳德仁當時主持了火箭的研製工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一代水下發射固體燃料火箭副總設計師陳德仁:一個産品得有動力才能飛上去,它要有一個動力裝置,這個動力裝置就是靠化學能量的釋放,這個化學能量如果是液體燃料,通常是煤油或者酒精,還有一個就是氧化劑,要有這兩個組分才能産生推力。所以這兩組組分要分開生産、分開儲藏,到最後臨時使用之前,把它加注到産品裏去,不是挺麻煩嗎?假使推進劑是固體的,在固體混合的過程裏面把燃料結合在一起了,一次加注進去,關鍵解決使用上的方便問題。

  解説:那個時候,世界上的一些發達國家,固體燃料火箭已經達到相當水平,而我們國家的研製隊伍才剛剛組建。這支隊伍由黃偉祿、陳德仁等老科學家&&,從大專院校挑選了400多名優秀畢業生加入了進來,陳孟犖就是畢業那年參加這項工作的。

  航天伺服技術專家、第一次水下發射試驗火箭設計人員陳孟犖:我們當時也有一些國外的報道,國外的一些參考資料。但是國外的資料都是很籠統的,沒有很詳細的科學資料可以讓我們直接借鑒的。

  解説:當時我們國家整體科研技術條件薄弱,外國又對我國進行嚴密的技術封鎖。在火箭的研製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問題,研製人員都要從頭開始去探索,特別是水下發射擺在科研設計人員面前的是全新的課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一次水下發射試驗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黃旭華:陸地上它的發射點是固定的,到艇上,艇上的發射點是變動的,位置變動了,偏航角、搖擺角、縱傾角、升沉角都是變動的。

  解説:實施水下發射火箭,關鍵問題是摸清火箭在水中的運動和出水後的姿態變化規律。80歲高齡的黃旭華院士是當年核潛艇的總設計師。他回憶説,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國、蘇聯、法國、英國掌握了潛射導彈的技術。地球上70%的面積是海洋,如果有了在海底能夠任意遊弋的潛艇甚至核潛艇作為發射平臺,其戰略意義非同尋常。設計人員通過上千次的試驗,不斷地解決火箭從水下發射給總體和各分系統設計帶來的一系列特殊的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一代水下發射固體燃料火箭副總設計師陳德仁:我們第一批做初樣,這個初樣將來就是要把它再正規化拿去做試驗的,做飛行試驗的。這個初樣出來幾套以後,就是擺擺空間夠不夠,尺寸大小調整。這個時候錢學森到這兒來看,還有6個大儀器沒地方放,所以引起了一場叫元器件小型化大會戰。

  解説:原來,潛艇當時雖然預留了發射筒,但是按照這個尺寸的要求,火箭上需要的一些元器件就裝不進去了,而讓這些元器件都變小,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是非常艱難的事情。

  陳德仁:本來做了一個大個的繼電器,你要把它弄成小的繼電器,而且工作的時候可靠性還要一樣,如果小型化不定,它一分解下去就是原料、材料、工藝,還有試驗條件等等,一系列的都要調整,這牽扯到一個大得不得了的一個網。

  解説:在各系統、各部門的相互配合下,元器件小型化的任務最終完成。作為發射火箭的平臺,為了保證火箭落點的精度,潛艇穩定性非常重要。當時美國人宣稱,他們的第一條導彈核潛艇“華盛頓號”為此安裝了一個65噸重的大陀螺,利用陀螺的高速運轉使核潛艇保持平穩。而那個時候,我們國家根本沒有能力造一個65噸重的大陀螺,而且即使造出了,潛艇上必須要增加一個很大的艙室,難度也不小。

  黃旭華:我們的同事經過好多理論的計算,再經過了模型的試驗,反反復復,最後我們得出一個結論是,如果從這個操作面如舵啊、穩定器啊,從這個來考慮的話,不一定要安裝這個大陀螺,同樣可以達到目的。但是壓力很大,壓力就是説美國人他不比我們傻,他的技術那麼發達,他們裝了我們不裝,將來出了問題誰負責?

  解説:到底需不需要安裝大陀螺?當時這個問題爭論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黃旭華等設計人員堅信,只要按照科學規律辦事就不會出錯。最後聶榮臻元帥同意了他們的想法,後來的實踐證明,不用安裝大陀螺,我們的火箭發射落點也非常地準確。

  黃旭華:過了一段相當長時間以後,美國又報道他還沒有裝大陀螺,他最後沒有裝。如果我們硬裝上去了,人家最後沒有裝,那我們就鬧笑話了。

  解説:研製人員就是這樣靠著他們的智慧和勇氣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通過一系列陸上彈射實驗,研製人員最後確定了水下發射火箭的發射方式──冷發射方式,也就是用高壓燃氣將火箭彈出發射筒,這個時候火箭點火的時機就關係到水下發射最終的成敗。

  陳德仁:點火點得太早就有安全問題,(萬一爆炸了)就是説影響到這個船的問題、艇的問題。假使説點火太晚了,這個産品(火箭)就歪得太厲害,歪得太厲害拉回來就肯定要碰到一些困難。

  解説:俗話説“水火不相容”,火箭從水下發射究竟什麼時候點火是最安全可靠的呢?

  陳德仁:大概就是在火箭出水六米左右,加減一米,五米到七米,在這個時間把火箭點著,發點火信號是在水底下。但是發出信號後馬上産生推力,(離燃料)還有點時間,等到出推力的時候,産品(火箭)已經在空中了,它能夠産生控制力,但是安全問題就基本解決了。錢學森就講,這個火箭型號難度很大,這個是集尖端科學技術之大成,這個話説得這麼重,那我們聽了心裏熱乎乎的。

  解説:1981年6月,地面發射臺的飛行試驗,1982年1月和4月的地面發射筒的兩次飛行試驗全部獲得成功之後,1982年10月12號,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成功,在我國固體燃料火箭技術發展史上又揭開了新的一頁。這讓全世界都睜大了眼睛。

  解放軍報社畫報部副主任黃彩虹:像美聯社、法新社、合眾社、日本共同社包括東南亞的一些報刊都紛紛轉載我們新華社發的這個消息,紛紛發表評論,他們一是感到非常驚訝,第二個他們對中國國防現代化取得這樣的成就表示欽佩。

  解説: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成功,凝結著科學家、技術工人和水兵們所付出的心血。用當時最簡陋的條件實現最尖端的科技,依靠的正是他們的奉獻和犧牲精神。

  陳德仁:基本上就是這樣,工作上能夠有成果,心裏面就覺得挺安慰的。

  陳孟犖:確實到現在為止是無怨無悔,因為我們幹的是一個很光榮的事業。

  黃旭華:在我們的子孫面前,我們會將驕傲地説我們的往事,我們會這樣説,我們這一輩子沒有虛度,我們這一生是屬於祖國的。

責編:李莽

相關視頻